有關建築材料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2.95W

建築裝修材料是建築裝修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整理了有關建築材料的論文,一起去看看吧!

有關建築材料的論文

有關建築材料的論文一

摘要:隨著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深入,國民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明顯增強,日漸關注環境和健康等問題,為生態建築材料的應用與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其中生態建築材料具有節約資源健康安全和綠色環保等優勢,能夠有效滿足人們對安全和健康的室內環境的需求。基於上述背景,本文簡要概述了生態建築材料的特點,並探討了生態建築材料在室內裝修領域的具體應用,以期能科學指導人們合理選擇環保裝飾材料。

關鍵詞:生態建築材料;室內裝飾;應用

現階段,我國環境汙染和能源資源緊缺現象嚴重,日漸成為我國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就建築材料而言,在生產和應用過程中人們注重產品的質量和外觀,而忽略了產品的可持續利用,從而存在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等隱患。同時隨著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的提升,人們對室內居住環境提出更高要求,生態建築得到社會廣泛認可。因此在室內裝飾領域中必須應用生態建築材料,在最大程度上符合“綠色建築”概念,為居民營造健康、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

一、生態建築材料的特點

近年來,人們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充分認識到生態建築材料健康、高效和舒適的優勢,使得生態建築材料廣泛應用於建築裝飾領域。在具體應用中能夠發現,生態建築材料具有如下特點:1)能耗較低,生態建築材料生產過程中多采取先進的生產工藝,自身能源資源消耗率較低。並且生態建築材料多采取廢物利用的方式,在生產中主要使用廢渣或者廢棄物,大大提升了廢棄物的再利用效率;2)健康安全,生態建築材料原料本身具有低毒低排放的特質,在具體生產過程中並未涉及鹵化物和甲醛,具有健康安全的特性。同時生態建築材料還具備防臭、殺菌和防火等功能,在保證人們身體健康的同時,提高居住質量;3)綠色環保,生態建築材料在生產和原材料本身均注重環保效益,在最初生產-加工使用-迴圈再利用整個過程中對環境產生的破壞較小。

二、生態建築材料在室內裝飾領域的應用

1、生態建築材料在室內裝飾領域具體應用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生態建築材料得以廣泛應用,市場上生態建築材料種類不斷增加,為其在室內裝飾領域的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例如在某建築公司室內裝飾過程中,工作人員與客戶商討制定方案時,多采用如下幾種生態建築材料:1)低輻射玻璃,在具體工作中,工作人員充分意識到傳統玻璃的弊端,比如傳統玻璃反光效果較為明顯,在傷害居民眼睛的同時也會造成光纖汙染。並且傳統玻璃吸光能力較強而散光能力較弱,使得夏季室內溫度較高。同時傳統玻璃抗輻射能力不強,使得外界輻射透過玻璃進入室內,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而新型防輻射玻璃則屬於鍍膜玻璃,其表層放置了多層金屬鍍膜,具有較強的抗輻射能力,並且散熱效能較好,也可有效過濾紫外線,保護居民的面板;2)軟膜天花,傳統固體天花缺陷較為明顯,而軟膜天花則具有節能、防火、防水、抗老化和除菌等優勢,以抗老化功能為例,軟膜天花采用PVC材質,即便扣邊也多以PVC或者特殊新增劑製成,只要保證安裝的正確性,則不會出現脫色或者裂縫的問題;3)石膏建築材料,新型石膏燃燒能耗較低,僅達到水泥得25%、石灰的30%。同時新型石膏無毒無害並且可以迴圈使用,極大地減少了建築垃圾。

2、生態建築材料在室內裝飾領域應用前景

建築裝飾材料對環境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汙染,為了更好地緩解環境汙染和能源資源緊缺問題,國際衛生組織提出了“綠色建築”的要求,建築裝飾材料必須在保證對室內和室外環境無汙染的同時,對人體不造成任何傷害。因此在室內裝飾過程中,工作人員應充分考慮這一要求,在材料選擇和應用方面貫徹可持續發展原則,並融入更高的審美情趣。根據現階段生態建築材料發展情況而言,材料生產日漸實現衛生清潔化,而在使用過程中則更加註重生態化,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均未產生危害,並且很多舊材料可實現講解或再生利用,這以日漸成為建築材料的主要發展方向。

例如在木質材料選擇方面,人造木質裝飾板具有耐磨、易清洗和價格低廉等優勢,其使用範圍日漸擴大。但是人造木質裝飾板在生產過程中會應用到膠粘劑,其中主要成分為脲醛樹脂,脲醛樹脂由甲醛和尿素聚合形成,其中甲醛含量較高,在使用過程中未參與反應的`甲醛會向周圍釋放,並且釋放量基本會大於E1級別(E1不大於1.5mg/L),從而嚴重汙染室內空氣,對人體造成危害。因此在未來室內裝飾領域發展中,無甲醛型木質材料發展優勢較為明顯,相關工作人員應注重該領域的研發與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築材料密切關係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其環保效能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重視。因此在室內裝飾材料選擇過程中,在保證美觀和安全的同時,還應達到環保和健康的目標。並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室內居住環境的要求也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生態建築材料的研發與應用也是室內裝飾領域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以此滿足人們更高、更精準的裝飾需求,推動我國綠色建築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田聰.淺談生態建築材料在室內裝飾領域的應用[J].裝飾裝修天地,2016,(5):24:113-113.

[2]唐豔芝.生態建築材料在室內裝飾中的應用[J].四川水泥,2015,(12):117-117.

[3]李娟.淺談生態建築材料在室內裝飾領域的應用[J].引文版:工程技術,2015,(27):282-282.

[4]曲吉斌.生態建築材料在室內裝飾中的應用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6,(3):1145-1145.

有關建築材料的論文二

摘要:建築工程材料種類繁多,且由於使用部位、用途的不同,質量要求各有所異,材料的驗收是至關重要的。本文探討了建築工程材料的質量檢驗以及建築施工現場材料的驗收,很好地保證了建築工程的質量。

關鍵詞:建築工程;材料驗收;質量檢驗;

建築業已發展成為我國的一項支柱產業,它已滲透到其它各領域、各行業,是它們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因此,建築工程質量至關重要,輕則影響美觀、功能,造成使用者使用不便,重則與大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直接相關。工程質量與建築材料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有相當的工程質量事故是因建築材料質量而導致的,建築材料的質量低劣成為一些工程質量事故的直接原因:有相當的工程質量事故是與建築材料間接相關,即非材料本身直接的質量問題,而是誤用或使用不當而造成的,因此,為使建築工程質量得到基本保證,必須對建築工程材料的驗收管理進行有效的控制。

一、建築工程材料的質量檢驗:

(一)質量檢驗。

在質量監督工作中,利用各類技術手段對建築工程的材料、結構、部位、構件和工序質量的特性進行測量、檢查、試驗和度量,並將所得的結果與標準規定的質量指標進行比較,以確定其各個質量特性的符合性,這種活動就叫做質量檢驗。質量檢驗是質量監督工作的保證內容,也是進行數理統計的基礎工作和質量資訊的主要來源。

(二)質量檢驗原則。

工程材料(含中間產品),必須經監理工程師檢驗認可後,方可在工程專案建設中使用。監理工程師在進行質量檢驗的時候,必須遵循質量標準和及時檢驗原則。1、質量標準原則。質量標準的直接依據是工程合同。一般來說,在監理工程師的參與下,業主與承包商所簽訂的工程合同已對工程材料(中間產品、構配件)的質量標準作出了具體規定,它是進行質量檢驗的直接依據。對工程合同未作出具體規定者,則應根據工程專案的整體質量目標,援引相應的技術規範或規定進行處理,不得故意為難承包商。監理工程師通過一系列檢驗手段,將所得的資料與廠商所提供的技術證明檔案相對照,對承包商擬採用的工程材料(中間產品、構配件)的質量可靠性作出有根據的判斷,從而決定該材料是否可以用於專案建設。

另一方面,監理工程師應將檢驗結果及對材料生產廠商的質量資格、能力、水平的判斷及時通報承包商,使承包商掌握有關的質最情報[1]。2、及時檢驗原則。及時檢驗是防止停工待料,避免由此而引起索賠的另一條檢驗原則。監理工程師的質量控制系統應對承包商的報驗申請提前作出明確規定,承包商應按規定將擬用材料的質裡保證資料及樣品及時送交監理工程師。監理工程師應根據承包商的申請作出計劃,採用可靠、合理的檢測方法進行檢驗,以保證所採用材料的質量可靠性。

二、建築施工現場材料的驗收:

(一)材料進場。

材料必須質量保證資料齊全或基本齊全,複試合格方可進場。進場階段的主要工作是核對材料數量、品種等,注重對相關檔案及外觀質量的檢查。進場材料分為兩類,一類為直接進入施工工地材料,這類材料不易損壞。受環境影響較小,或立即就要投入使用。另一類為不直接進入施工工地而進入倉庫臨時儲存的材料,這類材料易誘蝕、變質、遺失,受環境影響較大且不必立即投入使用。在材料到貨進場前,材料員應根據到貨時間表安排好件種材料的存放位置,並協助監理人員、試驗員等有關人員,作好接貨、複試驗收準備。為進一步保證材料質量的可靠性,材料員、試驗員、監理工程師仍應充分實行協作,索要、複核材料的有關資料,按適當的方式對各種材料進行檢查驗收,合格方可進場、入庫,材料要分類存放,不能混雜,井就材料名稱、數量、到貨時間、廠家、驗收人、收貨人、交貨人等作好記錄,制訂好材料存放的位置圖,以備隨時查閱、校對。對於驗收中明顯不合設計、規範要求的,必須退貨或換貨,並及時向有關人員反饋,有懷疑的要送有關單位試驗,合格方可驗收使用。入庫材料要妥善保管,做好防潮、防水、防鏽等工作。

(二)材料驗收管理。

施工現場驗收的材料包括兩種:直接進入現場的材料與經過庫存後再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由於材料進場形式的不同,複核驗收方式也相應不同,如砂、石、混凝土構件等受外界影響較小或需立即投入使用而直接進入現場的材料,質量保證資料(包括進場前抽驗資料)齊全,經過現場一次複試合格即可使用,而經過庫存後再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如其超過存放期限或被懷疑質量發生較大變化,雖然在入庫前複試合格,在使用前必須進行二次複試,以保證其質量可靠性。施工單位搞好建築材料質量控制是材料質量控制中最重要的一環。

材料進入現場使用,由施工單位對材料質請進行復核試驗,監理工程師應在場監督,複試報告自留一份,送交監理工程師一份,由監理工程師根據設計、規範要求確認,合格者簽字認可後,方可用於施工。對於不合格的,由監理工程師按有關國家標準,作出棄用或降低等級使用的處理決定[2]。對於有爭議的,送有仲裁資格的質檢部門複試裁定,井據結論進行使用、處理。在整個施工期間要做好材料的管理工作,明確責任,有專人負責建築材料的質量。監理工程師應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不定期對材料質量進行抽驗。材料進入施工現場、使用程式。

注:“合格”係指資料滿足要求,一次複試合格“懷疑有質量問題”係指雖經過一次複試合格,但在進場使用時施工方與監理方仍懷疑質量不合格;“有質量爭議”係指施工單位與監理單位對複試結果意見不一致。

三、總結

總之,對建築工程材料進行有效的驗收管理,驗收得出的質量檢驗結論是評定工程材料質量等級和認證的依據,不僅可以對材料質量起到預防和把關的作用、而且可以對材料質量資訊進行及時反饋。

參考文獻:

[1]蘇達根編著.《建築材料與質量控制》.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4.

[2]陳家瓏編著.《建設監理材料施工試驗與質量控制問答》.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