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繪畫中媒介材料的特點與使用

才智咖 人氣:3.01W

媒介材料作為繪畫藝術的重要載體,每一時期媒材的不同勢必會引起這一時期繪畫藝術風格的改變。

淺議繪畫中媒介材料的特點與使用

摘要:該文從媒介材料如繪畫紙、顏料、筆等的變化著手,以明清繪畫媒材發展與明清花鳥畫中繪畫藝術流變的關係為例,說明媒介材料對於繪畫藝術的重要性,從而進一步窺探當今繪畫媒介材料的特點及其與繪畫藝術之間的關係。

關鍵詞:媒材;明清;花鳥畫;流變

一、媒材變化導致繪畫墨法技藝的變化

某個時期繪畫媒介材料的變化,如畫紙、顏料、畫筆的變化都會對繪畫的墨法技藝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1.媒介材料的發展繪畫媒介材料的發展是隨著歷史的演進、時代的更替、技術的更新而發展的。繪畫媒介材料主要包括繪畫所使用的作畫工具,作為繪畫作品呈現載體的顏料和墨,以及繪畫內容附著的載體。作畫工具從遠古時期的石器,發展到用動物體毛製作的軟毛筆,再到現今不斷改良的毛筆;顏料顏色從遠古的和自然一體的顏色,發展到從各種植物、礦物中提煉出來的顏色,再到現今採用不同原材料製成的顏料;而繪畫內容附著的媒介,是從遠古時期的石壁,發展到仰韶文化時期的陶器、春秋時期的絲帛絹等,從唐宋時期的普通紙張,發展到後來的宣紙,以及現在用不同材料製成的精美紙張。

2.媒介材料發展與繪畫藝術的關係媒介材料的發展和繪畫風格、審美情趣、墨法技藝的流變是同時進行的。如,遠古時期先民用鑿刻工具如銳利的石片等在石壁上繪刻,這種畫被稱為巖畫。首先,這種畫還談不上墨法技藝,線條的粗細變化不明顯;其次,這種畫的風格比較誇張,審美情趣是要表現出人和大自然的關係。又如,陶器產生後,人們在陶器上作畫主要是為了表現他們的圖騰崇拜,體現他們敬畏神靈、祈求保佑的思想。發展到絲帛作為繪畫內容載體的時候,由於開始使用植物提煉的顏料,作畫工具也變成了軟筆,所以在繪畫作品中會呈現出富有變化的墨法,如線條的粗細變化,還採用不同的作畫技術,如勾勒、渲染、填充等,整體的`繪畫風格是鮮豔、亮麗,體現出這一時期經濟的繁榮、人民生活的安定等。

二、明清媒材發展對明清花鳥畫繪畫藝術的影響

媒介材料發展到明清時期已經比較成熟,原材料與製作工序也比較先進和完善。

1.明清媒介中紙的特點對明清花鳥畫繪畫藝術的影響明代,紙張已經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良。這時候同時出現了兩種紙:一種是改良的熟宣紙,另一種是會滲墨的生宣紙。使用熟宣紙創作的花鳥畫是小寫意畫或工筆畫,採用會滲墨的生宣紙創作的是大寫意畫。雖然同是寫意畫,但是紙張的特點不同,使寫意花鳥畫呈現出來的風格也不同,從中可見畫家的審美情趣、賦予的感情也不同。

2.明清媒介中植物色的使用對明清花鳥畫繪畫藝術的影響明清時期,植物色被更普遍地使用。這種從植物中提取出的顏料,特點是清新、自然。所以使用這類顏料所創作的花鳥畫亦都表現出大自然的美好、花鳥的自然神韻。這主要和畫家色彩旨趣的變化有關,明清時期的畫家認為越是清新自然的色彩越能夠表現出繪畫內容的生動神趣。

3.明清時期用筆的旨趣與明清花鳥畫繪畫藝術的關係明清時期,畫家使用畫筆的方法分為兩種。一種是畫小寫意畫時使用的方法。這時使用畫筆的力度不大,注重畫面的和諧統一,還會使用補染的畫法對不完整的畫面進行補充,如對線條進行加粗、對空白進行填充。還有一種是畫大寫意畫時所採用的方法,這時講究的是一氣呵成,落筆要迅速,儘量寥寥數筆勾勒出整個畫面,使畫面顯得靈動,富有筆墨的變化,這時候呈現出來的花鳥畫風格是恣意、瀟灑的。這些主要與當時畫家的墨法情趣和審美情趣有關,畫家想要表現出一種瀟灑、自信的生活態度和對美好生活的讚美。

三、當今中國繪畫中媒介材料的特點和使用

當今,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國繪畫中的媒介材料也在迅速變化,主要特點是繪畫紙越來越精美、耐用,繪畫所使用的顏色越來越豐富、鮮豔,所使用的繪畫技法也不斷地創新。雖然科技進步帶來了媒介材料的發展,但並不意味著創作者就能創作出有靈氣的優秀繪畫作品。傳統繪畫所使用的媒介材料,以承載繪畫內容的媒介為例,古時所採用的絲、帛、絹等對於表現繪畫風格有著特別的效果,能體現多樣的繪畫藝術,呈現出不同的墨法趣味。

所以,創作者在使用先進的媒介材料的同時,也要回歸傳統,發現傳統繪畫媒介材料的優秀之處,並加以利用,以創造出更加優秀的繪畫作品。結語媒介材料的演變帶動著繪畫藝術的流變,每一時期因媒介材料的不同,我們能看到不同風格、不同情趣、不同思想的繪畫作品。當代畫家對於媒介材料的研究和對繪畫作品的開拓創新,一方面需要保持與時俱進,和科技發展接軌,另一方面需要冷靜審視傳統的繪畫媒材,並認真學習傳統繪畫作品。

參考文獻:

[1]崔文學.繪畫材料的演變對中國畫發展的影響.美術大觀,2007(9).

[2]趙淼.黑白筆墨的色彩世界——淺析黃賓虹的繪畫藝術.科技風,2012(18).

[3]李豔丹.試論明清花鳥畫發展的三個階段.蘭臺世界,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