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簡論中國傳統繪畫的形象與造型特徵

才智咖 人氣:1.34W

[論文關鍵詞]傳統繪畫 形象 造型特徵

淺析簡論中國傳統繪畫的形象與造型特徵

[論文摘要]中國傳統繪畫的形象與造型特徵主要體現在用筆的書法性、空間的虛擬性、物象的程式性、主體的意象等個方面。這些特徵和傳統、使用工具等因素有著密切的關係。

形象與造型,在某種意義上是同義詞。人們習慣用“造型”表示無生命物體的形象,而“形象”多注重指人物精神內涵層面。廣義上講,無論是人還是物在繪畫中均可視為一種“形象”.也可稱為“造型”。中國傳統繪畫基於文化基礎和使用工具等因素,其形象與造型具有獨特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用筆的書法性

中國漢字至今仍保留著原始繪畫的痕跡。像這樣將文字與繪畫有機結合起來的形象,在其他國家的中非常少見。唐代張彥遠的《名畫記》記載:“顏光祿日:‘圖載之意有三:一日圖理,封象是也;二日圖識。字學是也;三日圖形,繪圖是也。’又《周官》教國子以‘六書’,其三日‘象形’,‘圖畫之意也,是故知書畫異名而同體也。”“書畫同體”的,對此後的中國畫影響深遠。這一理論體現在中國傳統水墨畫中,就是用筆的書法性與繪畫造型的有機結合。

再如花鳥畫.近代吳昌碩與現代齊白石的花鳥畫比較接近.但在用筆上,吳昌碩以篆書的圓筆入畫,齊白石則常用側鋒方筆,他們的作品都體現出典型的書法性。

形成這一特性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毛筆是書寫和繪畫共同使用的工具。毛筆有極強的吸水效能,這使它在點、畫、勾、勒時能夠得心應手地表現出抑揚頓挫、剛柔曲直的節奏變化。也正是毛筆這種極強的表現性,使之既適應了漢字筆畫的複雜多樣性,也適應了繪畫造型的複雜多樣性。

其次,共同的物件。線在中國傳統繪畫中是種最原始的表現方法,這種表現方法在書法和繪畫中得以儲存且進一步發揚光大。直到現在,人們仍將線視為中國傳統繪畫和書法的基本特徵之一。當人們用藝術的眼光來審視書法線條時,它便成了特有的審美物件。人們往往將對書法的審美理想移位於繪畫線條之中,這就使繪畫中的'線條具有了書法性。

再次,共同的創作主體。在先秦兩漢時期,繪畫多是畫工所為.經六朝以至唐宋,越來越多的文人士大夫開始學習繪畫。由於書與畫都以毛筆為工具,所以,士大夫們很容易將自己的藝術才能從詩文擴充套件到繪畫.於是在文人的帶領下形成了一股潮流和風氣,即中國畫史上講的“文人畫傳統”和“文人畫派”。

二、造型的節律型

節奏原指的音響和動作,在運動過程中有規律地出現強弱、長短的連續交替現象,從而產生旋律:韻律則指有情調的節奏變化。在造型藝術中,我們常常借用音樂的這些概念探究其形式美感,一般來說,節奏是韻律的基礎,事實上,在畫面中很難把它們分開,所以,我們又常稱之為節律。

以線造型是中國傳統繪畫的主要形式特點之一,在中國傳統畫中,畫家對線的理解不只是作為一種造型手法,同時線的運用又具有自身的審美價值,這種價值除體現物象的輪廓形質外,還具有一種線本身的形式美感。這種美感的獲得是作者根據不同的物象,根據不同作者的自身修養及情感體驗概括出來的一種洗練而能動的藝術

中國畫家歷來把線視為一種有生命的元素,中國傳統畫運用各種線條的組構表現個體的情思,並運用線條的長短、粗細、曲直、方圓、乾溼、濃淡、剛柔、強弱、毛光、頓挫、徐疾、迂緩、疏密、虛實、隱顯等對比手法,表現物象的氣韻、形體、空間、質感等,使線在運動和變化中彰顯出自然和諧之美。線的應用一直為中國藝術家所關注.這也是構成中國畫迥異於其他繪畫形式的重要特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