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鄉鎮中學數學教育的幾點方法

才智咖 人氣:3.05W

歡迎瀏覽本站求職網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一篇數學畢業論文,這是一篇關於關於鄉鎮中學數學教育的幾點方法的範文,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內容摘要:如何教好農村孩子的數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首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符合學生自身的情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本文針對鄉鎮中學數學教育的薄弱環節,結合自己的具體實際,提出了一些自己認為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其中包括如何創設適合學生的教學背景、如何更新學生觀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自己在鄉鎮中學數學教學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教學方法、鄉鎮中學、學習興趣、創設情境

隨著新課標教材的實施,教學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對學生的能力也越來越強。由於這還是試行期間,教材一年一個變,再加上國小教材與中學所學教材版本不同,或者以前是老教材,現在是新教材,學生的知識嚴重脫節,這造成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有一定的難度,也考驗著我們老師的素質。如果教育得法,學生在新知識的接受過程中,綜合素質會起質的變化,但如果教法不當,學生成績會不堪設想。所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把教育教學提高到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文化素質、培養學生的社會素質上來,農村的中學生具有基礎差、知識面不廣、反應能力較低、心理自卑等特點。在教育教學中往往有許多教師有這樣的同感:講了很多遍的問題,學生還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針對鄉鎮中學的學生特點及教師經常出現的同感,我對此作了一些總結,在此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一、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鄉鎮中學的學生,從小生活在農村,見識少、所學知識均為書本知識,對於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現象等一無所知,因此,他們認為所學知識對自己的將來沒有什麼作用。另外,家長多數都是文盲,不懂得知識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樣教育兒女,甚至還有家長教給兒女的是“讀書不行,拿了畢業證就跟我出去打工”,針對這一系列阻礙學生學習的客觀條件,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幫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在這一點上,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交流,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告訴他們知識的重要性,也可以帶他們去做一些有利於學習的活動。給他們講和他們生活有關的應用問題,或是農村中知識的`應用問題。讓學生明白所學的知識來源生活,服務於生活。從而使學生產生求知慾,把“要我學”改變為“我要學”的正確學習觀。

二、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中學數學是較為枯燥的一門學科,農村中學的多數學生不喜歡學數學,覺得難,沒有興趣。對此,我們教師應該採取一些措施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關愛學生,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該關愛自己的學生,以愛心去教化他們,把師生間的距離縮短,讓學生感到老師是他們的朋友。中學生正處於青春發育期的少年,許多情感問題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師對他們不聞不問,或是經常罵他們,打擊他們,那樣本來就沒有多大自信的他們,越發覺得學習無味,而且還會讓他們對老師抱有成見,不喜歡這樣的老師,學生就沒有想上好這堂課的好心態。久而久之,學習興趣沒了,成績自然就會大幅度下降。

2、結合實際學知識,讓學生有興趣的接受知識。數學多為抽象、枯燥的,學生學起來感覺無味,這樣越發讓學生感覺數學很難為。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儘量將書本上的知識加以研究使之變為他們生活中常會遇到的問題。比如:進入國中學生就要接觸負數,剛接觸新知識,學生有些茫然而害怕,我們可以用張三身上有五塊錢,記+5元,那麼李四身上沒錢還借了王五三塊錢怎麼表示?這些簡單的問題對於農村的學生來講,可能以前從來沒有思考過,老師這樣引出負數,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提起來了,他們認為這才是生活中要用的知識,從而有了學習的興趣,基礎打好了,以後學起來就容易了。這樣,我們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識轉變到生活實際當中,學生接受知識就不那麼被動了。

3、利用學生的獵奇心態,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中學生正處在對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齡階段,教師可抓住這一心理特徵,大膽創設能讓他們好奇的實際問題。如:在講解乘方的時候,可讓學生討論“一張足夠大的紙,對摺五十次後有多高?” “一根拉麵,連續拉20次會有多長?”學生討論後,教師再告訴他們結果,學生一般會發出“哇”,他們想不到會有這麼高,這麼長,從而對學習乘方就有了濃厚的興趣。

三、 注重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的培養

1、讓學生有預習的習慣,會預習。對於未知領域的知識預習很重要,但鄉鎮中學90%以上的學生沒有預習的習慣。因此,教師要讓學生明白預習的重要性,要讓學生知道預習就是上課前將所要學的內容提前閱讀,達到熟悉內容,認識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種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教會他們作記號,這樣有助於上課有針對性聽講,便於更有效的學到知道。如:不懂增產值為-6.4%是什麼意思?就在這一地方打個問號,以便於在上課時,認真聽教師講,從而真正理解這個知識。

2、教會學生如何聽好課。聽課是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多數學生在“聽”時不懂方法,學習效果也就不明顯。怎樣聽好課呢?要做到“眼到、手到、耳到”首先眼到,在聽課過程中必須專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思路要跟著老師走。第二手到,抓重點,做筆記。在上課時,教師都會強調某些問題(或多次提到的問題)即為本節重點,學生在聽時,只是暫時的記住和理解,因此,要將知識點記下來,以便於複習鞏固。如果不能及時記下來的,要先聽懂再說,課後整理筆記。第三耳到,預習中作符號的知識點,應“認真聽,多提問”,保證做到聽懂自己作符號的知識點。另外還要求學生積極回答教師上課的提問,做到先思考後回答,不要不經思考亂回答。認真完成課堂練習,將所學知識當堂鞏固,發現自己在這一節中不足之處,多想多問。

3、讓學生明白知識鞏固的重要性。鄉鎮中學的學生都是來自農村國小,學習習慣很差,沒有預習的慣也沒有複習的習慣,他們一般習慣於老師佈置作業,有作業就完成作業,沒有作業就不知道該幹什麼?特別是現在要跟學生減負,學生的作業越來越少,如果學生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成績不會理想。教師上課的過程中,就要跟學生灌輸知識鞏固的重要性,還要教會他們如何去鞏固知識,沒有作業不等於就去玩,在學會把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整理,消化,吸收。

四、 根據學生實際,創設恰當的學習背景

鄉鎮中學的教師一般都有這樣的感覺,就是知識教了很多遍,考試多數是原題,學生都不會。問題就出在教學時創設的情境不符合學生實際,鄉鎮中學的學生沒有見過許多先進的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品,有相當一部學生連自己所處的縣城都沒有去過,教師以為常見易懂的,對於他們來講未必就能懂。因此,教師在創設教學背景時不要死板的套用課本,應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創設教學背景。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級上冊數學課本18頁,有理數的加法這一節開頭提出的一個關於踢足球的問題,我們這兒的學生根本沒有條件踢足球,更不知道什麼叫淨勝球,這樣的背景對學生感到迷茫而生疏。但是,如果教師在備課過程中發現這一情況,及時地將此背景巧妙地進行創改,如將上述問題改為:打籃球的問題(一般的學生都打過籃球),就比較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就會有很大的幫助。經過創改後學生多數都能理解並能進行有理數的加法運算,效果非常的明顯。

五、改變傳統教育模式,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

農村教育的薄弱環節就是教學裝置跟不上,學生學習又非常的被動,造成老師教學也被動,儘管現在要老師改變觀念,要轉換師生角色,但由於受條件限制,新課標要求下的教學在鄉鎮中學遲遲未得以開展。再加上長期以來的教育傳統模式的影響,學生學起新教材很吃力,成績越來越不理想。所以老師必須要改變教學觀念,儘快適應新課標下的教學要求,儘可能的運用有限的教學設施開展好教學。現在一般的鄉鎮中學都有了微機,所以老師要充分利用這利條件開展多媒體教學,讓我們的學生感受科學的魅力與神奇,從而更有興趣投入到學習中。在教學中要不斷嘗試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的作用要從“教”提高到“導”,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方法去探究新知識,使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儘可能讓學生自己發現、歸納、總結知識。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老師要採取各種教學方法,如:課堂討論、開展活動、反覆實驗等有利於引導學生的教學方法,創造出高素質、高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讓我們的農村孩子走進高一級學校不會再自卑。
 

關於鄉鎮中學數學教育的幾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