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大學通識藝術教育的實踐模式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9.17K

長期以來,我國工科院校學科設定和人才培養方向涇渭分明,雖然培養了千千萬萬的專業人才,但同時也暴露出許多問題。教育家們普遍認為,在對大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培養時,文化藝術的教育與培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科技腦”與“人文心”相結合,正是現代社會對人才的呼喚,也是對“錢學森之問”的正面迴應。

工科大學通識藝術教育的實踐模式研究論文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本文論及的工科大學主要是指我國20世紀50年代院系調整以後組成的以工學為單一主體和特色的大學。美國作為世界上教育科學研究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其中以艾斯納(Etliot W. Eisner)為代表的“以學科為基礎的藝術教育”理論(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即 DBAE)和定位於人文教育的多元文化藝術教育理論為主。在國內,清華大學和東南大學則代表了兩種實踐模式:“由技入道”和“由理入道”。

但從工科大學整體來看仍然存在以下困境:藝術教育地位不高、機構不健全、體制不順暢,缺乏政策支援和制度保障;美育課程缺乏頂層設計,導致因人而設,雜亂無章,質量不高;藝術活動背離普及初衷,陷入應試教育的窠臼。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思想上重視,政策上不重視;口頭上重視,措施上不重視;表面上重視,行動上不重視”,而沒有從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和高等學校辦學理念的高度來認識通識藝術教育,從藝術教育的實踐層面看,往往缺乏思考和設計。

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於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士德所提出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其目的在於發展人的理性、心智,探究真理。1909年,時任哈佛大學校長的洛厄爾首次對通識教育與自由教育進行區分。他認為,傳統自由教育貫穿於大學教育全過程,通識教育主要是專業化教育前期的知識準備,並指出通識教育是關於人性修養的教育。我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學科召集人仲呈祥教授則認為:“文化化人,藝術養心……靠高素質、高境界的人去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正是我國工科大學開展通識藝術教育的充分性與必要性所在。

二、工科大學通識藝術教育應遵循的原則及研究內容

(一)原則

我們認為,工科大學通識藝術教育應遵循下述原則:定位於人文教育;以課程為中心,藝術實踐和鑑賞並重;遵循藝術學和教育學的內在規律,把握藝術教育以情動人、重視體驗等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藝術活動。

(二)研究內容

根據上述原則,工科大學通識藝術教育研究應主要包括課程體系、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藝術實踐活動三個方面。

1.課程體系

以藝術類必修課程為中心,以藝術類選修課程和講座為補充的“一體兩翼”體系。必修課作為核心,讓學生從巨集觀角度認識藝術;選修課程引導學生根據興趣進行藝術鑑賞;講座則旨在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

2.高雅藝術進校園

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重視親眼親見、親耳親聞的真實感受,為學生創造高雅藝術審美體驗的機會,培養學生“有音樂感的耳朵”和“形式美的眼睛”。

3.藝術實踐活動

工科大學通識藝術教育中的實踐活動並不以技法訓練為中心,而是為了讓學生親身去體驗藝術創作的歡愉,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

三、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比照國內外工科院校通識藝術教育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國實際,探索一條適合我國工科大學通識藝術教育的理想實踐模式是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工科大學通識藝術的`理想教育模式,需在實施中整合師資力量,把握教學水準,為通識藝術教育深度開展注入動力。

(一)著力解決師資缺乏問題

當前工科大學必須充分利用和發展校內資源,並不失時機地積極邀請著名的藝術大師與高水平藝術院團來校演出、展示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努力提升通識藝術教育水準

由於我國地域發展的不平衡,目前我國工科大學通識藝術教育物件組成複雜,基礎和水平參差不齊;工科學生的藝術基礎較為薄弱,必須加快普及通識藝術教育並提升教育水準。

(三)大力推進通識藝術教育的深度展開

引導學生朝著積極向上、健康博愛的方向發展,完善學生人格,在心靈的最深處接近真正的自我,促進自身全面發展。

四、總結

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我國工科大學非藝術專業的通識藝術教育目前存在著認識不深、地位不高、師資不強、教育內容不夠合理、教學方法有待改進等問題。本文立足於目前工科大學通識藝術教育的現實情況,構建工科大學通識藝術教育的理想模式,並制定具體措施推進這種理想模式的實現,為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模式的研究深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