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文苑知己 一序空谷足音

才智咖 人氣:1.23W
百年文苑知己 一序空谷足音
蕭統(501-531)是文學史上有重大貢獻的文章選家,其偉績有二:一是主持編纂我國第一部文章總集《文選》,以選家獨到的眼光,儲存了我國許多優秀文化遺產;二是在陶淵明謝世百年之後,收錄了陶淵明幾乎亡佚的詩文,編輯成我國第一部文人專集《陶淵明集》,併為之序。至此,陶淵明作品才植立於民族文學之林,陶淵明才“不假良史之詞,不託飛馳之勢,而名聲自傳於後”,成為我國偉大詩人之一。
  自《陶淵明集》出,評註蜂起,未艾至今。而蕭統親自撰寫的《陶淵明集序》(以下簡稱《序》)則是近1500年來準確評論陶淵明其人其作之開山篇什。有蕭陶百年之遙,人事了無瓜葛,其言也應真實可信;雖陶蕭百年之隔,然背景仍相似乃爾,其心也該靈犀相通,蕭《序》果然如此。
    一
  《序》文第一部分論述陶淵明歸隱原因。
  《序》文論述陶淵明歸隱的社會原因時說:“齊謳趙舞之娛,八珍九鼎之食,結駟連鑣之遊,侈袂執圭之貴,樂則樂矣,憂亦隨之。何倚伏之難量,亦慶弔之相繼。智者賢人居之,甚履薄冰;愚夫貪士競此,若洩尾閭。”這正是當時社會的生動寫照。盡情的聲色之娛,精美的`飲食享受,盛大的出遊,顯赫的地位,可謂極盡人間之樂也,然而傾刻間喪身斃命,榮華富貴頓時化為烏有。在這貪士蜂爭的社會,智者賢人如履薄冰,歸隱便是合情顧理的事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極為動盪,各階級各階層的矛盾異常激化,全社會性的攻訐殺伐造成的恐怖氣氛籠罩整個。在陶淵明之前有司馬氏與曹氏之黨爭,司馬昭當政後,黨附曹氏大臣族滅殆盡。之後近20年的“八王之亂”,瘋狂濫殺,使無數生靈塗炭。鬥爭結果,七王先後喪命,晉惠帝被毒死,司馬越病亡。陶淵明一生,歷經三朝十帝,又正逢由晉入宋的易代之變。陶淵明19歲那年,發生了上著名的“淝水之戰”;以後,王恭、桓玄起兵反對帝室;桓玄殺晉朝當權者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父子及許多文臣武將;孫恩農民起義,殺許多王公大臣及世家大族;桓玄稱帝;劉裕起兵殺桓玄,建立了劉宋王朝。這正是蕭統所說的“愚夫貪士競此,若洩尾閭”,“何倚伏之難量,亦慶弔之相及”。那麼“智者賢人”的命運又怎樣呢?在這個血汙的時代,那些當時第一流的思想家、文學家(不一定都是蕭稱的“智者賢人”,但有不少是《文選》文章作者)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旋進渦流,大都一個個死於非命。249年,司馬懿殺思想家何晏,並夷三族。262年,司馬昭殺文學家嵇康(終於全生的阮籍比死更痛苦)。300年,司馬倫殺文學家潘岳、石崇及思想家歐陽建,並夷三族;殺文學家張華、思想家裴wěi@①;303年,司馬穎族滅文學家陸機、陸雲。318年段匹碑縊死文學家劉琨。324年,王敦殺訓詁學家郭璞。在陶淵明之後,蕭統之前,433年,詩人謝靈運被殺。445年,史學家范曄被殺。466年,詩人鮑照被殺。499年,詩人謝tiǎo@②獄死。在中國這兩百多年文學史上,上演著一幕幕使人魂飄魄散的大悲劇!在這裡,我們也不難理解,何以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貴為太子的蕭統,竟能也瞭然百年前輩歸隱之心,這是同一時代背景使然!禍亂無由,玉石皆焚,帝王之家,亦難倖免。
  然而,恰恰是這生命和鮮血,喚醒了人們對人生的覺醒。越是無情的殺戮,越顯示生命的價值。人們執著人生,又苦於生命短促,更何況避禍無門,其內心痛苦,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阮籍時率意獨駕,不由路徑,車跡所窮,輒痛哭而返”(《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