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碩士論文:語言的意象性質

才智咖 人氣:2.15W

提要:在中國人思維中,語言與意象聯絡源遠流長。《周易》有“聖人立象以盡意”和“言不盡意”的觀點,王弼對言、意、象關係的精湛論述,劉勰將意象看成是詩文創作的藝術,現代詩歌意象論者認為意象就是語言。語言與意象二個邏輯關係決定了意象是語言屬性。通過對語言符號任意性,詞的語義變體,語法形式,語法意義,句義的構成,修辭格,語用意義等方面的考察,可以看出語言現象都跟語言意象屬性相關。

文學碩士論文:語言的意象性質

關鍵詞:語言性質 物象 意象性 開放性 可塑性

人類語言,既能描述現實,也能記載歷史,還能描繪未來和虛構事物。語言奇特的功能,一定與語言的意象屬性密切相關。此外,關於語義與語法相互聯絡的各種觀點,都是體現了語言的意象屬性。我們認為,是語言的意象屬性決定了這些語言現象。因此,有必要對於語言的意象性質進行探討。

第一章 語言與意象的淵源

在中國人思維中,語言與意象有密切聯絡。《周易》中有關於言、意、象關係的論述;王弼註釋《周易》時,對言、意、象關係作出了深刻的闡述;劉勰將“意象”作為詩文創作的藝術;現代詩歌意象論者認為意象就是語言。由此可見,語言與意象聯絡源遠流長。

一、《周易》中“言”、“意”、“象”關係的論述

在《周易》中言、意、象沒有組成片語,但有多處涉及言、意、象相互關係的論述。

一、言與象關係:《繫辭上》“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秦磊先生注為:“所以君子平時觀察卦爻象徵的物象而探究玩味它的文辭。”(秦磊, 1990,306)這裡 “象”

是說寫(卦爻辭)的物件、依據、內容。又《繫辭上》“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這裡“象者”和“變者”分別指卦、爻所象徵的物事物象及其變化,是言語(彖傳、爻辭)描述的物件、內容。因此,言是表達象的工具,象是言說的內容。

二、言與意關係:《繫辭上》“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這裡,“言乎”是言述“吉凶”象徵“失得”的意圖,是言述“悔吝”象徵“小疵”的意圖。又《繫辭上》“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孔子說,文章不能完全表達作者要說的話,言語也不能完全表達人的意願、意圖。因此,言是表達意的工具。

三、象與意關係:《繫辭上》“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孔子說,聖人創立卦象,用象徵的方式儘量地表達他的意願、意圖。張錫坤等認為“這裡的 ‘象’是指卦象,也泛指一切可見之徵兆。這裡的‘意’是指卦象或事物所包含的意義。”(張錫坤主編,1987,194) 這是學界通常所說的卦意。雖然,卦意與卦象相依不可分離,但象是表達意的工具。

二、王弼對言、意、象關係的闡述

歷史上,魏晉王弼是對於言、意、象關係作出深入闡述第一人。他在《周易略例明象》有一段著名論述:(樓宇烈,1980,609)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生於象,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於意,故可尋象以觀意。意以言盡,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王澤龍博士認為:王弼所論乃是哲學認識論的命題,“他不僅是對《周易》卦辭、卦象、卦意三者辯證關係的論述,也是從一般的哲學意義上揭示了言、象、意三者辯證關係。” (王澤龍,2008,11)這種看法有將王弼文中言、象、意等於卦辭、卦象、卦意之嫌。然而,它們有很大的差別。例如,康中乾教授認為《周易》中的“象” 有三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物象”;“第二層含義為卦象”;“第三層含義是動詞性的取象、象徵。”(康中乾,2007,65)王弼沒有對《周易》中“象” 做出區分,就不可斷言王弼所說“象”僅指“卦象”。因此,將王弼文中“象”理解為一般物象較為適當。物象存在何處呢?《周易》沒有說。按認知心理學理論,事物刺激感官後,事物資訊產生記憶感性形象形成知覺表象。如《繫辭上》中“見乃謂之象”,“飛鳥之象”等物象;但《周易》中象或物象,不只是形象或表象,還包括事物性質、關係和作用的認知度。比如,乾卦象徵的“天”、“健”、“馬”、“父” 等物象。本文稱為物事物象。它們貯存於記憶、意識、思維、心理之中。

王弼文中的“意”也不僅指“卦意”。由於卦意與卦象不可分離,而《周易》中“象”有多種,所以王弼文中五處涉及意與象關係和意與言關係中“意” 的含義是多層面的意。至少“夫象者,出意者也”中的“意”包括了決定創造、選擇什麼樣的卦形即“卦畫像”的意志、意願和意趣。比如,以“—”為陽爻,“――”為陰爻,並組成六十四個卦形等。因此,王弼文中“意”有多個層面的含義。如語言學的意義;心理學的意識、意志、意願、情(意)趣;社會學的意圖、目的;現象學的意向、意向性等。

綜上,筆者認為王弼這段論述,可能是一種語言學理論。這裡有兩個前提:一是《周易》是一部用語言文字著述流傳的著作,其內容是以卦像象徵的事物和採用比喻等“取象”手法所描述的事物,它們都是以物象儲存在記憶、意識中的。對於不識漢字的人來說,《周易》只是一些符號形式不能理解其內容。 二是語言交流在絕大多數情形下都不是直接面對所說的事物,而是意識、思維根據自己的意圖將記憶中物事物象或想象物象用語言表達出來;聽讀者語言理解亦是意識、思維進行復制、組構語言描述的物象和解析其意義的過程。因此,我們只能將卦象作為記憶中諸多物象一種型別,王弼文中“象”是指一般物象,“意”指廣義的意。這樣,這段話可分為三部分:一是語言的性質、功能;二是語言表達;三是語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