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醫內科護理學

才智咖 人氣:1.46W

中醫護理學是中醫藥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中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醫內科護理學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談中醫內科護理學

 【摘要】中醫護理學是中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 以護理程式為結構,運用整體觀念,對疾病進行辨證護理,結合預防、保健、康復等措施,並運用獨特的傳統護理技術, 對患者給予照顧和幫助, ,以保護人民健康的一門應用學科。而作為內科的一個分支的內科護理,在醫院對內科患者的治療過程中,發揮著中重要作用。

【關鍵詞】中醫護理性質與效果 ,手段,辯證施護

中醫的整體觀念理論、辨證施護以預防為主,注重養生康復,運用獨特的中醫護理技能並汲取了代護理學的長處而形成的一門實用性學科。中醫護理是遵循中醫藥理論體系,體現中醫辨證施護特點的護理理論和護理技術,彌補了現代中西醫學及護理學的不足。隨著社群醫療的開展和中醫走向世界,中醫護理學愈發顯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中醫護理的性質及醫學中效果

中醫護理技術操作是中醫護理的核心,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應用廣泛。例如採用鍼灸、點穴、穴位注射、臍療、按摩、中藥熱敷等多種技術操作解除尿瀦留;中醫更注重預防、保健、調養、康復,歷來強調疾病三分治、七分養,主要包含調理和護理兩個方面。調是指指導人們調攝、養慎、避忌,如適寒溫、適勞逸、調七情、節房事、飲食宜忌、病後調養等,護理是指對病人的照料、服侍,觀察病情,協助醫生治療等。採用耳穴壓豆法、推拿按摩、梅花針、中藥離子透入及氣功等多種方法調整人體內外環境,治療失眠症;通過針、炙、耳穴壓豆、拔罐、外敷中藥等處理疼痛、便祕、褥瘡、肌注後硬結等。中醫護理人員已將中醫護理技術操作的適應證、使用範圍不斷擴充套件、不斷挖掘、整理、完善、創新。如用自制益胃散穴位外敷治療胃脘痛;用艾條燻蒸愛嬰病房等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而且對乙肝病毒的抗原性也有一定的破壞作用。中醫護理是通過中醫護理技術操作在臨床實踐中來實現的,也是檢驗中醫護理理論的'途徑。但是醉著臨床實踐,還有許多不到位的地方,因此我們傳統統中醫護理操作的基礎上吸收現代護理操作中先進的、實用的內容來滿足需求,中醫護理與現代護理相結合,使中醫護理規範化、科學化已成為中醫護理髮展的趨勢。

2 各種情形下科學內科護理的具體手段

2.1 特需內科的護理:

隨著社會發展和大環境的變化,對部分特殊需求的患者在進入特需病房時進行的護理。這些患者很多在各事業單位擔任職務、有一定經濟能力、在總體上,、較強的經濟支付能力,較高的文化層次。在遵循“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的前提下,進行多元化服務護理。目前特需病房建設尚處初創階段,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去探索對特需病房及其護理特色的研究,是加強特需病房建設的一個十分重要方面。具體可採取如下措施:(1)因為區域的差異性,應該使患者適應新環境, 病房應有較好的適合病人的生活環境和條件,儘快進入患者的角色,有利於管理和恢復;(2)多元化護理中的溝通:語言溝通和文化溝通。因此,對於內科護理的護士需要努力滿足病人和家屬隨時會提出的一些特殊要求,及時提供必要的幫助和健康指導。 (3)特需病房的護士應該能夠養成靈活應變的好習慣,特別是加強理論和技術的學習,熟練基本功,如靜脈穿刺一針見血、無痛注射、導尿、灌腸等操作應輕捷、利落。

2.2 心內科患者安全風險與護理

心內科患者是指那些身患心臟病、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的病人。例如跌倒、猝死、出血等,具體的護理手段及方法: 對於不同型別的患者各自採取的護理對策:對於跌倒患者:遵守三個“半分鐘”的原則,即坐起半分鐘、平臥半分鐘、下肢垂下坐床邊半分鐘。在此過程中,要加強防止行走時、洗澡時跌倒,而且還要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在病人的病床前插各類標識,如“防跌倒”等標記。加強心理上的安撫,對於患者的家屬應該避免和預防腦出血及高血壓。

辯證施護:

根據護理基本法則,再按照“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則制定出理、法、護一致的具體措施和方案。 “辨證論治”是中醫精神實質,“辨證施護”則是中醫對疾病的一種特殊的研究和護理方法。辨證是決定護理的前提和依據,施護是護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過施護的效果可以檢驗辨證的正確與否。基本特點有:1.整體觀念 中醫護理的整體觀念包括兩個方面,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2.同病異護 相同症狀由於引起疾病原因(機體自身、地區、季節)不同而採取不同的護理措施。護理同樣以“實則攻之、虛則補之,寒則熱之、熱則寒之,氣滯者理氣、血瘀者活血”確定護理措施。3.異病同護 不同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由於出現了相同的病機可採用同一護理方法。4.中醫護理不著眼於病的異同,而是著眼於病機和症狀不同 相同的病機或證可採用基本相同的護理方法。

靈活多樣和豐富多彩的治療手段是中醫護理的特色除藥物、鍼灸療法外,還有推拿、拔罐、敷貼、刮痧、薰洗等中醫護理技法,以及貼藥法、敷藥法、坐藥法、中藥保留灌腸法、中藥離子匯入法、超聲霧化法、穴位注射療法等給藥方法,適用範圍非常廣泛,而且具有使用器具簡單、操作方便、見效快的特點。這些方法在臨床上廣泛運用,且都是西醫護理技能所不能代替的。在中醫護理教育過程中應在不斷吸取現代護理學理論精華的基礎上,結合中醫護理學整體觀念,發揚辨證施護的特色。

參考文獻

[1] 心內科患者護理安全隱患原因分析及對策 安徽省醫學協會資訊中心

[2] 論中醫護理學的性質及地位

[3] 淺談中醫內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