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思維在英語學習中的運用論文

才智咖 人氣:2.45W

 【摘要】文章介紹了形象思維能力在英語學習中的實際運用以及形象思維能力的訓練步驟,以達到以形象記憶代替機械記憶,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形象思維在英語學習中的運用論文

【關鍵詞】英語學習;形象思維;學習習慣

提到形象思維,人們通常會將之與兒童或藝術相聯絡,認為形象思維能力是孩子們獨有的以及藝術家們必備的能力,孰不知,這個能力對於普通學習者們同樣重要,同樣具有非凡的意義。本篇文章就筆者4年專業英語學習及5年英語教學的經驗,對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談談自己的心得。

英語作為一門全球性通用語言,其作用自然是有目共睹,快節奏更是現代生活的顯著特徵之一,以短期培訓為主的外語機構也就成了現代教育的一道獨特風景。傳統教育中,學子們有充足的學習時間“十年磨一劍”,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細嚼慢嚥。然而現代社會對人才的大量需求已經不允許等待,尤其是外語人才需求市場的不斷擴大,使得英語滲透到社會各行業中。做外貿,需要英語;評職稱,需要英語;要出國,更少不了英語。近年來,社會對英語人才的渴求經常成為人們不得不談論的話題。在這樣的形勢下,學英語似乎成為了“全球熱”,人人都想在儘量短的時間內能接受盡可能多的英語,或讓原有的英語水平再上一個臺階,以滿足工作或生活的需要。在外語培訓機構中的英語教學者們就面臨著一個挑戰:要在短期內培訓出具有相當水平的實用型英語人才。沒有充足的時間,只好另闢蹊徑。

一、形象思維在英語學習中的實際運用

在教學中,最常聽到學生問的問題是:老師,你們怎麼能記這麼多?對於這個問題,老師們通常會給學生一個回答:多花時間,多記,用多了,自然就記牢了。然而,對於“多記,多用”,應該是有技巧的,記,不是死記硬背;用,也不是盲無目的,不辨方向地亂用。在大學的英語學習中,讓筆者最頭疼的就是單詞的記憶,大堆抽象、生僻的單詞當時胡亂塞到腦子裡,可轉眼就忘得一乾二淨,經常感嘆學習的艱難。現在回憶起來,造成當時學習困擾的原因有三:1.詞彙的實用性不夠,使用的機率太小;2.對詞彙不經選擇,囫圇記憶;3.沒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

由於筆者專業的要求,對詞彙的掌握必須是大量的,但是大量的詞彙不等於都具有實用性。通俗地說,有些詞,一輩子都碰不上,用不到幾次。研究英美文化的人,都會對一個詞很熟悉: cynicism,犬儒主義。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個詞的意義卻幾乎沒有,因此對這個詞的記憶便成了很大的問題。今天記,明天忘成了家常便飯。筆者所任教過的班級,學生普遍都有單詞記憶的問題,天天訴苦,原因就是他們對詞彙不經挑選,一股腦地背,按單詞表的順序從1到100挨個地死記,效果當然不好。筆者給學生的建議是:不要害怕遺忘,要經常重複使用記憶過的單詞,同時選擇自己較感興趣的以及實用性較大的單詞優先記憶。這個時候,形象思維就起了很大作用。

形象思維能力並非是兒童們的專利。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六七歲的孩子們有豐富的想象力,他們學習能力是超群的,給他們一個自由的想象空間,他們能創造出無數或新奇,或怪異的想法和主意,常讓成人們驚喜不已。這是形象思維能力在起作用。有一則電視廣告給筆者的印象很深刻:一個小寶寶,手上拿著一張寫有數字“2”的圖片,身邊還擺有“3”和“0”等數字,孩子轉了轉眼珠,把“3”倒過來,把“0”放在“3”的旁邊,說道:一隻小鴨子(2),翻過一座山(翻轉的3),找到蛋寶寶(0)……這就是形象思維,孩子並沒有規規矩矩地數數,而是用了自己的方法記憶了這三個數字:2像鴨子,3可以變成一座山,0就是一個蛋,孩子就在這種自得其樂的氛圍中完成了知識的吸收。這種孩子們天生的能力,我們成人在英語學習中也能具備麼?回答是:能。然而,這種能力在成人中,只能通過長期的訓練及培養才能具備。在英語學習中也能逐步培養形象思維的能力,舉個例子,有兩個短語:have a word with somebody和have words with somebody,結構相似,意思卻差別甚大,have a word with somebody和某人商量,have words with somebody和某人吵架,如何去區分它們呢?不妨讓學生想象一下吵架的情景,兩個人唾沫橫飛,喋喋不休,話語源源不斷從他們嘴裡冒出,這就是words,而不是a word,這樣,就能區分清楚這兩個短語的區別了。再比如desert這個詞,大多數學生都知道它作為名詞是沙漠的意思,但是作為動詞卻少有人知了,這個時候,形象思維又能幫上忙了,讓學生想象一下,茫茫的大漠中,一個人孤零零的人,他被拋棄了。沙漠,當做動作,就是拋棄,相信學生一定能牢牢記住這個詞的兩個詞性及意思。還有一個例項,出現在筆者的語法教學中,低年級的學生在學習語法時,同時要學習單詞結構,在講授重讀閉音節時,概念比較抽象,筆者就給學生打了個比喻,把重讀閉音節單詞稱為“hamburger words”把子音字母比做漢堡包的上下兩片面包,中間的母音字母比作是麵包中間夾的肉餡,這樣,學生就能比較直觀地瞭解重讀閉音節的特點。 不僅單詞的記憶可以運用形象思維,以想象代替機械記憶,短語和句子的理解和應用同樣也適用。記疾病名稱以及症狀的時候,有個片語叫runny nose,學生完全可以自覺地使用形象記憶法,想象一下一個人感冒時的情景,不停地流鼻涕,這時候的情景就是He has runny nose。學生們就可以在會心一笑中牢記這個用法了。在講授英語從句時,把造複合句看作是一個建築遊戲,先造好獨立的兩個句子,再選用適當的連線詞把它們組合在一起,當然其中的變化是複雜的,但是先給學生一個深刻的印象,複雜句即使再複雜,也有固定的模式,這樣,可以在一個清晰的框架前提下,逐步接受複雜句型的訓練。

二、形象思維能力培養的具體步驟

前面介紹了在詞彙積累和語法教學中使用到的形象思維,在口語訓練中是否也能運用我們豐富的想象力呢?答案同樣也是肯定的。這也是筆者本身最常使用的提高口語的訣竅。開口說話對於說母語的人來說,那幾乎可看成是與生俱來的能力,但對於學習別人語言的人們來說卻需要經過無數的鍛鍊,積累詞彙是一個關鍵,有詞彙量的支撐,你的言語才會生動,因此,形象思維在詞彙積累方面的作用也就體現在了口語表達中。那具體在口語實踐中怎麼更好地發揮形象思維的作用呢?不妨跟著筆者的步驟來練習:

1.理解詞彙的詞性,意義及寓意。和中文一樣,英文中也有很多是一詞多性,一詞多義。死記硬背顯然是不可取的,這個時候需要學習者們一起來給自己設計情景。比如說,學生新學了一個動詞invent,它的基本詞義是創造,發明,還有一個引申義是捏造,虛構。

2.設計幾個句子把詞應用在想象的語境中,如:Bell invented the telephone in 1876. 此外,invent這個詞還有捏造,虛構的意思,這就可以讓學生去想象,他們曾經捏造或虛構過什麼,例如:invent an excuse.這是幾乎人人都有過的經歷,可以設計出不同的情景:你不喜歡的人約你去看電影,你不想去,這時候該是invent an excuse的時候了;你要看球賽,但是又要上課,這又是一個invent an excuse的情境。

3.在現實情境中應用新學的詞彙。僅僅是虛構的場景還不足以印象深刻,實情實景才更能鞏固知識。說到這一點,筆者建議英語學習者們一定要常去能鍛鍊口語的場合,英語角便是個好去處,不要擔心開不了口,能說一句是一句,沒人要求你要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加深知識,提高能力才是目的,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堅持和良好的習慣。舉個運用的`例項,片語be fed up with sth./sb. 受夠某事或某人,運用在具體的口語交談情境中,就可以有以下幾個場景:

(1)談論天氣。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your hometown this season? I’m fed up with it here. 這個季節你家鄉天氣如何?我受夠這裡的天氣了。

(2)談論食物。Damn! I’m fed up with the corn congee! We’ve eaten it for half a month!該死的,我再也吃不下玉米粥了,我們已經連續半個月在吃這玩意兒了。

(3)談論某部片子。Have you seen the movie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Don’t even mention it. It is the worst movie I’ve seen. I was fed up with it. 你看過電影《一石二鳥》嗎?別提了,那是我看過的最爛的一部片子,簡直讓人受不了。

4.知識的反覆應用及新舊知識的結合。單憑几次的場景操練還不夠讓知識牢牢鞏固,要讓知識真正成為己用,還是需要時常的反覆應用才能達到掌握的效果,把原有的知識和新學的內容結合起來,以滾雪球的方式不斷擴大知識量,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才能真正做到知識的積累。具體的方法可以是把原有的詞彙和新學的詞彙組合,以形象思維的方式創造出新的情境去運用它們。舉個例子:學過了形容詞和名詞favorite最喜歡的,新學了動詞prefer,更喜歡,想象一個購物的情境:

There is a new supermarket around the corner, let’s go shopping.

A: My favorite fruit are apples. How about you?

B: Well, apples are not my favorite. I prefer bananas.

形象思維的運用例項舉不勝舉,但是要有意識將它培養成自己的學習習慣,而不是偶爾用之,因為作為最富有創造力的藝術學科尚要使用這種能力,語言的學習就更加需要這種能力來提高效率,增加趣味性,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英語學習是一個系統的過程,需要各種能力的綜合提高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然而,在有限的時間中,如何能事半功倍地掌握儘可能多的知識呢?學習習慣很重要,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種強有力的催化劑,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又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過程,就是養成一個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經常動動腦筋想一想,為自己的學習創造更加貼近生活的情境,在實用又有趣的思維空間中快樂地汲取知識,這就是享受學習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