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談數學教學中的點滴體會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1.65W

摘要:面對鄉村學校的學生,尤其是特殊困難兒童,困惑與迷茫時時困擾著我。在數學教學中要結合學生實際,認真瞭解、關心、疼愛學生,使“小烏龜”也會在合作快樂中喜歡學、愛學,逐步掌握教師所傳授的新知識。

試談數學教學中的點滴體會的論文

關鍵詞:合作 體會 快樂 後進生

我在鄉村國小教書多年,彝族孩子達90以上,尤其讓我倍感頭疼的是一年級的教學。學生聽不懂我的漢語,我聽不懂他們的彝語,和家長交流大多是他們的老爺爺和老奶奶,各說各的,說完相互一臉困惑,找個懂漢語的“小翻譯”,一番嘰裡呱啦,說過大概,只能慢慢傾聽,細心瞭解。以下是我在數學教學中的點滴體會。

一、在合作快樂中選擇時機教學

(一)小組學習、合作交流、與人分享。在多年的數學教學中,我認為學習不是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自己的學生,而是由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從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來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教師要利用有效時機,增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就會使學生看到那些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就會對新知識的理解更加豐富、更加全面。

通過實踐,我感到小組合作交流是一種很好的'教學,學生參與面很廣,積極性也高。但是,也不是在什麼情況下都要進行合作交流,而是要選擇恰當的時機,才能確保交流的有效進行。我認為同類型的幾道數學題,小組成員每人做一小題後,進行相互交流,這樣就讓每一個同學有練習的機會,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在動手操作時,進行小組合作,使每個組員都能養成一種與別的同學相互配合、共同動手、共同學習,共享成功的快樂,也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二)注重實際操作。如在打掃教室衛生時,我讓小組進行合作,教室裡有的學生掃地、有的整理窗簾、有的擦窗子、有的端水、有的擦桌凳、有的倒垃圾、有的拖地……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調動了腦、眼、口、手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學生的合作得以有效地進行。在打掃後,數一數哪些同學完成得好,起到了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作用。

(三)在玩中去學。國小生喜歡好玩、好動,還喜歡教師聽故事,做遊戲、看動畫等。我在平時的數學教學工作中,為了搶時間、趕進度,就急忙傳授大量的課本知識,或者用較多的時間,對課前進行精心準備,就忽視了我班學生的客觀認知規律,只是注重了空洞無味的說教,沒有起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因此,我就儘量引導學生做些遊戲性的活動,創設優美的動畫“表演”,讓我班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去學,做到了學起不僅有趣,還輕鬆愉快呢!

二、“小烏龜”的啟示

(一)困惑讓我迷茫。面對孩子一雙雙迷茫的眼睛,我從最初的數字開始,帶著他們數花、數樹、數人,從左往右,從右往左,找出有幾個,第幾個是什麼,一遍遍的說,一遍遍的數,逐漸發現誰的漢語好些,接受能力強,誰聽不懂漢語,讓他們鸚鵡學舌跟著我說,同桌說,小組說,全班說,在交流中學漢語,學知識點,理解算理。我帶著孩子們用“小棒,樹葉、石子”擺數,用手勢感受“合起來、一共”,“去掉、吃了、送走、打碎、下車……”用生活例項感受加減法的算理,解決問題;編出朗朗上口的童謠“一條小魚真奇怪,口子對大數,尖尾對小數”讓學生在童趣中運用“>”、“<”符號。對孩子們的教學,我可謂“絞盡腦汁”,大部分學生在我的良苦用心下,有了很大的進步,但班上有兩個女生:吉坡莫三呷和吉則莫爾扎,每天作業都做,但是一片紅“X”:3+7=15、14—8=19等,讓人無語。每次考試就在30多分打轉,她倆就像兩隻“小烏龜”在全班的後面蜷伏著,看似一動不動,直到一年級結束。

(二)後進生進步了。進入二年級,我發現吉則莫爾扎會做計算了,雖然有錯誤,但讓我感覺到了她的進步,我又發現吉坡莫三呷也會計算了,我抱著懷疑的態度,讓她們再算一算,結果上一次正確的有部分錯了,錯了的有部分又算對了,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計算,對她倆已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就這樣我時時關注她們,漸漸她們會看圖了,會列算式了,會帶單位了,會做部分填空題了,會把提數學問題的句子基本說清了,偶爾做對一兩道應用題了……她們再慢慢的前進。測試時40多分,50多分,一下70多分,一下50多分,讓我這隻關注的小船在她們起起伏伏的浪花裡,感覺她們在前進。臨近期末,她們基本在60至80分之間,期末綜合複習後,她兩走進二年級統考考場,成績一出來,我大跌眼鏡,兩人都上了90分。雖然我不排除偶然性,可能試卷簡單,可能遇到題目剛好會做等,但這一切都是她們一年來“龜”爬努力的結果。

(三)只要在“爬”,就會有希望。一粒完好種子,給它空氣、水分、土壤,還有時間,只要你認真地等待,並慢慢的期待著,突然有一天,它會給你展示生命的綠芽和嫩葉。蜷伏的“小烏龜”,看似蜷伏,看似一動不動,其實它太小了,就要拿出你的耐心,你的包容,靜下心來,慢慢的呵護,你會發現它在慢慢的進步,只要在爬,就會前進;它也會慢慢長大,速度會提高,只要不停歇,就會到達彼岸。

我們的教育也是如此,它需要時間,需要積累,需要呵護,需要等待,需要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去反思、去探索,就會把教書育人這條路走得更好、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