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的地質災害防治措施論文

才智咖 人氣:2.75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岩土工程的地質災害防治措施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岩土工程的地質災害防治措施論文

摘要:

經濟發展使得各種資源開發及工程不斷開展,不同地區地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導致地質災害不斷髮生。因此,工程在實際建設中,需考慮到多方面因素要求,注重減少對的周圍地質的破壞。地質災害自身情況複雜,且容易出現突發情況,分佈分散,威脅人們生命安全。岩土工程中,地質災害對周圍環境及人員影響最大,為避免地質災害發生,以下對其防治方法措施詳細分析,旨在為合理應對地質災害奠定理論基礎。

關鍵詞

岩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方法;實踐;

我國國土遼闊、地勢複雜,地質災害發生嚴重,且地質災害自身種類較多,容易對周圍人們財產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影響[1]。為解決這一問題,需採取先進的防禦措施,對地質災害進行提前防治,針對岩土工程的真實情況,有針對性的採取防治措施,降低地質災害發生機率。

1、地質災害及其造成的影響

1.1地質災害

我國地質災害種類較多,但是經常發生的為泥石流、岩石滾落、地面塌陷等等,文章主要針對泥石流地質災害、崩塌及滑坡等進行分析介紹。

1.2地質災害特點及影響

1.2.1滑坡

滑坡主要是斜坡的岩土受到雨水沖刷,加之原本重力影響,導致岩石向下移動,形成災害。若斜坡岩土沒受到外界力的影響,則一般不會出現滑坡。發生滑坡危害的原因來說,如雨水沖刷、斜坡水土流失、斜坡植被過度開採等,都會導致滑坡發生。

1.2.2崩塌

岩土工程施工本身是對岩土進行施工操作,施工的過程中可能會導致部分岩土產生裂縫,導致岩土分為較多部分[2]。分裂後的岩土其自身較為空虛,崩塌會往往滾落堆積到底部。發生崩塌的原因主要是對礦產過度開採,或土木工程不合理開發、水庫發生滲漏等,導致原本岩土受到破壞。

1.2.3泥石流

泥石流在我國屬多發性地質災害,對交通及附近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威脅附近居民生命安全。分析泥石流產生的原因,發現其主要是山區降水過多,導致泥沙和石塊等固體伴隨雨水形成含有大量泥沙的洪流。導致泥石流的原因較多,其中,對土體不合理開發,容易導致泥石流發生,岩土開發隨意,導致岩土完整性及穩定性都受到較大影響,土體自身受到較大沖擊,就會導致泥石流發生。最後山林濫砍濫伐,導致岩土失去固定依賴,更容易被雨水沖刷,容易引發泥石流。

2、岩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分析

2.1滑坡防治

滑坡對周圍交通安全、居民生命安全、財產安全的影響較大。對滑坡進行治理,可以在容易滑坡的位置的上方,採取清方減載、填土反壓等方式,做好外部支援,同時以抗滑擋牆技術,避免滑坡發生後,對下方公路造成嚴重的阻塞影響[3]。採用抗滑擋牆,其施工佈置靈活,不同山體、土坡都可迅速建設,施工簡單。在早期我國鐵路建設中,為避免滑坡對鐵路造成嚴重影響,還採用抗滑樁技術,發現其滑坡治理效果一般,後採取地表排水及減方減載相結合的措施,採用多技術結合互補,建立滑坡治理體系,在治理中對地面、地下、立體排水等綜合治理,發現治理效果突出,有效控制滑坡地質災難出現。

2.2崩塌防治

崩塌本身災難來臨迅速,威脅較大。對崩塌防治,需對對應岩土仔細檢查,看岩土是否不穩,若發現確實不穩定,應對岩土加固處理,避免岩土發生滑落,減少土體產生裂縫機率。相較於滑坡防治,對崩塌防治難度較低,治理簡單。但是,就陡峻邊坡崩塌治理而言,其裂縫和沿途結構組合及地質情況具有不確定性,無法以人為方式很好的預控制,受卸荷裂隙區擴張、擴充套件影響較大,裂縫分佈較為集中的.區域,需對危險性岩土進行清理,之後採取錨杆加掛網噴護錨固方式實現對土體的加固保護,避免崩塌發生。

2.3生物措施

通過生物對地質災害進行防治,防治環保,有利於促進生態和諧。例如,可採用植樹造林、退耕還林方式進行防治,保持水土。通過植物種植的方式,確保水土穩定,若岩土受到外界強烈衝擊,岩土仍然受到植物根系天然保護,不會發生滑坡、坍塌等地質災害。此外,採取生物措施對一些地質災害進行防治,其社會價值及經濟價值突出,在保護環境的同時,可改善地區生態平衡。

但是,當下生物措施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其生物措施發揮作用時間較長,植物需經過較長時間的種植,才能發揮自身真正作用。因此,在部分經常發生泥石流、坍塌、滑坡等地區,要結合當地情況,選擇最合理的措施對地質災害進行控制。同時,一些地區可採用封山育林的方式,對地質災害進行有效防治,同時建設良好生態環境,減少地質災害發生機率。

2.4泥石流防治

不同地質災害中,泥石流造成的破壞範圍最廣、影響最大。在泥石流防治中,要重視周邊的環境治理,還要全面治理當地岩土,管理部門結合生態工程,充分了解泥石流發生的現狀,對區域化溝、坡全面檢查治理,在經濟迅速發展大環境下,對泥石流的治理按照上坡治理為主,對堆積區、溝谷區等依次治理。在實際遇到泥石流問題,不能按照理論死搬硬套,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實際情況變化綜合考量,發現某地區災情嚴重,要預先建立防護林,對裸露的地表加固處理,穩固斜坡,提高岩土結構,避免侵蝕現象不斷加劇。

要針對容易發生地質災害區域的自然條件以多種措施配合,提高防治效果。在嚴重的地質災害區域,可採取適當避讓措施,減少地質災害發生對人員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例如,在雨雪天氣應適當避讓山區公路,可能出現災害的變形斜坡、工程隱患,在惡劣天氣下遠離那些區域,位於山腳位置的山村、城鎮要制定好緊急轉移措施,下雨天安排好居民轉移。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岩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並不是一時可以完成的,要將眼光放長遠,以新型材料、新型技術融入到地質災害防治中去,完善地質災害的防治措施。岩土工程施工中,需對現場環境仔細檢查,瞭解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地質災害,瞭解不同地質災害造成的安全風險,重視對不同的地質災害的防護處理,有效避免災害產生。

參考文獻

[1]廖何森,崔茂才.岩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及防治對策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2017(5):223-224.

[2]王雷.岩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的應用[J].四川水泥,2018(3):175-175.

[3]薛增榮.岩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及防治措施[J].住宅與房地產,2017(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