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論文範文

才智咖 人氣:1.33W

財務管理論文需要怎麼寫呢?面對論文的你是否措手不及,不知道怎麼動手呢?以下是小編為您蒐集整理提供到的財務管理論文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財務管理論文範文

財務管理論文範文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與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中小型企業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中小型企業在促進社會就業與再就業、活躍社會主義商品流通,方便人民群眾生活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但中小型企業由於其本身固有的特點,如經營規模小,流動性強、資金實力弱,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往往處於不利地位。由此,在稅收管理上出現了不少的問題,稅收流失比較嚴重。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稅收徵管上的原因,也有不公平的稅收政策和稅制環境,導致中小型企業的稅負較重,當過重的稅負不能轉嫁時,各種稅收問題也隨之產生。本文通過對中小企業在稅收管理問題上的研究來進一步探討如何有效找到應對措施。

關鍵詞 中小企業 稅收管理 現狀 稅收對策

 引言

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通過了《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決定中提出了關於穩步推進稅收改革的原則--“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徵管”.嚴徵管的目的是為了在加強稅收管理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稅收管理的有效性。如何做到嚴徵管並且最大限度提高稅收管理的有效性是所有從事稅務工作的人員所必須認真對待,認真思考的課題。我認為要落實提高稅收管理有效性,需要借鑑國內外先進且有效的管理經驗。從而實現傳統型稅務管理向先進稅務管理的轉變。明確先進管理的相對指標,科學內涵,實現途徑,對最終實現稅收管理的跨越式發展以及建設先進且有效的稅收管理體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近年來,很明顯的一個現象就是中小企業發展迅猛,對社會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並且提供了經濟方面新的增長點。中小企業是指經營收入少,經營規模小的生產經營性單位。中小企業與其他企事業單位相比有著經濟總量大,個體數量眾多,地域分佈廣泛等特點。中小企業已經成為了各個地區十分重要的稅收來源和納稅主力軍。且中小企業發揮了一系列獨特的作用:推動中小城鎮的建設,進行技術創新,協作社會化大生產,緩解就業壓力。由此可見,促進和保障中小企業的發展對我國國民經濟健康較快且平穩有著重要意義。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中小企業也存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一方面阻礙了中小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另一方面對我國的稅收收入足額入庫造成了負面影響。本文就針對中小企業在稅收管理的現狀和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並利用自己已學的專業知識提出了一些淺薄的觀點和對策。

1 目前中小企業稅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中小企業的財務核算不健全,可信度不高。

相對大企業而言,中小企業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社會震盪小、新機制引入快。中小企業是市場經濟體制的微觀基礎,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動力量。我國中小企業的主要特點:

1、投資主體和所有制結構多元,非國有企業為主體,決定了當前中小企業工作要以發展為重點。中小企業特別是非國有企業在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還積極投身國有企業的改革和調整,使改革前單一所有制結構狀況有了根本性改變。以工業企業為例,在獨立核算的中小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的戶數、資產總額和工業總產值僅佔總數的14.85%、38.5%和22.8%,即85%的中小企業均是非國有企業。另據調查,目前國有小企業改制面已近80%,餘下20%大都是救不活、賣不掉、破不了的極度困難企業。應當說,中小企業的改革與發展同樣重要。但改革物件主要是國有小企業;而發展則要涵蓋城鄉各類所有制中小企業。因此,無論從中小企業的主體構成 還是改革程序而言,當前,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應是中小企業工作的重點。

2.勞動密集度高,兩極分化突出,決定了當前中小企業發展重在“二次創業”.中小企業生存並發展於勞動密集型企業,就業容量和就業投資彈性均明顯高於大企業。據統計,目前中國大、中、型企業的資金有機構成之比分別為1.83:1.23 :1;資金就為率之比為0.48: 0.66 :1,即中小企業比大企業單位資金安置勞動人數要高,有的要高出一倍,正因為如此,在前10年中國的工業化程序所以沒有出現嚴重的社會就業問題,中小企業功不可沒。但是,今天的市場背景變了,“賣方”市場變成了“買方”市場,總量需求不足與結構性供應不足共生,使中小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即由勞動密集型帶來的就業優勢將變為競爭劣勢。企業兩級分化,中小企業將首當其衝。為此,提高中小企業的有機構成和科技含量,實現“二次創業”是當前中小企業發展中的重中之重。

3.發展不平衡,優勢地區集中,決定了當前中小企業推進要區別特點,先易後難,以點帶面。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區中小企業分佈與發展水平極不平衡。據有關資料,按照經濟地帶劃分,中小企業數量東部、中部各佔全國總量的42%,西部佔15%;而相應的工業總產值東部佔66%、中部佔26%、西部僅佔8%.這表明,在企業規模上,東部中小企業的平均產值規模大於中部和西部,大約是中部的2.5倍 、西部的8倍。實踐也表明,選擇東部中小企業作業重點試區,就為試點的成功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此外,中小企業還可劃分四大區,即東北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中西部地區和廣東、福建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東北地區老工業城市居多,中小企業的所有制結構和產業結構都很重,應主要解決國有中小企業規範改制和與大型企業專業化分工及配套問題;長江中下游地區是中小企業的汪洋大海,江蘇以鄉鎮企業為主,浙江以私營個體聞名,工作重點是規範引導、扶持發展;中西部地區資源豐富、中小企業欠發達,推進第三產業和科技環保型中小企業發展是重點;珠江三角洲地區中小企業區位優勢明顯,可藉助“老鄉”、“老外”發展中小企業的“兩岸三地大中華圈”.此外,地方企業為主體,決定了中小企業的支撐層面在地方;中小企業自身基礎薄弱,決定了其要麼成為大企業的搖藍(即小巨人);要麼成為大企業的夥伴。

就我國當前的情況來看,中小企業大多經營規模較小,沒有規範的財務核算技能。主要表現在:一有些企業不按照相關稅收管理的規章制度要求去設定相關的會計成本核算賬簿,甚至在一些個體私營企業和鄉鎮企業依舊採用手工記賬的方式;二有些企業的賬簿賬目混亂,賬目不全。例如只設置商品銷售的總賬而不設立相關明細賬。三是會計核算不真實。這體現在企業在處理賬務時往往少反映利潤情況,多結轉相關成本。從而減少應繳納所得稅的數額。四是中小企業對成本的核算採用過於簡單的方式。五是有的企業反映在往來帳的交易頻繁,但是現實中卻沒有相關經濟成果的反映。有的企業有大量的私人借款行為,但是核查時卻沒有相關的利息收入。

1.2 針對中小企業的稅收管理缺乏有效,健全,科學的管理機制。

目前我國的稅收徵管機制雖然引進了納稅人信用等級評定管理和稅收評估管理的辦法,但是這種管理辦法依然存在侷限性。例如,在審查的時候只去考查企業的相關財務報表,根據報表去計算一些企業經營資料。在這種管理模式是靜態的監督形式,並沒有考查中小企業動態的運營狀況。難以辨別資料的準確性和真實性。並且我國的稅收管理人員日常工作十分繁忙,暫時還沒有充分的精力和有效的渠道去獲取中小企業繁多的資訊,因而會出現稅收管理欠缺,稅收管理效率低下等狀況。

1.3 目前對中小企業認定標準和稅收管理制度沒有統一。

1.3.1 沒有統一的中小企業認定標準。

1994年稅制改革後,我國的商品課稅並沒有實行全行業的增值稅,而是分別徵收增值稅和營業稅。其中增值稅的納稅人按照收入和會計核算水平的標準劃分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而小規模納稅人就是對增值稅徵稅範圍的中小企業的認定。但對營業稅納稅人沒有確定中小企業的認定標準。

1.3.2 沒有統一的中小企業稅收管理制度。

增值稅徵收制度規定:一部分小規模納稅人可以按照工業企業6%、商業企業4%的徵收率進行徵收管理;一部分沒有建立會計賬簿核算的小規模納稅人採取核定徵收的方法。營業稅徵收制度規定:營業稅納稅人分別不同稅目按3%和5%的稅率徵稅;同時規定營業稅納稅人中如不能提供完整會計資料、不能準確計算其營業額的或沒有設定賬簿的納稅人可採用核定徵收的方法進行徵收管理。這實際上是對部分中小企業按簡易方法進行稅收徵收管理。

1.3.3 沒有統一的中小企業所得稅徵管機構 .

目前地方中小企業的所得稅徵管,2002年1月1日以前創辦或註冊為個人獨資和合夥企業的,所得稅由地稅部門徵管,反之由國稅部門徵管。這種在一個基層行政區域內由國、地稅分別負責中小企業不同稅種甚至統一稅種徵收管理的做法,造成人、財、物的浪費,加大稅務機關的徵收成本和納稅人的納稅成本。

1.4 我國的財會人員素質低,不遵守有關稅法的規章制度。

在我國,中小企業一般都是私營小企業。企業的波動性和變化性都很強,企業不穩定。企業的一些經營活動也不規範。依法納稅的意識還不怎麼強。很多的中小企業因為受到一些經濟利益的誘惑,往往採取一些違法法律的舉動來逃稅。很多企業在賬務中顯示常年虧損,但是企業依舊維持著經營,股東等人的消費水準不斷提高,而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和道德素質越發下降。有些企業的會計選擇的是自己的親人,對會計方面的專業知識並不瞭解。不能正確地核算本公司的財務狀況。出現了稅款繳納越來越少的狀況。

2 分析中小企業稅收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2.1 中小企業財務核算不健全的原因

首先,由於企業內部的成本的核算缺少相關統一的和必要的程式及相關手續,引發了偽造單據,隨意分攤成本,虛構一些業務,發票造假,外部取得的.憑證賬目不全。這樣產生的產品成本核算必然是不真實的,也是不合理的。

其次,還有一些企業會濫用會計科目。例如:為了隱瞞相關收入,將“預收賬款”這個專案長期掛賬的同時不予轉銷。害又為了調整利潤,多提多攤“預提費用”和“待攤費用”等科目。這些在會計核算中出現的不健康和不正確行為掩蓋了企業真正進行的經濟活動。綜合以上的一些原因,造成的結果就是稅收管理的難度大大增強了。

再次,有些中小企業在核算中不分攤半成品與產成品,以銷產品與產成品之間的成本費用。以產記銷,以耗代產,以領代耗,以購代領。有些商業中小企業會用自己設定的毛利率與成本率來直接計算成本。

最後,有的企業不按照財務核算的規章制度違規核算。採用白條入賬,亂攤亂擠成本的方式來偽造虛構一些費用。甚至有的企業存在帳外有帳的行為。

2.2 中小企業缺乏規範意識

很多的中小企業沒有樹立正確的規範的意識,他們沒有認識到規範運作對促進自身長遠發展的觀念,也沒有認識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企業本身規範運作之間的互利雙贏關係。在稅收問題上,有些中小企業,特別是那些處於原始積累的中小企業和處於創辦初期的中小企業,他們比其他一些發展時間較長的企業更加缺乏依法納稅和按照稅法規章運作的觀念意識。

2.3中小企業的稅務管理能力不強,辦稅能力低下。

很多的中小企業不怎麼重視對本企業的財務管理。並且財務管理的水平還停留在低水平的階段:只按照流水賬的模式去記錄;還沒有專門的財會人員去管理稅務;沒有專門的會計機構去操作本公司的稅務管理;有的企業甚至沒有對財務進行系統的核算;有些中小企業在其業務不斷做大的同時並沒有讓自己的稅務管理水平也同時提高。這樣的脫節斷檔、頭重腳輕還表現得較為明顯。

有些中小企業並沒有和迫切的提高自身稅務管理能力的要求和興趣,他們並沒有仔細研究稅法,掌握稅法的應用。這種對國家稅務政策法規知識的缺乏導致了這些企業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辦稅能力低下。因而偷稅,逃稅,抗稅,無意識納稅申報的現象在中小企業中的比例和發生概率較高。

2.4稅務機關對中小企業的徵管力度不夠,徵管精力投入較少。

稅務部門一般會把較多的精力放在對重點骨幹企業和大型企業的管理上。去中小企業的稅務管理關注較少,力度較小。中小企業在稅收徵管的方面成為了邊緣化的企業。但實際上中小企業由於存在著稅源監控難,稅源分散和管理部門較多的特點,使中小企業的收稅納稅反而存在更多的問題,需要稅務機關的管理和督促。 而稅務部門卻對中小企業管理工作欠缺力度和深度。這種稅務部門管理力度的強度和徵管精力的投入程度與中小企業對稅收管理力量的真正需求程度是不吻合的。

3 關於中小企業稅收管理的對策建議

3.1 完善中小企業的稅收管理政策以及規章制度,提高其實用性。

3.1.1 中小企業的信用等級進行考量和評定

要對納稅的中小企業的信用等級進行考量和評定。依據不同的級別進行管理。考量和評定可以綜合參照以往對中小企業違反行政法規和稅收管理行為處理結果,企業的稅款繳納,賬簿憑證管理,納稅申報,稅務登記等記錄來進行。以最終的分數來劃分企業的好壞優劣程度。由好到差分為A,B,C,D這四個等級。並且稅務機關對評定結果進行公示,定期對企業的等級進行核查。至此以後,對企業的管理依舊劃分的A,B,C,D四個信用等級來實施不同的管理。對後兩個等級,即較差的等級實行嚴格的管理和處罰。並且加強對C,D等級中小企業的動態跟蹤,加強他們的思想教育和普法教育,使他們認識到稅法的嚴肅性。並且加大處罰力度和監管強度。當該類企業出現錯誤時要及時糾正他們的錯誤,督促改正,激勵他們依法誠信納稅。

3.1.2 檔案微機管理制度和上崗制度。

對中小企業從事會計工作的職員實行檔案微機管理制度和上崗制度。因為會計人員的良好素質可以優化對中小企業的稅收管理。例如:對於入網的會計從業人員進行動態的跟蹤考查。對中小企業的會計嚴格依舊會計法的要求,即必須具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會計從業人員與管理者有親屬關係應當主動迴避,國家對那些遵守法律規章制度依法申報納稅的人員予以表揚;對那些抗稅,逃稅,騙稅,偷稅,弄虛作假的違法稅法的錯誤行為,進行通報,並且嚴懲不貸。對於違法稅法的人員禁止其從事任何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這樣可以更有效地管理中小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由此可以提高審查過程中會計資料的可信性和真實性。

3.1.3 電子資訊化手段。

充分利用電子資訊化的手段,建立一個完善全面的中小企業資料庫,提供企業的一切稅務資訊。通過電子化的手段可以提高綜合資訊的採集,整合以及分析應用能力。為了保證納稅工作的相關需要,一方面要全面收集調查出當地中小企業的稅源財務資訊,基礎資訊和經營情況,將資料錄入資料庫中。另一方面要建立起納稅資訊的共享平臺,將稅務機關採用的納稅評估工程,金稅工程,CTAIS等軟體與審計部門,海關部門,工商部門,保險部門以及金融部門等連線起來,對所有收集到以及共享的資料資料進行對照,計算分析,這樣可以有效提高稅務評估的效率和質量。

3.1.4 稅收法律體系

我國的稅收法律體系建設與促進企業稅收法律的建設沒有同步進行。因此我們要加快制定關於我國的支援中小企業稅收管理的法律。從社會服務,市場開拓,技術創新,創業扶持,資金支援等方面來完善我過中小企業稅收政策。首先,要為中小企業提供充分的資金支援。保證中小企業獲得充足的開業資金和流動資金,解決中小企業在籌集資金方面的困難。例如普遍降低中小企業本收益稅稅率,普遍降低中小企業所得稅稅率,對中小企業實行投資稅減免。刺激資本向中小企業的流動。其次為了保證稅法的穩定性,應當現行稅法中“小條例大細則”以及補充通知不斷的弊病。最後,在中小企業的創業階段,可以採取投資減免、加速折舊等稅收鼓勵措施。如允許中小企業實行加速折舊和特別折舊辦法,並對中小企業購置的機器裝置,可給予一定比例的所得稅減免。同時對於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巨集觀經濟政策和對外開放政策的中小企業加大稅收優惠力度,確保我國中小企業長遠健康發展。擴大稅收對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支援,應推動、鼓勵和協調中介機構的建立和發展,促進中介機構對中小企業開展多方位服務。

3.2 不斷提高稅務管理職員的政治修養和業務素質。

稅收管理人員是我國的稅務工作的執法者,執行者。作為行政執法人員,一方面,因為他們從事的是稅務工作的管理。所以他們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與時俱進,熟練掌握有關金融,會計,稅收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現代化的發展決定了現代化的管理方式,因而他們要能夠做到熟練操作運用計算機;面對不同的企業環境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對企業的敏銳洞察力和邏輯推理判斷能力。善於從賬本以及憑證等會計資料中發現企業管理中存在的顯性問題及隱性問題。

3.3 改進稅收工作的徵管模式,構建和諧的徵稅納稅關係

3.3.1 以各種稅收優惠措施促進支援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

當然,需要強調的一點是,一系列鼓勵中小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並不意味著對中小企業稅收徵管的放鬆。相反的是,應當將對中小企業嚴格徵管的工作與建立對中小企業徵稅的優惠政策結合起來,不可偏廢。做好稅收徵管工作。

首先要建立一個專門管理中小企業稅收的中心。對於在中心的成員,中心工作人員可以在稅收,會計,經營等方面對中小企業加強指導和服務。而作為該中心的成員,應當向這個稅務中心及時提供一些關於真實賬目和真實收入的必備材料和資料。對於該中心的企業成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簡化稅收徵管的程式。包括簡化中小企業的繳納程式和納稅省報程式。這樣的操作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小企業的經營效率,加強對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

其次,稅務部門應當重視對中小企業的稅源稽核,加大徵管力度。在納稅人比較多的地區應當設立服務中心,採用計算機為主的管理模式。在納稅人少的地方設立專門的徵稅點。在工作量較大的期間,召集所有的工作人員進行徵收工作,嚴格管理,依法處罰不法企業,重點核查,分類管理。

再次,失誤部門應當加強對中小企業的稅源監控以及對中小企業的戶籍管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地制宜,對不同的中小企業採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強化對管理人員的責任問責制。及時掌握中小企業的稅源變化情況,核算方式的改變,企業經營的狀況。在對中小企業實施強化管理的同時也要優化對中小的服水平。使得中小企業在保證其經濟效益的同時,不斷提高其自身的稅務管理水平。提高中小企業對國家稅收的貢獻率。

最後,稅務部門在徵稅過程中藥做到嚴格執法,規範執法。體現嚴肅執法,公正執法。建立有效的執法體系。

3.3.2.簡化辦理稅務的程式。

中小企業由於其自身的侷限性,一般沒有專業的技術人員去處理複雜的賬務和報表。而在我國的徵管模式下,對大企業,中小企業的納稅期限,納稅程式是一樣的。如此而是,中小企業實際比大企業承受了更大的稅務壓力。並且中小企業存在賬簿不規範和規模小的問題。這樣便提高了中小企業申報納稅的難度和成本。為此我們應當儘量延長納稅期,精簡中小企業納稅時所要經過的程式,減少中小企業納稅申報所要用的材料。這樣可以大大減少中小企業納稅的成本和時間。

3.3.3.稅務部門應當擴大實行對所得稅徵收的範圍。

一方面要縮小審定徵收的比率,另一方面對核定徵收的納稅定額和應稅所得率要確保其精準性。保障中小企業的合法權益。要按照市場運作的規律引導那些核算能力弱建賬能力弱的中小企業進行稅務代理。做好建賬工作和建政的工作。保障在不同層次納稅企業有公平的稅負。使得中小企業的應繳稅額符合中小企業實際的利潤水平。

3.4 提高稅務服務水平,優化稅收徵管環境

3.4.1.要樹立服務意識。

要樹立服務優先的理念,認真推行在稅收徵管過程中的全面服務。將大企業與中小企業放在平等的地位。在現實生活中,還存在著一些刁難和限制中小企業發展經營的活動。歧視並且詆譭中小企業。這些行為不但對中小企業的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從長遠來看也是危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行為。我們一切要從實際出發,看到不同中小企業不同的組織方式和經營方式,對企業進行分類管理,因地制宜得尋求發展。

3.4.2 利用媒體宣傳

利用報紙,宣傳欄,電視,雜誌,廣播等媒體對中小企業進行稅收方面的輔導和知識普及。讓中小企業充分全面得了解掌握現行的稅收政策;建立專門的培訓機構,對中小企業的建賬建制進行培訓輔導,並且定期考核,這樣可以在實際操作中促進中小企業建立自身完整的賬務體系;我們也可以適當借鑑一些國外的做法,在開展相關稅法普及活動的同時,提供一些關於稅務方面問題諮詢的機會。並且設立專門的服務機構,使這些服務變成便民的服務,不收取相關費用。這樣可以避免一些小道訊息,和一些不負責任的媒體對中小企業的納稅者在稅法上面的誤導。可以讓中小企業接受真正的法律知識和法律政策。獲得相關法律政策變動的可靠資訊。

3.4.3.積極推行實施對中小企業稅務代理的模式。

這樣一方面可以減輕稅務部門在徵稅過程中因為納稅人多,納稅申報材料不和規定等等因素所帶來的一系列工作壓力和工作上的困難。另一方面,代理模式下的稅務申報和繳納工作的失誤將大大減少,因為代理人相比中小企業具有更加專業的知識水平,他們可以避免因為不瞭解政策和一些納稅細則從而導致一些無意識的犯錯。這樣可以充分發揮稅務機關的優勢和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3.4.4建立健全稅企聯絡卡制度

建立健全稅企聯絡卡制度,期上門聯絡制度,定期納稅輔導制度,納稅預約服務制度。切實做好稅前、稅中、稅後的全方位服務。

3.4.5.建立好關於中小企業納稅的便民服務中心。

開通中小企業相關的稅收諮詢熱線,設立專門納稅信用網頁和稅收繳納的網頁。促進稅收政策資訊的傳播面。稅務部門應當根據我國目前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相對滯後,賬證不全,財務管理水平低的一系列現狀,提供一些可以切實幫助到中小企業的優質服務。例如,建立服務中心充分利用其接觸面廣、信、人才多的優勢,為中小企業提供會計指導,納稅輔導,資訊諮詢,建賬建制等一系列服務。

 結 論

中小型企業由於其本身固有的特點,如經營規模小,流動性強、資金實力弱,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往往處於不利地位。由此,在稅收管理上出現了不少的問題,稅收流失比較嚴重。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在於稅收徵管部門,有的在於中小企業自身。我們只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症下藥,全方位解決中小企業稅收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於外部的稅收徵管部門而言,要加強對中小企業的管理與監督,建立幫助中小企業提高稅收管理水平的便民服務中心,完善相關稅收管理的法律法規。於中小企業內部自身而言,要不斷提高依法納稅意識,提升內部財務核算的規範化程序,積極尋求相關服務中心的幫助。通過各部門和各企業的不懈努力,從而創造一個管理有序的稅收環境,提高稅收管理的有效性。

 致 謝

首先,在這裡要感謝培養我四年的人口學院,雖然你不是很大,不是很壯麗,但你總讓人有一種親切的感覺,我們在人口學院的土地上揮灑著自己的青春,讓自己的時光因此而變的更加有意義,更加珍惜。

其次,要感謝周治國老師,或許您都不怎麼記得起我這名學生,但是您真的讓我深深的記憶住了,或許只有在您的課堂上讓自己真正感受到什麼才是大學課堂。

最後,還要感謝工商系所有的老師,是你們的辛勤勞作才培養出我們系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