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證實質自由是第一生產力

才智咖 人氣:7.6K
論證實質自由是第一生產力
摘 要:森在《以自由看待》第一段開宗明義提出全書的出發點:“本書論證,發展是可以看做是擴充套件人們享有的真實自由的一個過程。聚焦於人類自由的發展過程觀與更狹隘的發展觀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貫穿全書的中心概念“自由”是在“實質的”意義上定義的,即享受人們有理由珍視的那種生活的可行能力。更具體地說,“實質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諸如飢餓、營養不良、可避免的疾病。過早的死亡之類的可行能力,以及能夠識字算數,享受參與等等的自由。”自由的建構性作用:自由是人們的價值標準與發展的目標中自身固有的組成部分,它自身就是價值,因而不需要通過與別的有價值的事物的聯絡來表現其價值,也不需要通過對別的有價值的事物起促進作用而顯示其重要性。自由的工具性作用:政治自由、條件、機會、透明性保證、防護性保障。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這一觀點是錯誤的,它與唯物主義不相容。關於現有生產力概念的質疑,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的諸多版本里,都存在著一個不容忽視的邏輯:關於生產力的定義,從內涵方面所定義的生產力與從外延方面所界定的生產力自相矛盾。生產力決非實體,承認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有關生產力觀念上的一些錯誤蓋起因於將生產力實體化理解。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物件各自本身既不代表生產力,也不是生產力的要素,三者的結合只是生產活動得以實現的必要因素,即生產三要素。生產力從來都是指社會的生產力。生產力是從事於生產活動的人們所構成的社會機體或系統進行社會物質變換、維持社會自身的一種能力或功能。生產力是藉助現有生產三要素建立起一定生產關係的社會機體所具有的一種能力或功能。生產關係決定社會生產力,這應該是歷史唯物主義本來意義。其實人們進行物質交換和維護社會自身也或多或少包含著一組的人們有理由珍視的那種生活方式。“進行物質交換、維護社會自身的活動”和“人們有理由珍視的那種生活方式”表達的意思都很抽象。兩者所包含具體功能性活動都比較廣泛。但是實質自由關注的是有價值的`功能性活動,是人們有理由珍視的那種功能性活動。所以前者所包含的功能性活動還是比後者廣泛的多。另外兩者雖然都是一組能力。但是前者是人們有理由珍視的那種生活方式的可行能力。可行能力就是對此人是可行的。“可行”本身包含了“合法”和“儘自己所能”兩層不可分割的意思。而生產力作為很廣泛的能力並不包含這兩層意思。所以生產力所包含的能力更加廣泛而且也更加抽象。從我前面的論述中不難看出:實質自由所包含的能力是生產力所包含的所有能力之中最寶貴和人們最有理由珍視的一組能力。 關鍵詞:實質自由既是發展的目標和又是發展的主要手段;“自由”的概念;生產力的概念;生產關係決定生產力;實質自由和生產力的共同屬性。 一、實質自由 (一)、“自由”的概念與阿馬蒂亞·森的框架: 森在《以自由看待發展》第一段開宗明義提出全書的出發點:“本書論證,發展是可以看做是擴充套件人們享有的真實自由的一個過程。聚焦於人類自由的發展過程觀與更狹隘的發展觀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狹隘的發展觀包括髮展就是國民生產總值(GDP)增長、或個人收入提高、或化、或社會化等等的觀點。”森把發展的目標看做是等同於判定社會上所有人的福利狀況的價值目標,但它們最終只屬於工具性範疇,是為人的發展、人的福利服務的。森認為,以人為中心,最高的價值標準就是自由。發展的目標就是擴充套件實質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