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悔恨

才智咖 人氣:2.3W
  

一、

悔恨是一種模稜兩可的情感傾向,它介於羞愧和懺悔之間。

羞愧是輕度的心理症候,主體對先前的言和行感到懊悔,認為自己言行失當或者失誤,但是這失當或者失誤並不嚴重,在主體的心理上並未造成嚴重後果,主體只是輕微地感覺到自己的心理不適、不安,但是,他並不渴望彌補自己的失當或者失誤,而是希望這言和行已經過去,他遠遠地逃開了,他不願意再次見到那個讓他失當或者失誤的情景(包括人和事)。

而懺悔則是嚴重的心理症候,主體為自己的言和行感到極端地愧疚,他認為自己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過,為此主體承受了重大的心理煎熬,他希望有機會彌補自己的過錯,為了擺脫內心的愧疚,他不僅僅嘗試在物質層面改善自己的言行,以便和過錯劃清界限,同時他也試圖通過精神洗煉的,對自己進行清洗,以使自己得到精神上的更生――在懺悔者看來,物質層面的過錯是因為精神層面的骯髒和汙穢,而要洗卻物質層面的過錯,他就得在精神上完成一次更生,成為精神上的聖潔、清潔者,因此這種精神上的洗煉對他來說非常重要,在上者對著靈魂言說,那靈魂領略了在上者的言語,感到了自己的卑汙,他成了一個良知者,:懺悔就是在這種情形下發生的。

但是,悔恨就不同了。如果說,羞愧和懺悔都有精神更生和甦醒的成份在的話,那麼悔恨可能完全是出於事功的目的。一個剛剛惡毒地咒罵了妻子的丈夫;如果他對此感到羞愧,他可能會有好一會兒不好意思面對他的妻子,他可能在一段事件內儘可能地迴避和妻子的見面,之後,他會在心裡暗暗地發誓,以後再也不這樣對待妻子了;如果他為此而懺悔,那麼他一定是深刻地認識到了在此一事件上他的過錯的嚴重性,他會為此深受內心不安的折磨,他不僅會嚴正地告誡自己:以後不得再犯,而且會直接面對自己的妻子,乞求他的原諒。但是,如果這個丈夫僅僅是感到悔恨的話,那麼,我們就要小心對待了,這悔恨可能從兩個方向上發生,一是這個丈夫可能會覺得他剛剛的咒罵還不夠,他為剛才沒有更嚴厲地詛咒自己的妻子而後悔,二是這個丈夫認識到自己剛剛的詛咒是不對的,他為自己對妻子的冷酷無情而悔愧。因此,我們說,悔恨是模稜兩可的感情,在取向上它具有雙重性。

二、

羞愧是直覺層面的懊悔。

懺悔是理性層面的懊悔。

悔恨則是感性層面的懊悔。

羞愧是出於直覺,這個時候理性尚未發生作用,但是主體已經通過直覺感受到自己的失當,他為此產生了不自覺的懊惱、害羞等感覺,它是人的身體深處善本能作用的結果;懺悔則是主體在理性層面上達到的一種認識,是一種明確的贖罪意識、乞求寬恕的意識,它是出於主體的理性思考,是自覺的承擔自己的言和行的後果,並對此後果感到痛心的主體在理性思考和情感洗煉後產生的情緒,它是良知作用的結果;而悔恨則不是,他是依然停留在感覺層面的對自己的言和行感到懊悔、懊惱、憤恨。

悔恨不涉及價值判斷,一個殺人魔王感到的悔恨可能是殺的人還不夠多,至於殺人是否對,是否在良心上是被許可的,這不在悔恨視角所考慮的範圍之內。項羽自刎烏江之際,感到的既不是羞愧,也不是懺悔,而是悔恨,他之“無顏見江東父老”,不是出於對江東父老的羞愧,項羽怎麼會害羞呢?成千上萬的江東子弟戰死疆場,對項羽來說並沒有什麼值得他愧疚的,只要他的霸業是成功的,他不會因為江東子弟的死亡而害羞;他無顏見江東父老,不是對那些亡魂的羞愧,而是出於自己成了喪家之犬,他為自己的命運感到悔恨,具體來說,他是悔恨自己當初沒有殺了劉邦,為此他憾恨難平。

因此,羞愧和懺悔都是指向自我提升的,主體經過上述兩種感情在精神和感覺上都會得到洗煉,而在悔恨中,主體是向下墜落的,主體並未在這種感情中得到提升,相反,主體沉淪在對失敗的反覆體驗中,並把這種體驗絕對化。他把過失歸之於自己,這一點,悔恨者和羞愧者、懺悔者是一致的,但是,後者是理性反思以及良心發現,在後者,主體通過自我的善良直覺以及智識理念,經過負疚感的洗煉,而讓自己在感覺和理智上,找到了那個失誤的自我,對那個自我發出了發自肺腑的勸戒和警告,在上述過程中,負疚感為積極的預防。而在悔恨者那裡,悔恨的來源不在理性反思、良心發現等主觀因素,而是主體作為主觀在客觀事態面前的慘敗,客觀事態教訓了他,雖然他把失敗歸咎於自己,但是他並不認為這失敗是源於自己的根本性欠缺,比如精神境界的欠缺、道德境界的欠缺等等,相反,他認為這失敗只是因為他的偶然失誤,不僅不涉及他作為主體的根本性,而且可能還是別人欠缺的結果。

從表面上看,悔恨者都有自我歸咎的傾向,但是,在這自我歸咎的傾向之下掩藏著的,常常是歸咎於他人,遷怒於他人的衝動。這種情形在懊悔和懺悔中極為少見,尤其是在懺悔中,主體絕對不會遷怒於他人,相反他把所有的責任都歸咎於自己。因此悔恨者有通過表面的歸咎於自我,而實際上遷怒於他人的傾向。就此,悔恨之不可能把人導向提升,就可以想而知了。

三、

在思想背景中,懺悔是極少的,那種以赤裸裸的靈魂直面超越者、在上者,在超越者和在上者的俯視中感覺自己的卑微與渺小,把自己靈魂深處的小榨出來,拷問靈魂深處的卑汙,進而又拷問出靈魂深處的潔白的人,在中國沒有宗教背景的文化氛圍中,是極為少見的。在中國的非宗教的.世俗背景中,比之於宗教背景下人們普遍感受到的懺悔,中國人取而代之以悔恨。

責任編輯:應屆畢業生論文網

論悔恨
  

四、

悔恨的主體是這樣一些人,他們艱難地奮鬥著,有的時候這奮鬥甚至是血肉橫飛的搏鬥,他們向著目標挺進,但是現在他們發現自己目標已經在追求的過程中和他們失之交臂,本來這目標已經唾手可得,但因為他們的大意或者小小的過失,他們讓目標從身邊錯過了,就如同一個旅人,他奮力地想著目的地飛奔,但是當人精疲力竭不得不停下來休息的時候,向路邊的人一打聽,突然發現,那目的地原來不是在前方,而在他身後很遠的地方,他已經遠遠地越過了目的地,多跑了無數的冤枉路。現在的是,他是否還有力氣沿著來路返回去,如果他還有力氣返回去,那麼他可能僅僅是感到一些懊悔,如果他的確已經精疲力竭,再也無力返回,甚至他只能死於這窮途,倒於這荒路了,他可能會感到深深地悔恨——在懊悔上加上了無以復加的痛心。

TAGS: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