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發病的成因與臨床表現

才智咖 人氣:2.73W

牙菌斑是牙周病的誘因,牙齦出血是牙周病初期的主要臨床表現,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牙周病發病成因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借鑑。

牙周病發病的成因與臨床表現

 引言

牙周病是我國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口腔疾病,但是人們對它的重視程度卻遠遠不夠,對牙周病發病的成因、臨床表現都不甚瞭解。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引起更多人對牙周病的重視[1].

1調查物件與方法

1.1調查物件

調查物件來自於在靖江市人民醫院口腔科進行診治的口腔病患者,共有371例,男女比例、初複診比例均為1:1.

1.2調查工具

調查工具為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設計完成後交由牙周病治療專家進行審查與修改,並且經過了可行性調查。問卷內容包括:患者的一般個人資訊(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牙周病患病及就診情況、對牙周病的認識、平時的口腔保健行為。

1.3調查方法

因為可能會出現被調查者文化程度較低不能理解問卷上的內容,或者,被調查者不能理解問卷上的專業術語,所以採取問卷調查與訪談相結合的方法。在調查者填寫問卷時,醫護人員從旁進行詢問和指導,保證問卷的有效性。問卷完成後當場收回並進行核對。

1.4資料處理

排除掉無效問卷後,將各項資料按照不同情況進行分類統計,計算出比例,根據不同的依據進行比較。

2調查結果

2.115~25歲的患者和大於56歲的患者均佔13%左右,26~35歲、36~45歲、46~55歲的患者均佔25%左右。

2.2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佔14%,高中及中專佔31%,國小至國中佔53%,未上過學佔2%.

對牙周病的認識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對於齲齒、牙齦紅腫出血、牙齒鬆動這三項牙周病的主要臨床表現來看,總體上的認識都不太到位,七成左右的人甚至忽略了齲齒,從部分來看,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對牙周病的臨床表現認識越到位,這與他們更加關心口腔健康以及有更多途徑獲得口腔健康知識有關[2-3].

對於牙結石是鈣化的細菌團這個概念,從表2可以看出,牙周病患者的認識程度甚至是比牙周病症狀表現的認識程度還要低的,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群的正確認識率只有六成左右,同時,認識程度也呈現出隨著文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的趨勢。

表3資料的填寫方式是讓被調查者從多個選項中進行選擇,然後進行總體統計。從表3可以看出,對於牙菌斑和營養物質缺乏等會造成牙周病的因素,在認識情況良好的狀態下,每一項的認知率應該達到100%,而實際上牙菌斑的認識率只有不到兩成,其他因素的認識率只有不到四成,還有將近六成的人對牙周病的病因一無所知。

關於如何應對牙齦出血,被調查者的`反應相較於以上的三項來說還是較為令人滿意,有七成以上的人會來醫院進行治療。

3口腔保健行為

正確選擇牙刷對牙周病有很好的預防作用,正確的牙刷應該是小頭、軟毛,小頭可以保證清潔到口腔的大多數角落並不會對口腔造成傷害,軟毛可以保證不損傷牙釉質。但從表6中可以看出,仍有相當一部分人選用大頭、硬毛的牙刷,並且文化程度越低的人對牙刷的選用越不規範。

為了保證口腔健康,每天至少應該刷牙兩次(早晚各一次),其中,睡前刷牙尤為重要。人的睡眠時間段正是口腔內大量細菌滋生的時間,所以,睡前刷牙使口腔內的細菌量減到最小,可以有效預防牙結石的形成。

4思考討論

牙菌斑是牙周病的誘因,牙齦出血是牙周病初期的主要臨床表現。從問卷調查結果來看,很多牙周病患者對牙周病的認識水平明顯不足,口腔保健工作沒有做到位,需要加強口腔保健的健康教育。

普通人群對牙周病的成因、臨床表現認識不足,除此之外,還有以下錯誤:不選用正確的牙刷、刷牙方式不正確、牙刷放置位置不正確、沒有定期更換牙刷,等等。會出現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對患者的口腔保健教育工作不到位,針對這一點,我們可以採用以下做法:

4.1醫院組織人員定期前往居民住宅區、學校等地方進行口腔保健宣傳,為居民進行診斷。

4.2開設相關的網站,公眾可以通過網路查詢相關知識。

4.3中國小的生理衛生保健課上可以邀請醫護人員來進行講解,使孩子們從小就樹立起預防牙周病的觀念。

4.4病人來醫院就診時,護士應該在平時如何進行口腔保健這一方面給予詳細的指導和幫助。

5結束語

希望有更多的人通過本文了解到我國牙周病防治嚴峻的現狀,以及瞭解到一些關於牙周病的成因、臨床表現、日常的口腔保健工作等必須要了解的知識,從而,注意保護自己的口腔健康並且向周圍的人宣傳。

參考文獻

[1]郭紅梅,吳光煜.牙周病患者對牙周病的認識及口腔保健行為調查[J].《中華護理雜誌》,2002(09):655-658.

[2]周紅雲.鳳慶縣371例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識與個人口腔保健行為情況調查[J]《。中國實用醫藥》,2013(05):273-275.

[3]張鑫.牙周病患者對牙周病的認識及口腔保健行為調查研究[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2(08):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