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論文精選

才智咖 人氣:3.11W

導語:通過學習,各位對新聞傳播有怎樣的認識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新聞傳播論文,歡迎大家參閱,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新聞傳播論文精選

論文一:新媒體發展對體育新聞傳播的影響

摘要

新媒體的出現給體育新聞傳播帶來空前未有的變革,在8月份結束的里約奧運會中,新媒體作為一種新型的資訊傳播手段,在此次奧運會上了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以新媒體為核心的傳播手段已經形成。該研究採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新媒體的概念為切入點,來具體分析新媒體在體育新聞傳播中的積極作用以及衍生出的問題。

關鍵詞

新媒體;體育新聞;傳播;影響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身心的享受,體育已成為人們現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體育運動也已然成為了人們增強體質、強身健體的重要手段。人們在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體育資訊,體育新聞傳播已經成為現代傳媒不可或缺的重要傳播內容。而以數字技術為基礎發展來的新媒體,較之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而言,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尤其是在今年的巴西里約奧運會中,彰顯出了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迥然相異的獨特優勢。什麼是新媒體?其是指除去報刊、戶外、廣播、電視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外,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的條件下,通過網際網路、寬頻區域網、無線通訊網、衛星等手段,以及電腦、手機等移動終端平臺,向用戶提供資訊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它們在報道時以全方位的形式、多視角的內容傳播奧運新聞和民眾的反應,最終在里約奧運會上實現最佳傳播成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新媒體下的定義:以數字技術為基礎,以網路渠道為載體進行資訊傳播的媒介形態。新媒體的主要型別可以簡單地概括為,移動通訊類:如手機簡訊、手機電視、手機報紙、手機廣播等;網際網路類:如虛擬社群、部落格、微博、微信、各大網站、電子郵箱、QQ等;新電視技術類:如數字電視、網路電視、移動電視等。它們都是依據數字資訊科技,以互動傳播為特點、具有創新形態的媒體,因此新媒體具有即時性與時效性、互動性、多媒體化及個性化等主要特點。

1新媒體發展對體育新聞傳播的積極作用

新媒體的即時性與時效性,表明了其傳播速度快的特徵。就現在的網路及數字技術而言,網民通過手機、電腦或者其他移動智慧終端能夠快速釋出和及時接收資訊,改變了傳統媒體計劃性的傳播方式,真正實現了無時間和無地域限制的傳播。在重大的體育賽事傳播上,新媒體的運用發揮了前所未有的效果,例如央視影音App、騰訊體育等,這些網路直播平臺會以最快的速度,滾動傳播賽事情況,廣大體育愛好者更是熱衷於這種方便快捷的觀賽體驗。新媒體具有資訊內容豐富多彩和互動性的特點。以往的傳統媒體處於強勢主導地位,單方面決定受眾接受什麼樣的資訊,使用者很難進行資訊好壞反饋,互動性相對來說很差。在新媒體語境下,體育資訊的傳輸是雙向或多向的。每個網路使用者都具有資訊交流的權利和平臺,使用者不再是單純被動的。例如當下較熱的微博平臺,通過微博傳播體育新聞,使用者不僅可以輕點滑鼠輕鬆獲取體育資訊,也可以通過關注、轉發、編寫資訊等方式積極參與到傳播的過程中來,其互動性的強度是前所未有的。新媒體使體育訊息傳播突破了時間和地域的侷限性,通過新媒體的手段,接收資訊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方便快捷。比如一些入口網站、手機體育App等,只要你想知道,隨時隨地點開手機,就可以獲取你想知道的體育資訊。新媒體的便攜性為大家提供了方便,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觀看現場比賽實況的需求,使資訊的接收和傳播方式從靜態變成了動態。新媒體平臺具有很強的個性化特徵。傳統媒體釋出任何資訊時,資訊沒有對特定的人群,不具有其針對性和專門化。和傳統媒體相比,在面對海量資訊資源時,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專門化的資訊,使用手機的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和急需的資訊,通過搜尋引擎和相關網站的方式獲取各種資訊,同時,新媒體的發展也為受眾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個性化服務,以滿足受眾的個性需求。新媒介的演變越來越具有“人性化”趨勢。從手機媒體的傳播性特徵來看,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自己需要的體育賽事資訊,由被動接收轉換為主動選擇,實現資訊的分眾化傳播,新媒體的出現使不同的受眾都能獲取自己所需的體育賽事資訊。這種人文關懷式的傳播,更易在快節奏的生活中被受眾所接受。

2新媒體發展衍生出的問題

重娛樂,輕資訊,缺乏新聞資訊的該有本質屬性——真實性。由於新媒體高度的便捷性和及時性,人人都可以成為資訊的製造者,缺少新聞資訊釋出的把關人。有些網站媒體“唯速主義”,為了搶頭條,為了提高點選率,製造轟動效應,播報的體育資訊過度娛樂化,不偏重體育資訊本身,而將重點放在了運動員的隱私及花邊新聞等方面。強加娛樂性的裝飾手段,使新聞資訊的真實性發生質的變化,嚴重影響新聞在人們心目中的公信力。資訊監管力度的缺失及不足,使得基本上掌握這種資訊科技的個體,都可以參與其中,暢所欲言。網路技術的虛擬化和個人化,大大增加了資訊監管的難度。並且一些公民缺乏應有的道德觀念惡意傳播低俗、血腥的內容且屢禁不止,更有網民盲目跟帖,助長了這種不良風氣,導致了許多體育新聞偏離了真實性,同時也影響和侵犯了許多體育明星、機構等的隱私權和名譽權。虛假資訊氾濫,資訊內容過於表面化,缺乏深度和創新。真實性是任何新聞資訊都要遵循的原則,任何憑空捏造的新聞訊息都不叫新聞,體育資訊也不例外。而新媒體自身的特點使其在傳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為虛假資訊提供了可能的存在空隙。新媒體時代是個高度開放的“世界”,是資訊釋出者傳播、發表個人觀點不受任何機制限制的平臺,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通過新媒體的平臺進行釋出訊息,沒有約束的自由,使各種虛假訊息、過激負面的言語橫行,產生了嚴重的消極影響,造成了體育價值觀的扭曲。

3結語

在現代科技進步中,新媒體的作為資訊傳播的新型手段,因自身獨特的優點和傳播特質而為廣大受眾所接受和追捧,它的出現已經改變了大眾觀看體育比賽、獲取體育新聞的方式。在運用新媒體平臺傳播體育新聞資訊的同時,對於其訊息影響的分析不僅要考慮體育新聞傳播方面的原因,也要從傳播學基礎理論的角度考慮。新媒體的不斷髮展和創新,使體育新聞傳播一次次有了新的改革和質的飛躍。新媒體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也可以借鑑傳統媒體所特有的優點,實現二者的最佳整合和互補。

論文二: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影響探討

摘要: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網路化成為人們生活的常態。自媒體新聞傳播方式的產生和發展,對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自媒體的出現使得新聞的傳播變得更加方便快捷。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也為自媒體的發展提供了基礎。自媒體的產生和發展對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既帶來了挑戰也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為了新聞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我們必須對這種影響進行徹底的瞭解分析,制定相應的策略來弱化消極影響,完成二者的完美結合,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實現我國新聞業的發展。

關鍵詞:

自媒體;傳統新聞傳播;影響;結合策略

1自媒體新聞傳播

通俗地講,自媒體就是指個人媒體,就是說個人只要連線到網際網路就可以通過各種網路平臺隨時隨地的進行資訊的釋出。生活中常見的自媒體包括微博、微信、QQ、知乎等。自媒體新聞傳播方式的產生首先增強了新聞的即時性和原創新,因為很多資訊都是源於作者的親眼所見或者親身經歷。其次,由於每個人都能在受眾和傳播者的身份間轉換,這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新聞的影響力和受眾之間的互動。再次,自媒體的新聞即時傳播的效能,使得新聞傳播的速度和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也促進了新聞業的'發展,但是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聞資訊的質量。最後,由於監管體系等的不健全,在自媒體新聞傳播過程中產生了很多權益糾紛,給新聞傳播過程帶來了很多不良的影響。現代新聞業的發展需要自媒體新聞傳播和傳統新聞傳播的結合。

2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影響

傳統的新聞傳播可以依賴自媒體的發展吸納很多非專業新聞人員提供的新聞資訊,藉助網路傳播平臺增加與受眾的互動,新聞資訊等通過自媒體的平臺更好的接受輿論的監督等。自媒體發展對傳統新聞傳播的影響筆者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對傳播者和受眾的影響,對傳播內容和形式的影響,對傳播新聞的價值觀的影響以及對社會輿論的影響。

2。1對傳播者和受眾的影響

正如上面所說,自媒體環境下人們既是新聞傳播者也是資訊接收者。這也是傳統新聞傳播方式和自媒體新聞傳播方式之間的最大區別。傳統的新聞在開始傳播之前要進行多層的稽核才能通過電視或者廣播傳播出去,但是新媒體下的新聞傳播方式打破了這種規律,削弱了傳統媒體對新聞的壟斷權。在增加了新聞傳播的互動性的同時也提高了新聞傳播的廣度和影響力度。

2。2對傳播內容和形式的影響

自媒體打破了傳統新聞傳播形式的約束,提高了新聞傳播的實時性。使得那些不能立即被採訪的新聞,在藉助民眾的力量而得到及時的記錄。傳統的新聞傳播形勢下,受眾所接觸到的新聞都是經過挑選和加工的,具有一定的侷限性,但是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新聞傳播者,新聞的內容也更符合受眾的喜好,能引起更多的關注。自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在新穎度、時效性和影響力度等方面都對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產生了影響。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是一種單向的資訊輸出,大眾只能被動接收被篩選和編輯過的新聞。但是在自媒體時代資訊的傳遞超越了時空的限制,形成一種高度迴圈的傳播模式,受眾不僅僅只是資訊的接受者,同時還是資訊的生產和傳播者。另外,傳統的資訊傳遞完成之後,受眾的反饋資訊無法進行互動和傳播。自媒體時代所有的資訊的受眾都能對新聞進行評價或者反饋而形成新的新聞進行傳播,加深了資訊的深度和廣度,提供了受眾互動的平臺,拉近了新聞與受眾之間的距離。

2。3對傳播新聞的價值觀判斷標準的影響

傳統的評價新聞的價值因素包括新聞的新鮮性、即時性、重要性、真實度、趣味度以及顯著性這幾個方面。但是在自媒體環境下,人們可能更加註重的是新聞的新鮮性和趣味性而對其他因素稍有忽略。在傳統新聞傳播環境中,受眾接觸到的新聞可能是帶有編輯者個人觀點和價值觀的,但是閱讀者個人的觀點則無處表達,這就可能導致受眾個人的想法和不同見解被抑制。相反,在自媒體時代受眾可以自由地進行互動和發表自己的觀點,價值觀等。這也使新聞的傳播變得更加的多樣化和豐富化,新聞傳播中增加了更多大眾的聲音,更加貼近大眾的生活。

2。4對社會輿論的影響

傳統的新聞傳播形式缺少很好地處理輿論的辦法。例如,對於一些負面的或者重大的新聞等,如果沒有被媒體報道出來,受眾是無法得到資訊來源的。即使能接收到資訊也只是單向被動的接受資訊,而不能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有關一些重大的新聞,當本地媒體沉默時,受眾就喪失了輿論監督的作用,間接損害了公民的知情權。自媒體環境下,新聞的傳播涉及到每個公民,有利於民眾實行輿論監督。很多違法或者損害人們利益的新聞,可以通過民眾釋出出來,引發輿論關注,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使得我國的新聞業得到更快的發展。

3傳統新聞傳播在自媒體新聞傳播盛行下的發展策略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自媒體的發展對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產生了很大的衝擊和影響,傳統新聞傳播想要更好的發展就必須結合自身的優勢也要看到對方的優勢,二者相結合,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3。1利用更多先進的傳播技能和方法

自媒體的發展源於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當今時代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媒體的發展依賴數字技術和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資訊的傳播提供更廣更快的渠道。日常生活中的社交軟體的應用人數不斷激增,例如常見的QQ、微信、微博等使用者逐漸增加。除了個人使用者外,公眾號的數量也與日俱增,通過公眾號進行新聞傳播也成為一種常見的方式。另外,許多的報紙廣播等都創立了自己網站,更加有利於新聞的傳播。由於資訊的平民化和表達方式的多樣化,以及受眾之間的互動的增加,在這些平臺上進行傳播的新聞更易被人青睞和接受,對大眾的影響力逐漸增大。所以,我們應該變革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把更多的先進的傳播方法應用到新聞的傳播過程中,對新聞進行多元化的傳播。

3。2培養和招募新型的新聞傳播人才

各種媒體形式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給傳統的新聞人才帶來了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機遇。無論是自媒體新聞傳播形式,還是傳統的新聞傳播形式,合格的新聞傳播者都是必不可缺的。怎麼才算是一名合格的新聞傳播者呢?首先,需要具有不斷了解、學習和運用先進傳播技術的能力。其次,要清楚地瞭解受眾的喜好偏向,並且具有能用大眾易於接受的傳播方式將新聞傳達給大眾。另外,作為一名合格的新聞傳播者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己對新聞的敏感度,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最後,還需要具有國際新聞的洞察力。隨著全球化程序的加速,人們所關注的重心不再僅限於國內新聞,國際間的新聞交換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4結束語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自媒體的發展對於傳統媒體的發展的影響也是兩面性的。雖然給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但是同時也刺激了傳統新聞的發展和創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的不斷髮展,傳統新聞傳播方式的變革也是必然的。只有將自媒體傳播方式和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相結合,通過引進更多先進的傳播技能和方法,培養和招募新型的新聞傳播人才並且建立更加完善的新聞監督體系才能不斷滿足大眾的需求,才能促進我國新聞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