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電視新聞節目畫面拍攝的技巧論文

才智咖 人氣:1.15W

摘要 :新聞電視畫面不單是為了通報訊息而進行的簡單組合,而是在對所拍攝的畫面的技術處理和藝術構思的剖析下進行的系統工程。把握電視新聞畫面的構成,從藝術和技術的角度來認識電視新聞畫面,以其為依據來探討新聞電視畫面拍攝的技術要領和藝術手法。

淺談電視新聞節目畫面拍攝的技巧論文

關鍵詞 :電視新聞 畫面 鏡頭

畫面語言是電視新聞的基礎語言,電視新聞的最大優勢就是能夠充分展示畫面語言的魅力,滿足人們眼見為實、先睹為快的接受心理。由此可見。我們看到的電視新聞不僅僅為拍攝畫面而去簡單的拍攝。還要對新聞事件發生的畫面中的各個要素,如引起事件發生的主體、事件發生的環境等進行合理的安排和佈局,使得觀眾及時瞭解事件發生的前因後果。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應該對電視新聞畫面的全域性即技術與藝術的角度來分析其構成,當然拍攝時也要在電視新聞畫面的技術和藝術處理上來做文章。

一、電視新聞畫面的構成

電視記者通過一幅幅精美的畫面,將生動的、具體的、典型的畫面形象的展現給觀眾,使人不但得到耳聞目睹,親臨現場的感覺而且得到“美”的享受。由於受時間限制和人的眼睛接受影象資訊的限制,一個電視新聞畫面不可能長時間在螢幕上顯示或停留,觀眾不可能像看報紙。美術作品或照片那樣反反覆覆地、全面地觀看畫面,這就要求記者或拍攝人員在選取面面的時候。選擇最能反映主要內容的畫面。讓觀眾在短時間內就能看到電視機螢幕上最能解釋新聞訊息的畫面。因此,對電視新聞畫面的精確透析是電視新聞拍攝的重中之重。

(一)電視新聞畫面的技術構成

從拍攝技術的角度看,電視新聞畫面是將新聞事件現場所發生的事件的各種原因和通過鏡頭蒐集、整理後呈現給觀眾的一種鏡頭組合。www。133229。com從這個角度看,電視新聞畫面就是由一組不同內容、不同角度、不同景別和不同長度的鏡頭構成的。也就是說鏡頭是構成電視新聞畫面的基本單位。構成電視新聞畫面的鏡頭可分為中心鏡頭(重要鏡頭)和介紹性鏡頭(次要鏡頭)。

中心鏡頭。是反映新聞主要內容的鏡頭即引起新聞事件主體的一切鏡頭:介紹性鏡頭是引導觀眾進入新聞主題的鏡頭,主要是交待新聞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規模等新聞要素。

電視新聞畫面的拍攝歸根結底就是對構成畫面的重要鏡頭和次要鏡頭的合理佈局和拍攝處理,處理好這兩個方面的問題,就基本上確立了新聞畫面的基本構架。

(二)電視新聞畫面的藝術構成

從電視藝術的角度看,無論是中心鏡頭還是介紹性鏡頭,它們都是將在某個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場所以畫面的形式表達出來。因此,引起事件發生的主體、反映時間的光線、表達事件發生場所的背景構成了新聞電視畫面的基本要素,對電視畫面鏡頭的處理就是對這三種基本要素的處理和安排。

二、電視新聞畫面中對畫面鏡頭拍攝技術的要求

電視新聞畫面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運用電子光電技術與磁記錄技術來記錄現實圖景的。在電視新聞拍攝中,對攝像機的熟練操作和對電視畫面拍攝的基本要領的掌握是衡量電視新聞畫面質量的關鍵環節,因為電視新聞節目的畫面質量始終影響和決定著節目本身的質量,節目本身的質量的內涵很大一部分也是又畫面質量所組成的,這裡筆者就電視新聞畫面拍攝的技術角度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注重畫面的穩定性

電視畫面的“動”(指鏡頭技巧的運用等)是不可避免的,保持畫面穩定並不排除鏡頭的移動變換,這裡主要指鏡頭變換和畫面顯示時要確保畫面穩定。如果攝像時不用三腳架,要保證畫面穩定,我認為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始終保持畫面基本線條“橫平豎直”。我們知道,人們觀察事物的習慣先是水平方向後是垂直方向這麼一個邏輯習慣,因此,鏡頭的拍攝必須符合觀眾的思維方式和視覺觀察規律,以便觀眾容易接受,這才是真正的“穩”。

2、少用推、拉、搖、移等移動鏡頭。電視新聞的拍攝應少用推拉搖移,多用固定鏡頭。這主要是固定鏡頭相對於移動鏡頭來說,每條電視新聞長度有限,為了增加單位時間的資訊含量,多用一些固定鏡頭能使得觀眾在短時間內瞭解到自己想知道的資訊。對推、拉、搖、移等運動鏡頭,要用得恰到好處,根據其不同的功能,有目的的使用,增加新聞的表現力。

3、要保持畫面的穩定,攝像員還必須熟練“駕駛”攝像機。在沒有三角架而肩扛攝像機運動拍攝時,兩腿最好走直線、邁小步,腿彎曲,要儘量使攝像機與肩保持一定距離。雙臂最好展開並離開左右胸:利用三腳架拍攝時,為保證畫面的穩定,首先必須選好中心機位並在試攝過程中調整機位和角度。否則,儘管利用三腳架固定攝像機攝像,也只能保證畫面不晃動(機位穩定),而無法保證畫面穩定。

(二)把握畫面的方向性

在電視拍攝過程中,要注意保證拍攝方向的統一性,其目的在於正確處理鏡頭間的方向關係,使觀眾對各個鏡頭所表現的空間有完整、統一的感覺,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熟練掌握“軸線”規律。“軸線”就是指被攝物件的視線方向,運動方向和不同物件間關係形成的一條虛擬關係直線或者為主體運動軌跡。電視新聞畫面較之其他節目的畫面更注重方向性和邏輯性,因此,在拍攝一組相連的新聞電視畫面鏡頭時,規定攝像機拍攝總方向限制在軸線(被攝體)同一側,不能越過軸線。如果越過“軸線”,就會破壞空間同一感,造成觀眾對畫面的誤解,即我們常說的“越軸”,這是電視拍攝的一個基本規律,在新聞節目的畫面中更是重要,以便避免對觀眾的誤導。

(三)錄製現場畫面的同期聲

在電視新聞的拍攝過程中,聲音的拾取與畫面的拍攝同等重要。在新聞報道中採用人物同期聲,既有助於烘托報道現場的真實氛圍,又比用解說顯得真實可信。有利於增強新聞的權威性,同時加大了新聞的資訊量和客觀性。做好現場同期聲的拾取工作,筆者認為要做到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要根據現場的情況選取最適合新聞場所的話筒(因為不同特性的話筒對聲音的拾取方式、效果都不一樣),要檢查話筒線路是否暢通、電池電量是否充足、話筒的除錯是否達到最佳狀態等等,準備工作非常重要,因為新聞現場同期聲是非常寶貴的。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工作。到時候手忙腳亂。錯過現場聲的拾取,後果不堪設想。

2、內建話筒始終保持開啟狀態

因為新聞現場突發性事情比較多,為了避免在新聞現場一些突發時間造成外接話筒線路突然中斷等因素而無法錄音,所以攝像機的內建話筒始終開啟,這樣能做到萬無一失,確保現場同期聲的錄製。

3、用耳機進行監聽

由於新聞現場的特殊性,無法預料現場聲音錄製環境的安靜,隨時會出現噪音的干擾或者話筒線路的中斷,因此,攝像人員必須始 終要帶好耳機隨時監聽話筒聲音的效果,出現問題馬上除錯解決。

(四)將後期編輯作為拍攝依據

影視界有一句行話:“不懂編輯的人就不會拍攝”。這句話有它其中的道理。我們知道,前期拍攝的畫面要通過後期編輯最後展現給觀眾的。新聞畫面的拍攝也不例外。我們可以這麼說,沒有編輯意識的人員就不會拍攝出好的畫面,這是我們拍攝的一個常規常識。因此,如何進行前期素材的拍攝是我們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在前期拍攝的鏡頭要符合後期編輯要做到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開機關機前的充分預留

在拍攝每一個鏡頭時要有起幅和落幅,特別是運動性的鏡頭,鏡頭的起幅和落幅就是在拍攝一個鏡頭時開始和結尾時要有4秒左右的靜止畫面,這樣對於後期編輯在製作時起到穩定畫面,防止鏡頭跳動很有幫助。

2、拍攝足夠的轉場鏡頭

轉場鏡頭就是指利用切換臺的特技技巧。或利用特定鏡頭,對兩個畫面的剪下點進行特技處理或直接切換,以完成場景的轉換鏡頭。利用切換臺的特技技巧完成的轉場,叫技巧轉場鏡頭。而不通過特技切換,直接在兩個畫面之間進行切換的特定鏡頭,叫無技巧轉場鏡頭。這裡我們所說的就是後者,即特定拍攝的轉場鏡頭。

最靈活的轉場鏡頭是人或物體的中性運動方向鏡頭。中性運動方向,是指主體運動由畫面深處向正前方行進,或從畫面正前方向縱深處行進。這種垂直線運動方向,除了主體大小的變化外,主體運動感並不強,不像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的橫向運動主體,有強烈的運動感、方向感。因為我們不能保證攝像人員能把所有的鏡頭都能拍攝到,為了彌補攝像鏡頭的不足和電視畫面的合理過渡,拍攝足夠的轉場鏡頭非常有必要。這並不是在投機取巧,而是影視拍攝的一種慣用手法,是在拍攝和編輯中是允許的。我們經常在各大電視臺的新聞節目中會看到這麼幾個鏡頭的組合,前面是領導在會議室開會講話的一組鏡頭。後面出現街道行走的人群、車輛等熙熙攘攘的這樣的一組鏡頭,這也是一種鏡頭的無技巧轉場方式,這樣的畫面不但解決了畫面的合理過渡,而且也增加了畫面單調乏味的感覺,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享受。

3、儘可能做好拍攝場記

場記就是在新聞拍攝現場對一些重要的鏡頭進行特別的文字記錄和解釋。由於新聞畫面中有一些鏡頭有很強的學術性或者專業型的資訊,或者新聞拍攝的鏡頭過多時,在後期編輯中容易混亂找不到,影響節目製作的及時性,攝像人員及時做好記錄,一邊在後期製作時能對鏡頭合理的利用和合成。

三、電視新聞畫面拍攝中對畫面鏡頭要素的藝術處理

縱觀電視新聞畫面鏡頭的拍攝,總體來說不是太規範、講究,在無序的空間尋找有秩序的構成元素,所以畫面不夠漂亮。比較雜亂。其實,掌握基本的拍攝法則,讓拍攝主體在畫面中得到有效的突出和表現,減少無關的構成元素:運用恰當的畫面各要素之間的關係來表現新聞主題與主體,為觀眾在得到及時訊息的同事,得到美的享受,是我們新聞拍攝記者的一門必修課。

(一)重點照顧主體

主體是電視畫面佈局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要素。作為電視新聞畫面佈局的安排也不例外。主體就是指是電視畫面中所要表現的主要物件,是攝像師用語言表現主題思想,構成電視畫面的主要部分。主體在電視畫面中既是內容表達的重點,又是畫面結構組成的中心。在電視新聞畫面中主體概念的實質沒有變化,只是這裡的主體就是指引起新聞事件發生的最重要的人或事物。這是我們在電視新聞畫面中拍攝的中心,也是新聞報道的重點。因此。在電視新聞畫面鏡頭的拍攝時首先要確立新聞事件的主體,並通過構圖處理好主體與環境、主體與背景等其他畫面結構內容之間的相互關係,達到既能很好地反映新聞事件的主題思想。又便於觀眾分清主次的目的。

(二)細心處理背景

在電視畫面構圖中背景是畫面中距離攝像機鏡頭最遠的景物,是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背景可以發揮出環境表現的功能,豐富畫面內容,對主體起烘托的作用,從這個角度看,電視新聞畫面中的背景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烘托作用,它其實是新聞事件發生的地點和場所的投影。在電視新聞電視畫面的拍攝中不但要重視新聞主體的拍攝,而且要細心的安排好新聞主體所處的環境,即對新聞主體背景的拍攝,使得觀眾看到新聞事件發生的特定地點和場所。對電視新聞背景的處理其實就是對新聞事件發生地點和場所的有力交代,這一點在新聞報道中極其重要。

(三)合理運用光線

在電視畫面中光線是電視畫面構圖的基礎和靈魂。沒有了光線,電視畫面的表現就無從談起:光線不理想,畫面的構圖也會成為“無米之炊”;光線一旦發生了變化,畫面的構圖效果和藝術氛圍也會發生改變。總之,電視構圖,“光線先行”,光線的選擇是決定電視攝像和畫面構圖質量的關鍵因素。在電視新聞畫面中的光線不但是藝術氛圍的表現,更重要的是光線從一個側面來反映出新聞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場所。我們知道新聞事件報道的先決條件就是讓觀眾知道在何時發生的事件,從電視畫面的光線間接的交代新聞事件發生是在中午還是早上。是白天還是夜晚。晴天還是陰天等等,因此,用光線來交代時間在新聞畫面中的呈現尤為重要。

結語

電視新聞拍攝要精心捕捉那些以少勝多,具有典型價值的各種視覺和聽覺細節,以凸顯主題,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使新聞在觀眾記憶中歷久彌新。電視新聞畫面的拍攝工作在講究按照時間的線性排列的同時。也需要攝像人員的意圖進行重新排列:電視新聞畫面的拍攝不但要求技術的合理給觀眾帶來及時、準確的資訊。又要對畫面進行藝術的處理給觀眾帶來美的享受。總之,電視新聞畫面的拍攝是技術與藝術的統一,無論什麼時候我們應該考慮到二者兼顧的拍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