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管理企業競爭力提升策略論文

才智咖 人氣:2.42W

在供應鏈管理中,庫存決策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庫存計劃對企業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而要對庫存資源進行合理的管理,企業必須深刻理解庫存的原理、成本和動態性。庫存管理是執行庫存管理政策的過程。反應式或拉動式庫存管理方法是按照客戶的需求,通過分銷渠道來拉動產品。另一種庫存管理方法是計劃方法,即先根據需求和產品可用性進行預測,然後在預測的基礎上預先分配庫存,在利用分銷渠道推動產品的銷售。第三種方法,即混合法,在邏輯上實現了“推”和“拉”的結合,是前面兩種方法的有機統一。

庫存管理企業競爭力提升策略論文

一、庫存控制

執行庫存策略的管理程式稱之為庫存控制。控制的計量性在於可測量某一地點的庫存數量,並對庫存數量的增加或減少進行跟蹤。通過庫存控制,企業能夠確定每隔多長時間對庫存水平做一次檢查,從而進一步確定訂貨時間和訂貨數量。這種檢查可以連續進行,也可以分階段進行。連續性檢查。在連續性庫存控制中,企業需要連續地檢查庫存狀態以確定何時需要補貨。為了使用連續性的檢查結果,對所有庫存單位進行跟蹤是十分必要的。連續性檢查通過再訂購點和訂貨數量加以實施。階段性檢查。階段性庫存控制是在一定的時期內對庫存狀態進行檢查,比如一週或者一個月檢查一次。在進行階段性檢查時,再訂貨點必須滿足兩次檢查之間的時間間隔要求。

二、反應方式

反應式或者拉動式庫存系統,是通過滿足渠道中參與成員對庫存的需求來拉動產品。當可用的庫存量低於預先確定的最低量或者再訂貨點時,企業就要進行補貨。典型的反應式庫存的邏輯建立在以下假設條件的基礎上。第一。假設所有客戶,各個市場區域以及所有產品都對利潤做出了相同的`貢獻,這是建立反應系統的基礎。第二,反應系統假設資源是無限的。以此為前提條件,企業就能夠實現按需生產,並將產品儲存在生產設施中,直到需要的時候。第三,反應式庫存邏輯假定了供貨點擁有無限大的庫存。第四,運作週期是可預計的,並且週期的長度是相對獨立的。這就意味著每一個運作週期都是一個隨機事件,同時延長的運作週期不會出現在下一次補貨過程中。

三、計劃方式

庫存的計劃方式使用了一個公共的資料庫來協調供應鏈中多個地點、多個階段的庫存需求。用來完成庫存的分配以及協調面向多個目的地的運輸活動。公平份額分配法。公平份額分配法是一種簡化的庫存管理計劃法,它為每一個分銷設施公平地分配來自公共資源的可用庫存。例如,一個工廠倉庫同時給三個倉庫供貨,同時我們還可以瞭解到該網路的結構、各個倉庫的當前庫存量以及日需求量。需求計劃法。需求計劃法是一種有助於實現供應鏈整合的方法,同時它還對特殊需求進行了考慮。需求計劃通常可以分為物料需求計劃(MRP)和分銷需求計劃(DRP)兩種。當產成品庫存位於生產地點的時候,MRP系統與DRP系統就需要進行銜接。如果能實現兩個系統之間的有效協調那麼就能大大降低所需的安全庫存。

四、庫存管理實踐

一體化的庫存管理策略能夠幫助企業確定應該在什麼地方設定庫存、何時需要補貨以及如何對庫存進行分配。庫存策略的發展過程可以分為3步:產品/市場分類、分組策略的制定、政策與引數的處理。產品/市場分類。對產品/市場進行分類的目的是集中和優化庫存管理。在分類時,需要對具有相同特點的產品、市場和客戶進行分組。分類指標很多,最常見的指標有銷售額、利潤貢獻率、庫存價值、利用率以及產品的特點。在一般的分類過程中,企業通常對產品和市場進行排序,這樣,具有相同特徵的事物就會被分在一組。其中,按銷售量的大小以降序的方式對產品進行排列,這樣銷售量最大的產品就被排在了最前面,後面是銷售量較小的產品。利用銷售額來進行分類時企業制定庫存策略時採用的最傳統的方法之一。對於大多數市場行銷或者物流運作而言,一小部分的銷售量往往佔據了總銷售量的絕大部分。一旦完成產品的分類或分組,我們通常會為每一類產品進行標註。暢銷的、流通速度較快的產品通常會被標記為A類,中等的被標記為B類,滯銷的、流通速度較慢的產品則被標記為C類。正是因為這些字母標記,所以這種方法才被成為ABC分類法。ABC分類法通常使用三種不同的類別,也有一些企業使用4到5個類別,對產品做出進一步細分。對同種性質的產品進行歸類,既簡化了產品的管理過程,同時也有助於企業有針對性地為產品制定合適的庫存策略。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分類系統還需要還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企業可以將產品的總利潤以及對客戶的重要性進行加權,得到一個綜合指標然後利用該指標對產品進行分類,來代替原始的、僅僅使用銷售額這一指標的分類方法。分組策略的制定。庫存管理的第二步是針對每一類產品/市場的分組制定出庫存管理策略。策略包括確定庫存管理過程中各個方面的具體事宜,例如服務目標、預測方法、管理技術以及檢查週期等。建立選擇性管理決策的關鍵在於認識不同產品對於實現企業目標有不同的重要性。在制定庫存管理政策的過程中,企業必須對庫存響應性不同加以考慮。策略與引數的處理。實施庫存管理政策的最後一步是詳細確定庫存管理程式和引數。程式規定了對資料的要求、軟體的應用、績效目標和決策方針。引數則明確了各種引數的數值,如調查時間的長短、目標服務水平、庫存維持成本的百分比、訂貨量和再訂貨點等。綜合使用上述引數可以確定或者計算出進行庫存管理決策時所需的準確數值。

五、結論

庫存是物流成本中僅次於運輸的第二大成本構成要素。從物流的角度看,企業可以通過調整補貨週期內的訂貨量、安全庫存和在途或者中轉庫存來進行庫存控制。庫存管理往往需要綜合使用反應性邏輯和計劃性邏輯。反應性邏輯適用於產量小、需求高、運作週期不確定性較高的產品,因為它減少了庫存投機的風險。而對於產量大、需求較穩定的產品,計劃性邏輯比較適用。庫存計劃方式為企業進行有效庫存管理創造了條件,因為它充分利用了規模經濟和資訊的優勢。適應性邏輯則將反應性與計劃性邏輯有機結合起來,其取決於產品和市場環境。協作的出現為供應鏈中各個成員共同提高庫存運作效率提供了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