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在關係從句習得中的應用

才智咖 人氣:1.76W

摘要:介紹了型別學中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在關係從句習得中的應用,並通過對比語言學家相關實驗的結論,指出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在母語關係從句習得和二語關係從句習得中不同的預測效度,為語言教學中關係從句的教學提供參考。

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在關係從句習得中的應用

關鍵詞: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母語習得;二語習得;關係從句

一、引言

名詞短語可及性層級(Noun Phrase Accessibility Hierar-chy)是Keenan&Comrie提出的具有重大影響的語言型別學共性,它揭示了跨語言關係從句構成的蘊涵模式,由可及性最高到可及性最低排列的可及性順序。

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揭示了人類語言中關係從句構成的限制規律:關係從句可關係化的論元(即關係從句中被關係化的語法成分,如主語和直接賓語)遵從從左到右的優先順序,一種語言如果能把以上等級中右邊的某個論元(如補語論元)關係化,則能對其左邊所有論元(主語、直接賓語和間接賓語)關係化。

二、母語習得和二語習得的差異

相對於母語學習者來說,二語學習者通常已經具備了一個成熟完整的語義、語用以及句法體系,並且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他們可以自主選擇母語語法體系中的某一部分作為二語習得過程中語法體系建立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在母語習得過程中,兒童可能經歷不同的成熟階段,但是二語學習者(至少對於青少年和成年人來說)不需要經歷語言習得中的不同的成熟階段。Bley-Vroman認為母語習得和二語習得有著本質的區別,前者受特殊的內在的語言習得體系調控,後者則受母語知識和抽象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影響。

三、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在母語關係從句習得中的應用

(1)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與母語關係從句習得的實證研究

語言學家們通過檢測兒童對關係從句的理解能力來了解他們對這一語法現象的習得情況,目前最重要的發現是,就關係從句中的可及性等級而言,母語學習者在大多數情況下做出的反應都不夠一致。比如Harada et al.對六歲大的日本兒童進行的研究表明,百分之八十的兒童能夠正確理解主語關係從句,只有百分之六十的兒童能夠正確理解賓語關係從句。而Hakuta在他的實驗中,參與實驗的兒童年齡在五歲三個月到六歲兩個月之間,在左分支結構的限定性從句中,直接賓語關係從句的理解能力要優於主語關係從句的理解力。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實驗的結論不一致,Clancy et al.對這些實驗做了非常詳細的分析並得出了結論:在理解帶有關係從句的句子時,在不同的母語中,兒童會受“反插入原則”、“典型句式原則”、“平行功能原則”甚至“音調原則”等一個或多個原則的影響。比如在日語中,對日語關係從句的理解就受“反插入原則”的影響,一個句子中相互關聯的成分之間距離越大,兒童正確理解該句子的可能性就越小,這就能解釋為什麼日語的母語習得過程中學習者總是錯誤理解存在中心插入成分的關係從句了。

(2)實證研究結論

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怎樣影響兒童對關係從句的習得呢?Bowerman認為兒童在初期對一些語法範疇的認知就是有先有後,有深有淺的,這種等級的形成是這樣的:在兒童接觸的語言輸入中,不同語法成分的關係從句頻率不同,基於這些觀察,在兒童的認知裡就建立起了可及性等級的意識,也就是說一種語法形式或語法結構在世界語言中出現的頻率越高,它們就越容易被理解或使用。此外,可及性等級本身就是一種蘊含關係,比如說,在一種語言中,如果間接賓語可以被關係化,那麼這種語言中的直接賓語和主語也能夠被關係化。Bowerman認為,在母語習得中,母語中不同的句法子系統可能會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大的、語義一致的模式,兒童在習得概念域X內的知識後也能對概念域Y中重要的語義區分作出預測,從這一點看來,語言型別學在母語習得中的應用是很有意義的,但其可靠性還有待檢驗。

四、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在二語關係從句習得中的應用

(1)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與二語習得

Comrie認為可以在研究二語習得時運用型別學共性,並且能在探究二語習得過程驗證這些共性是否成立,Hawkins認為,蘊涵共性可以從語言產出、理解和替代等方面以量化方式預測習得順序,這些語言共性不僅可以在實踐中證偽,還有可能闡釋語言習得的過程和本質,此外,Greenberg也認為,“現代語言型別學已能夠以典型的蘊涵式概括形式研究出具體成果,這些成果迄今已在為二語習得研究提供研究假設方面發揮著主要作用”。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就是型別學共性用於二語習得研究的典型代表,因其理論的產生“促使二語習得領域出現了大量的相關研究成果,而且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在二語習得研究中的受關注程度遠大於母語習得研究。

(2)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與母語關係從句習得的實證研究

Gass首先探究了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在二語習得中的應用,他測試了學習者對英語限制性關係從句的理解和產出效能力,發現學習者在正確理解關係從句的比例與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上的論元排序(只有屬格例外)相一致。在Keenan&Comrie的跨語言調查中,在可及性等級上,位置越靠右的論元成分所在的關係從句越需要使用複製代詞(resumotive pro-nouns),也就是說,隨著可及性等級的右移,理解關係從句的難度增大,使用複製代詞的頻率也就上升了。

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是一系列的蘊含共性,因為在這個等級上的任何一個位置(位於最左端的主語論元除外)的論元成分被關係化都蘊含著在這一成分左側的所有成分都能組成關係從句,也就是這些蘊含關係促使語言學家探究可及性等級在二語習得中的'應用。因此Gass做出猜想:在二語教學中,可不可以只告訴學習者在可及性等級上最右邊能被關係化的成分,然後學習者們自己會應用該成分左側的論元組成關係從句,並且不會對其右邊的論元關係化。Gass對這一假設進行了驗證,記錄了兩組英語學習者(作為外語)的學習情況:首先,實驗組和對照組都有兩組測試――判斷句子是否合乎語法和語言輸出測試――這是為了檢測一下他們目前為止對英語關係從句的瞭解。測試表明,兩組受試掌握情況差距不大,並且都瞭解不多。在該測試結束後的第三天只接受了旁格關係從句的指導,而對照組則按照教科書上的指導方式,逐漸認識主語從句、直接賓語從句、間接賓語從句的語法結構,而屬格關係從句卻很少接觸。兩天之後,兩組受試人員再次接受檢測,測試他們對可及性等級上所有成員的關係從句的認識情況。在接受指導後兩組測試情況非常明顯:首先,實驗組在指導前後兩個測試中所得的分數相差很大,而對照組的兩組成績對比並不明顯;其次,在語言產出方面,實驗組的成員能夠從屬格沿著可及性等級逐漸往左移動,概括出其他合乎語法的關係從句,而對照組成員則只會產出被教授的關係從句。

Eckman et al.對上面實驗的方法和過程進行了進一步的加工,對Gass的假設進行了驗證。他們把36名英語學習者分成了3個實驗組和1個對照組,每個組只講授一個論元的關係化,以便能更為精確地測試出對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不同位置的概括程度。測試結果顯示,教授屬格論元關係從句的一組得分最高,教授直接賓語關係從句的一組次之,教授主語從句的一組隨後,對照組成績最差。這說明通過學習所做概括通常是沿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向上延伸,研究結果支援了Gass的假設:學習中的最大程度的概括源自習得那些標記性相對更強的結構”。對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而言,論元關係化的位置越低,其標記性就越強,掌握後越有可能將其概括到高位論元的關係化中去。

五、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在關係從句習得中應用的總結和展望

在二語習得中,國內外語言學家大量運用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進行二語習得的實證研究,大部分對英語二語習得的研究證明,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可以對英語關係從句的二語習得做出有效的預測與解釋。此外,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對其他歐洲語言的二語習得也具有很強的解釋力,例如,對瑞典語、義大利語和法語等語言的二語習得的研究結果也都充分支援了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的預測效度。由此可以看出,將型別學上的語言共性應用於語言習得能夠為關係從句的跨語言研究以及語言習得的理論構建等發揮重大作用。

參考文獻:

[1]Aaas,twe clauses,the AccessibfliIy Hierarchy and the Contrasfive Analysis Hypothesis[J]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95(33):47-63.

[2]Bley-Vroman, logical problem 0f~reign language learning[J]uistic Analysis,1990(2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