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法學院論文

才智咖 人氣:5.96K

在法學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能夠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現在是小編為您整理的上海政法學院論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上海政法學院論文

上海政法學院論文

摘要:為了有效提升法學教學水平,培養高素質的法學專業人才,文章在闡述了案例教學法的本質特徵及案例教學法在法學教學中運用的意義的基礎上,提出了案例教學法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並從案例選擇、案例教學以及具體的實踐方式三方面探討了案例教學法在法學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法學實踐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人才數量的不斷增多,對大學生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案例教學的優勢是可以進行鍼對性的研究和探討,能夠有效提升大學生的理論應用能力與專業素養,必然會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程序,併為改革提供一定的方向,意義重大。

一、案例教學法的本質特徵

(一)能力主導,重在探究

在教學中,採用案例教學法,旨在提升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為此,教師需要培養學生自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為了達成此目標,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採用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型模式,還要留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能夠思考問題。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案例討論,會自覺形成學習壓力,進而探究問題,完成自主學習、自主探析的全過程,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表達、分析以及探究能力。

(二)師生互動,教學相長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脫離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單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真正參與到教學中。學生在此教學環境下,師生間、學生間的互動交流更加頻繁,營造出了一種“師生平等”的和諧氛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增強。與此同時,教師的角色也從“主導者”轉變為“引導者”,能夠對學生學習過程當中存在的不足進行糾正,並予以補充,最終實現教學相長。

(三)輕結果重過程,理論實踐相結合

案例教學法,能夠讓學生接觸到法律職業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實際情況。案例教學法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探討複雜問題發展的多種可能性,而不是讓學生追尋單一的“標準答案”。案例教學法重在過程,而非結果。利用案例教學法,學生能夠在案例中分析問題,思考問題,進而掌握多角度的思考方式與能力。同時,案例源於實踐,這也將有利於學生歸納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將其運用到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案例教學法不同於傳統只重視理論教學的教學方法,它更能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在法學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能夠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案例教學法在法學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一)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強的學科,只有將抽象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個體案例當中,才不會讓法學的相關理論顯得空洞。也只有利用學到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案例問題,才能讓法學理論更有實際應用價值。

(二)有助於學生理解、掌握法學理論知識

理論知識需要與實踐相結合,通過不斷的檢驗和分析,才能確保理論知識能夠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依據法學理論的基本內容,對真實、典型、疑難的案例進行提煉、分析,是法學理論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得以應用的一種體現。通過對實際案例的進一步分析,能夠加快理解及掌握法學理論知識的速度。

(三)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

反覆運用法學理論知識,能夠讓學生具有更加完整的法律運作意識與應用意識。按部就班地學習理論知識,將大大約束學生的思考範圍,學生只有通過反覆練習,懂得如何運用法學理論解決不同的案例問題,才能具備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開展必要的案例教學課程,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際運用法學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四)豐富學生的課堂教學內容

在大學四年的本科學習階段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基礎的法律知識和法律內容,而且還要進行更深入的專業學習,其包括如何利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的案例等方面。為避免大學生的理論課程顯得空洞,也為了讓他們可以在實際案例的分析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經驗,及時地採取案例教學法顯得十分必要。案例教學法就是將法律知識應用到實際的民事案例當中,讓理論知識能夠成功地解決實際問題,並建構適合自身需求的學習體系。

三、案例教學法的要求

(一)對教師的要求

案例教學法必然會涉及到諸多因素,因此,對於教師的要求頗高。同時,為了成功推行案例教學模式,保證案例教學法的效果,教師的教學水平至關重要。案例教學法突破了灌輸式教學模式的限制,教師要專注於培養學生的能力,要讓自己成為教學的“組織引導者”。一名優秀的案例教學教師,必須要有廣博的知識和極強的課堂駕御能力,才能在教學中完成劃分專題、選擇案例、佈置任務、層層設問、啟發思維、總結歸納等一系列明確的任務。因此,教師一般要按照以下兩項要求落實案例教學法。

1.教授法學課程的教師在開展案例教學活動時,應是有明確的計劃。教師需要清算總課時,並參考教學大綱,選定本學期所開課程中的重點專題。然後以重點專題為基礎,尋找相關的專題,確保案例中能夠涵蓋專題知識點。案例形式不限定,不論書面或是視聽資料均可。在選定案例時,除了要選定相關的資料,還要確保案例符合三點要求,即案例具有針對性、典型性和疑難性。確認案例後,在課前將其交予學生,讓學生根據選擇好的案例和資料進行預習,並要求每個學生撰寫案例分析報告(或就該專題的某個方面寫出自己的見解),以此保證案例教學的有效性。

2.教授法學課程的教師應將案例作為理論知識的延伸,讓學生通過研究分析,學有所獲。在課堂中,教師要起到指導的作用,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並選定小組組長。在學生預習分析案例完成後,要求每個小組代表作彙報發言,將自己小組取得的成果或者得出的結果結論予以展示。教師在概述理論知識背景後,再針對學生取得的成果或者得出的結果結論提出問題,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問題討論中,教師針對有關問題表述前沿觀點。

(二)對學生的要求

實施案例教學的最終目的,即讓學生參與到法學學習當中。因此,推行案例教學法,對學生也會提出相應的要求。

1.學生要做好課前預習。在收到教師的案例資料後,學生先初步閱覽資料內容,再進行二次閱讀,在此過程中,學生要對資料內容進行深化理解,對於存疑處做好記錄,並進行深入探究和思考。在完成預習後,將閱讀相關資料過程中所形成的成果在課上予以展示,並與教師、同學交流探討,進而完成理論吸收並加以深化。

2.學生在課堂中應積極表現。在課堂上,學生要抓住教師給予的發言機會。同時,依照自己的興趣,在嚴格的成績評定制度準則下,重視自己的課堂表現。一般而言,課堂表現是學生成績的主要評定標準之一,課堂表現佔比50%,考試成績佔比50%。按照評定標準,學生在交流看法、交換意見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地表述自己的見解表述,以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四、案例教學法在法學教學中的運用

(一)案例選擇

案例選擇要多元化,複雜化。在法學案例教學中,案例選擇應該更加多元化,教師不能僅僅將案例視為書本知識的補充。單一、簡答的案例,其實踐性往往較差,複雜的案件,更加有利於鍛鍊學生的分析能力、邏輯能力。如果學生長期接觸的都是簡單的案件,在步入社會,面臨複雜多變的真實情況時,往往會感覺無從下手。

(二)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要以學生討論為主,教師啟發為輔。在教學中,教師的作用就是輔導。大學生在擁有較為完善的基本法律知識的基礎上,邏輯能力也相對較強,因此,教師應該將學習的主動性交給學生,為他們營造一個自由的討論環境,學生在這些討論中獲得啟發和思考,而教師則確保討論的內容不偏離原先預定的主題。這種以討論為主、啟發為輔的教學方式,更加有利於學生專業素養的提升。課堂討論步驟可細化為以下四點。

1.明確規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案例研究,不同的小組分配不同的案例,討論的時候依照順序進行合理安排。每個小組發表觀點之後,要預留一些相互討論、相互思考的時間。

2.提出觀點。每個小組討論完成之後,由一名代表總結本組的觀點並形成分析報告。分析報告的觀點要明確,語言要簡練。其他成員在這個過程中應該認真記錄,並針對報告提出相關意見。

3.展開討論。教師作為“導演”要控制好課堂環境,對學生的發言進行引導和點撥,避免主題偏離或冷場。

4.案例反思。通過案例的研究討論,教師對各組研究報告進行總結分析,並組織學生拓展思考。比如,根據案例,列舉出類似的案例與相似的案件,幫助學生進行多方位思考,找出案件型別的主要特徵、爭議焦點、解決模式等。

(三)具體實踐方式

1.學生講解,教師評價。對於理論性較強的內容可以採用學生講解,教師評價的方式。教師在初次上課時列出本學期授課的專題內容,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教師首先講授一個專題作為示範,向學生列出各專題的要點或要求。比如,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的專題,列舉學者們的不同觀點、國內外的立法案例,以及以後的發展趨勢等等。最後,對當前爭議較大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以供學生課後思考。教師需要把握好首次課程的示範流程,讓學生明確專題中的要點和重點。同時,鼓勵學生提問。在講授完成之後,學生依據專題談談自己的看法,大家對此進行討論。從第二次課開始,每一組的成員輪流扮演主導者的角色,組內學生事先分工,按順序講解,教師要在結束後點評。如果專題內容比較複雜,主導學生可以提供思考路徑,供大家研討,不明白的學生可以直接向主導學生提問,教師可給予補充。學生作報告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教師選定或設計問題,學生按要求查詢資料,獨立完成報告,並回答同學們的提問。在此過程中,學生是整個活動的實施者。

2.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研習理論後必須要讓學生嘗試解決具體法律問題。特別是對於一些實踐操作性很強的法學理論,如合同法等。前期的理論講授、案例篩選、爭議點歸納、成員分工等準備工作充分,課堂討論就可以達到預定的目標。課堂討論中,第一部分專門講授基本理論知識,講授的專題內容要具有一定的邏輯性與針對性。第二部分針對典型案例組織學生討論,鼓勵學生闡述不同的觀點,調動學生髮言的積極性。此外,教師還要觀察學生的討論情況,以更好地瞭解學生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予以指正,並調整教學內容,使其更具針對性。第三部分教師歸納總結。點評學生的觀點,同時提出自己的觀點。案例的答案並不是唯一的,關鍵是論證時要有理有據。在下課前,應提前通知下節課的主要內容,同時佈置一個案例讓學生作預習準備,問題在下節課解答。這些案例應能代表該領域目前的發展方向和爭議點,學生並不能簡單地得出答案。這會促使學生去認真查詢相關資料,以便下一節課有針對性地聽講。

五、結語

研究生教育屬於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高素質的研究生人才,對於國家建設與經濟發展有著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本文主要針對法學研究生教學改革的問題進行研究,以案例教學法的相關內容展開論述,以期為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

參考文獻:

[1]仇琛.教育創新與高校教師科研素養關係探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5(13):18-19.

[2]李傑,羅洪,楊金華.培育科研素養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路徑分析[J].大連大學學報,2013(2):142-145.

[3]沈雪彥.醫科研究生的科研素養和人文素養:訪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彭裕文教授[J].中國研究生,2012(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