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醫學與臨床醫學的關係論文

才智咖 人氣:3.04W

進入21世紀,面對新的公共衛生髮展形勢和高等教育國際化趨勢的要求,現代預防醫學教育必須進行改革,應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預防醫學教育理念、不斷完善預防醫學教學課程體系、進行可持續發展的預防醫學教材建設、不斷拓展預防醫學社會實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預防醫學與臨床醫學的關係論文,供大家參考。

預防醫學與臨床醫學的關係論文

探討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整合的形式和內容

醫學院校中的臨床醫學專業是為國家培養基礎知識紮實、技術全面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臨床醫學人才為目的。要求學生掌握現代醫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防治多發病、常見病、掌握疑難重症的診斷治療原則。我國臨床醫學生通常是本科5年制,其學習階段主要分以下四部分:①公共基礎課;②醫學基礎課;③臨床理論課;④畢業實習。與其他高等院校比較,醫學生學習內容多,任務繁重,學習方式經常以背誦記憶為主。由於臨床專業學生在大學三年級時,僅有1門衛生學課程涉及到了預防醫學的知識,但與常見重大疾病有關的預防知識沒有關係,因此,臨床專業學生對疾病預防知識不熟悉,而且也不太重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醫學模式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渴望,預防常見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已經成為臨床醫生在診治疾病中應該掌握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目前,醫學生的臨床理論課與實習課教材中都只關注各種疾病的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方法等內容,對疾病的發生原因、機制及預防措施等最基本的預防醫學知識有關內容的學習很少。例如,臨床醫學生有關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學習主要涉及婦產科學,內容包括GDM的定義、妊娠對糖尿病的影響、糖尿病對妊娠的影響、GDM的診斷依據、處理等[1]。在GDM的整個學習過程中,沒有有關“預防專業知識”的內容。因此,在臨床學習階段,有必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對常見的重要典型疾病進行預防醫學的理論學習和實踐,使臨床醫學生在臨床學習或實習階段牢固樹立“疾病應以預防為主”的方針,這對降低常見疾病的'發病率,提高全民身體健康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因此,如何使臨床醫學生在學習臨床醫學的同時掌握必要的有關疾病預防知識,需要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的有效整合。為此,我們在臨床醫學生中以GDM為例探討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整合的形式和內容,為臨床醫學生在熟悉疾病診斷和治療的同時掌握必要的疾病預防知識提供參考依據。

一、選擇常見的重大疾病增加預防醫學知識的學習與實踐

目前,醫學生學習內容多,負擔重,平均每天上課6~8學時,課後需要大量時間複習課上的學習內容。因此,在教學課時數固定的前提下,如何有效開展預防醫學知識的學習,需要選擇常見而且危害性較大的疾病。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期首次發現或發生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謝異常,其發病率不斷增高。流行病學研究顯示,GDM屬於高危妊娠,除了可導致本次妊娠剖宮產、其他合併症、巨大兒、肩難產等發生率增高外,還可增加子代將來發展為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等危險性,而且30%以上的GDM孕婦於產後5~10年可發展為糖尿病[2]。因此,GDM對母嬰近期和遠期健康會造成很大威脅。在臨床醫學生大學4年級婦產科學習階段,選擇這樣的常見疾病作為重點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的有效結合示範,對臨床醫學生掌握必要的預防醫學知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探討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整合的形式

如何有效安排學習時間及形式是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整合的關鍵內容。最近,我們在大四學生臨床學習階段進行了GDM臨床與預防學習相結合的探討,在2學時GDM臨床知識學習中,再利用1學時講解了GDM發生原因和機制、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等有關預防醫學的知識,然後佈置2~3道題,如GDM在世界各國流行病學特點、如何早期發現和預防GDM發生、在診斷治療GDM患者時如果有效運用預防知識等問題。讓學生自由分組,每組4~5人利用課後時間查閱有關文獻,撰寫提綱。再利用課後2小時時間,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問題的回答,並要求部分老師和學生代表參加,進行無記名小組評分。採取這種講座、分組學習、集中討論的形式進行臨床與預防醫學相結合的方法,既對傳統的醫學課程安排沒有太大影響,也提高了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和興趣,容易讓老師和同學接受。

三、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整合方法及內容的評價

通過採用上述形式的內容和方法,對學生掌握相關預防醫學知識的程度進行考核。我們設計了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對學習知識的掌握程度考核以及意見和建議等方面的問題,對120名參加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整合的學生(實驗班)進行調查,對比100名沒有進行整合學習的學生(對照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通過有關預防知識學習,實驗班學生對疾病預防工作開始高度關注,並且對學到的常見疾病預防知識有了深入瞭解,在30道多選題中,平均得分21±6分,而對照組學生平均得分17±4分。通過查閱文獻,撰寫提綱,討論發言,鍛鍊了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90%以上學生認為這種學習內容和形式願意接受。

四、結論與建議

開展預防醫學實踐教學活動,不僅增強了醫學生的預防醫學觀念,而且擴充套件了知識面和自我學習能力,為其更好地適應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成為全科醫學的有用人才,降低我國成年人慢性疾病發病率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我們在臨床專業方面要求學生對疾病預防知識熟悉並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而且還要加強重視。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醫學模式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渴望,預防常見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已經成為臨床醫生在診治疾病中應該掌握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所以對重要典型疾病進行預防醫學的理論學習和實踐非常重要,並且使臨床醫學生在臨床學習或實習階段牢固樹立“疾病應以預防為主”的主要方針,這對降低常見疾病的發病率,提高全民身體健康素質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