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臨床醫學生預防醫學教學研究

才智咖 人氣:1.99W

預防醫學是現代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構成了現代醫學,是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

高職臨床醫學生預防醫學教學研究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健康需求逐漸增多,合格的醫生不僅要有診療疾病的知識和技能,還要有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能力。本文就對高職醫學生在預防醫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防治型的臨床醫學生談幾點體會。

關鍵詞:高職臨床醫學生;預防醫學;防治型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健康需求越來越多,疾病譜的變化,醫學模式的轉變,臨床醫生涉及到公共衛生問題越來越多,這就對醫生要求越來越高,而要做好一名合格的醫生,就應具備五各方面的能力,衛生保健提供者,即能根據病人預防、治療和康復的總體需要提供衛生服務;醫療決策者,即能從倫理、費用與病人等方面綜合考慮和合理選擇各種診療新技術;健康教育者,即能承擔健康教育的任務、有效地促進個體和群體的健康;社群衛生領導者,即能根據個人、社群和社會對衛生保健的需求作出合適的反應及參與衛生決策;服務管理者,即能協同衛生部門及其他社會機構開展衛生服務管理。

1.明確預防醫學的地位,提高高職醫學生學習的重要性

2015年,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l指出,經過長期發展,我國已經建立了由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等組成的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截至2013年底,我國有醫療衛生機構9744萬個,其中醫院247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154萬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12萬個;但是,醫療衛生資源總量不足、質量不高、結構與佈局不合理、服務體系碎片化、部分公立醫院單體規模不合理擴張等問題依然突出。其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不足,利用效率不高。對於高職高專院校培養的臨床專科生而言,絕大部分工作崗位在基層醫療機構。

在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主要職責是提供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服務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復、護理服務,向醫院轉診超出自身服務能力的常見病、多發病及危急和疑難重症病人。而預防醫學是現代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構成了現代醫學,是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是以人群為研究物件,分析健康與疾病在人群中的分佈,研究不同環境因素對人群健康的影響及疾病發生、發展和流行的規律,探討改善和利用環境因素、改變不良行為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合理利用衛生資源的策略與措施,以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防止傷殘和延長壽命的目的。

2.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出防治結合型的高職醫學生

2.1樹立預防為主的思想

現代醫學模式的確立,人們的健康觀發生了變化,對健康的需求逐漸增多。健康的範圍由個體向群體擴大;健康的內涵由生物向社會擴大;但輕預防重臨床的思想還依然存在,而高職醫學生是我國基層醫療機構的主要成員,承擔著預防、保健、治療和康復的職責,要貫徹國家衛生工作方針,參與防病治病的各種活動,樹立預防為主的思想非常必要,對培養大衛生觀和防制疾病很有利。

2.2培養群體觀念

臨床醫學側重於個體病人的診療,預防醫學側重於群體健康的影響因素。現在的疾病的發生是多種因素聯合作用導致的多種結果,一個人可能接觸了多種致病因素,經歷的時間也可能很長,才造成現在疾病的發生,出現相似臨床表現的病人,可能具有共同的致病因素,如能控制,則這部分人的疾病得到診療或者健康得到了保護,這就需要我們臨床醫生具有群體觀念,主動服務病人,不要侷限於來一個治一個的被動服務。

2.3培養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

近10年來z[],世界各地不斷出現各種傳染病,如:2013年H7Ng型禽流感、2011年大腸桿菌0104:H4出血性腸炎、2009年甲型HINI流感、2005年豬鏈球菌人間感染、2004年高致病性HSNI禽流感、2003年SARs等,艾滋病、結核病、乙型肝炎等傳染病依然存在;三聚氰胺、瘦肉精、毒奶粉、地溝油等食品安全問題;各種職業中毒、放射事故、化學事故的發生。這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威脅著人們的健康,而臨床專業的學生是未來與疾病鬥爭的第一線醫務人員,一旦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其應對能力是關鍵性的一步,把臨床專業的學生培養成防治結合型3[]的人才非常必要。

2.4提高臨床診斷和治療水平

任何疾病的發生都離不開宿主、致病因子、環境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只要不滿足某一條件,疾病的發生就終止,而疾病具有發生、發展、轉歸的過程,我們稱之為疾病的自然史,而疾病在人群、空間、時間上的分佈,我們稱為疾病的分佈,在診斷疾病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現漏診或誤診,臨床醫生可以根據疾病的情況提高靈敏度或者特異度。這些知識有助於臨床醫生找到更有效地方法和技術治療病人,為病人提供更好的保健措施a[]。

2.5培養概率思想,突破個人經驗,循求最佳證據

臨床醫學生畢業後從事醫療工作,所面對的還是醫學的隨機事件,而概率就是描述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而概率病因觀認為,那些能使疾病發生的概率增加的因子,這些因子就為病因。那麼在診斷和治療疾病時,就要有概率的思想,做出的診斷或採取的治療都有一個可能性的問題,這就要求臨床醫生找到更好的新的治療方法,循求最佳證據,做出科學的醫療決策。

2.6培養健康教育的能力

醫院是開展健康教育的重要場所,醫務人員不僅要治療病人,還要對病人或者家屬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提供健康所需的知識、技術與服務,掌握健康教育的方法,對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家庭保健非常有利。

參考文獻:

[1]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一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20153

[2]萬成鬆.對我國公共衛生教育的思考,現代預防醫學,2014(6):1035一1037

[3]張軍,李豔,劉建濤等.高等醫學職業教育臨床醫學專業預防醫學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衛生職業教育,2015(16):51一52

[4]吳思英.加強臨床醫學生預防醫學教育的思考.教育論壇,2008,5(4):93一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