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美學思想中的藝術審美特徵分析論文

才智咖 人氣:1.03W

承啟中國藝術傳統以儒家學說為主導,兼及道家、佛家之說形成的結構主體。道家突顯在哲學方面,其反對制約,講究無為而治、道法自然,注重自然與心靈的結合。“道”是萬事萬物的本源與總規律,可謂是虛靜無畏,無處不在,無處不有。

道家美學思想中的藝術審美特徵分析論文

中國傳統文化以道儒兩家為基底,徐復觀指出:“中國文化中的藝術精神,窮究到底,只是由孔子和莊子所顯出的兩個典型。”①但兩者修養基礎上的超越物件和屬性不盡相同,儒家所謂“天道遠,人道邇”注重人道和現實的理性精神,道家則“復歸於樸”、“道法自然”以天道超越人道,莊子是純粹的自然精神,即在虛、靜、明的心。這是藝術價值之根源,也更能代表中國藝術精神。前者是“仁”“德”的轉化,後者則是無為自由的藝術人生。藝術的創作是成立於人與自然之間的接觸線上,而偉大的藝術品常表現為人物兩忘、主客合一的境界。文化根源的心,不脫離現實。由心而來的理想,必融合於現實現世生活之中。

徐復觀論“莊”與“老莊”時常並稱,認為莊子思想是老子思想的再發展,“中國藝術精神”換言之則可謂“老莊藝術精神”。莊子的藝術觀照要求真境現前,前後際斷,物化後孤立的知覺,把自己與想象都從時間空間中割斷,美地觀照是忘物,忘己,忘知,以虛靜之心照物的。“我國的藝術精神,則主要由莊子的人性論所啟發出來的。”②莊子的人性論更好的把握在“心性”結構,即“體道”的心理體驗活動。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東西,就像是作者心境的寫意,把心融入物,提取出神,放在畫布上,人與自然的統一,是畫家一種微妙的獨有的表達。道家思想對中國藝術影響超越了儒家和佛家思想,乃至諸子百家。畫家顧愷之、吳道子、張彥遠等均不同程度受道家思想的影響,道是萬物生成的本原,道無形無象,體現在藝術作品中就是鮮活的生命。繪畫藝術的創作,離不開意象創造活動,而意象的創造是心物關係上發生的人的精神活動,最終目標在於表現,繪畫藝術畢竟是要創作藝術品的。我國的繪畫是要把自然物的形相得以成立的神、靈、玄,通過某種形相而將其畫了出來。所以,最高的畫境不是模寫物件,而是以自己的精神創造物件。這種最高的精神追求突出表現在我國山水畫當中,“澄懷觀道”、“靜雅虛懷”、“含道映物”、“造乎自然”發乎本原的靈性,天人融一,復歸本真,虛靜心懷,氣韻與意境相貫穿,亦是中國山水畫的靈魂和主旨。宗炳《畫山水序》雲:“聖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像。至於山水,質有而趣靈。”王微的《敘畫》中:“辱顏光祿書,以圖畫非止藝行,成(誠)當與《易》象同體。”《文心雕龍·明詩》曾雲:“宋初文詠,體有因革,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北宋是我國曆朝歷代道教盛行之際,宋徽宗尊通道教,自稱教主道君皇帝。“聖祖降臨”、“天書下降”等事件無不揭示著道教的盛行,徽宗將道教列為科舉考試的內容,改僧為道,設道官,建道學。將道釋繪畫尊為十門之首,以“淡而無為”作為當時美的標準。徽宗酷愛藝術,在位時將畫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國歷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書畫院

徽宗的花鳥畫可稱之為“仙境繪畫”,李裴在《宋徽宗的美學思想評析》中評價趙佶花鳥畫特點時寫到:“他最為世人稱道的花鳥畫體現著一個有著宗教思想背景的藝術家對‘自然’的崇尚。在對自然物的描畫中讚美,表達著對擺脫物慾,逍遙於自然的嚮往。而對‘自然’的'崇尚正是道教的美學原則,也是北宋藝術的總體風格。”③徽宗的《芙蓉錦雞圖》、《池塘秋晚圖》等精品均體現了他注重自然意境,崇尚道家美學的思想。他稱讚花鳥畫有著“粉飾大化,文明天下,亦所以觀眾目,協和氣焉”的功能。道教把龜鶴作為特殊的審美符號,《瑞鶴圖卷》則是宋徽宗以鶴為主題強化自然物象的審美特徵所創作的作品,一種對生命靈性的抒發與追求,在他看來祥瑞之物的工筆花鳥畫是道教神仙思想的體現,是為國家百姓祈福的一種形式。

莊子為求得精神上之自由解放,自然而然地達到了近代之所謂藝術精神的境域。但他並非為了創造或觀賞藝術品而作此反省,而係為了他針對當時大變動的時代所發出的安頓自己、成就自己的要求。因之,此精神之落實,當然是他自身人格的徹底藝術化。中國傳承文化博大精深,文明智慧源遠流長,我們在繼承與發展中要以開放的心靈摒棄門戶之見,彰顯現代與傳統的大仁大智。正如牟宗三弟子蔡仁厚所言:“風會之來,豪傑呼應。天下有道,必歸於儒。歸於儒,不是歸於作為一家一派的儒,而是歸於道,歸於大中至正的時中大道。”

註釋:

①②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M].上海:東華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③李裴.宋徽宗的美學思想評析[J].宗教學研究,2004(03).

參考文獻:

[1]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3]申喜萍.南宋金元時期的道教美學思想[M].成都:巴蜀書社,2009.

[4]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先秦兩漢編[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