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歷史圖示法投影教學

才智咖 人氣:1.14W

    電教課的多媒體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教學目標和教學物件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開發、選擇、組 織多種媒體參與教學過程,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使學生在最佳的學習條件下進行有效的學習,因此,多 媒體教學是促進教改的重要途徑。現行中學歷史電教課的電教媒體主要是投影機、幻燈機、錄影機、收錄機和 計算機等。而投影是歷史電教課中較為常用的手段,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投影教學質量很有必要。筆者在多年 的電教課教學實踐中,用圖示法制作投影片進行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中學歷史圖示法投影教學
  
    圖示歷史,就是用符號、文字、數字組成圖形,表示歷史過程內在聯絡和本質的一種教學方法。中學歷史 教材知識的敘述有選擇,有結構,所以我們就有可能把它圖示化,用圖示的.形式來表達某一事件或某一章節的 內容。
    1.運用圖示法把教材內容製成投影片,起到濃縮教材,突出重點的作用
    圖示法投影教學的關健是要設計好圖示,其實是把用文字來敘述的歷史知識結構,用圖示的形式加以表現 。它的最大特點之一是簡約性。圖示除用符號以外也用文字,一般用片語,因此比長篇的文字敘述要簡約。有 些過程省略了,有些過程用符號來表示。
    如講到“殖民主義罪惡”時,其中“奴隸貿易”可用下圖表示:
    附圖{圖}
    圖1
    歐洲殖民者的商船在歐洲裝上少許廉價商品前往非洲(出程),在非洲海岸購進或掠得成群奴隸運往大西 洋(中程),用這些黑奴在美洲換取鉅額的貨物運回歐洲(歸程)。在這三角貿易中,黑奴成為真正的商品, 累累白骨給西方世界帶來了燦爛的黃金。
    這幅圖示就形象地反映了販賣黑人奴隸的“三角”貿易。
    學歷史既需要形象思維,也需要邏輯思維。使用圖示時,必須配以教師生動具體的講述,這樣就可以達到 省時省力,又取得好效果的目的。
    2.運用圖示法把複習課內容製成投影片,縱橫串連,進行知識歸類
    圖示法投影教學的第二大特點是系統性,圖示能表示歷史事件之間的橫向關係和縱向關係,形成一個完整 的知識系統。
    複習課中,為了把知識學活,教師要打亂教材章節,割塊連線,縱橫聯絡,把同一型別同一性質,同一意 義的歷史事件聯貫起來進行專題複習。
    如我在複習“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人民反抗鬥爭”時,按背景、經過、綱領、失敗原因、意義、教訓 等方面自制了“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和“辛亥革命”等4張投影片。 一節課複習 一個專題,容量大、節奏快,而且知識系統性強。
    3.運用圖示法把複雜的歷史問題製成投影片,使複雜問題條理化
    圖示法投影教學的第三大特點就是條理性。如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內容錯綜複雜,高一的學生學起來很吃力 ,我利用圖示法把這個問題簡化成綱要訊號製成投影片,可以起到統攝全貌,提示全章的作用。
    附圖{圖}
    圖2
    這樣,學生在閱讀教材,瞭解本章的節、子目基礎上,思考法國革命的原因、經過和結果,再讀圖,這個 複雜問題簡單多了。
    4.運用圖示法把練習製成投影片,巧設問題,培養能力
    近年來,歷史大學聯考愈來愈注重考查對基礎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投影片在解決這個問題上有獨特的優點。 我在用圖示法制作習題投影片時(複合片),利用投影片的文字、圖表的可遮性和可加性的特點,首先將要解 答的題的“主幹”用投影片映出,然後將所有解答的題的“支幹”先後依次映出,逐步培養學生審題、分析、 綜合、評述等能力。通過教師與學生雙邊活動,不僅防止了題海的泛濫,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且增強了記憶的效果。
    總之,電教課中運用圖示法投影教學,使知識具有簡約性、系統性、條理性,也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
    如何運用好圖示法投影教學呢?由於圖示的方式不同,課堂結構會出現很多變式:如邊講邊在投影片上繪 製圖示;先出示圖示,再由教師講述,講完後,由學生自己來設計等等。不過,圖示法投影教學的標準模式應 該是:(1)教師根據教科書的內容進行生動形象的講述;(2)出示投影,把教材的內容依照圖示的設計,簡 明扼要地總結一下; (3)讓學生把圖示抄錄在筆記本上;(4)讓學生根據投影所示, 回憶教材的主要內容 ,以鞏固記憶並熟悉圖示表達的意思;(5 )在下一節上課前,教師按照投影所示向學生提問上一節課的主要 內容,讓學生看著圖示覆述。


論文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