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小論文

才智咖 人氣:3.89K

在各領域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小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馬克思主義哲學小論文

【摘要】文章通過對抽象的人和現實的人的比較分析,闡述了馬克思哲學對人的本質的理解。指出,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質遭遇了理論上的困境;馬克思從實踐的角度理解人的本質,既與機械唯物主義區別開來,又與唯心主義區別開來,解決了在抽象理解人方面的理論困境。

【關鍵詞】馬克思哲學;現實的人;抽象的人;人的本質

一、抽象的人

馬克思從實踐出發來理解人。與此相反,抽象地理解人則是離開人的發展的現實條件來理解人,離開人的現實活動來理解人,將人做抽象考察,得出的關於人的本質無非是兩種極端的結論:或者,人是純粹的不受任何環境條件制約的理性精神的存在物;或者,人是動物似的完全被環境決定的感性存在物。這兩種極端的觀點會導致理論上的困境。這種困境主要體現在自由意識與決定論之間的關係上。

按照決定論,宇宙中的任何事件都是由在先事件決定的,即宇宙中的任何事件都是嚴格按照“理由——結果”這個因果鏈條法則而發生的,當前所發生的事件都能夠從先前的事件中找到它的發生理由。當我們看到一棵樹倒下這個當前事件的時候,我們總是能夠找到這棵樹倒下的歷史理由:或者,一陣大風將它吹倒;或者樹根樹幹腐爛導致不能承受重量而倒下;或者有人將樹伐倒……總之,根據決定論,大樹當前倒下這個事件的發生,一定有一個先前的歷史事件,這個先前的歷史事件是大樹倒下的理由,即大樹倒下這個事件的發生是由某些先前的事件決定的。

決定論對自然現象往往能夠做出較好的解釋:自然界中的現有事物的發生與存在,都可以從先前的事件中找到它們的`理由,即先前事件決定著自然界中的事件的發生、存在方式等。儘管如此,將決定論用來解釋人的現象,往往要出現理由,這個理由是自由意志理由。

自由意志中的“自由”,即不受限制,不被決定;自由意志中的“意志”,即想法,思想。如果一個人擁有自由意志,那麼,他的想法是自由的、不受限制的,他可以依據自己的想法自由地做出行動。自由意志論者認為,人具有自由意志,人的想法以及依據想法採取的行動是自由的,不被任何先前事件所制約,即人是自己思想與行動的原創者,原始起因。

自由意志論與決定論之間往往是衝突的。按照決定論,宇宙中任何事件,包括人的活動,都是由先前的事件決定的,即先前事件是當下事件的原始起因;但是,按照自由意志論,一個人是他自己的想法與行動的原始起因。人是自主的,人的想法與行動都是由他自己決定的。為了反對決定論,一個自由意志論者會說:我現在可以決定舉手,也可以決定不舉手,我現在是否舉手是由我自己來決定的,沒有什麼先前的事件來決定我現在是否舉手。如果你認為,先前的事件決定我現在舉手,那麼,我現在可以偏偏不舉手;如果你認為,先前的歷史事件決定我現在不舉手,那麼,我現在可以偏偏舉手。在自由意志論者看來,人的想法與行動,不被任何先前事件決定,而是由人自己決定的。

抽象地理解人,即脫離具體的歷史條件來理解人,脫離了人的現實活動來理解人,其結果是,或者將人理解為動物式的純粹受自然決定的物質實體;或者將人理解為神仙式的不受自然制約的精神實體。

可見,在理解人的本質理由上,從抽象出發,抽象地理解人陷入了理論上的困惑。如何消除這種困惑?馬克思提供瞭解決這個理由的方案:在實踐中理解人,拋棄從抽象中理解人。

二、現實的人——實踐活動中的人

抽象地理解事物的方式,就是把事物做極端的抽象,抽象出極端對立的兩級,然後尋找辦法,以消解對立的兩級之間的緊張關係。這反映到人的本質理由上,就是對世界做極端的抽象,抽象出兩個極端的對立兩極:一個是人思想和行動;另一個是人的環境。於是,試圖尋找消解人與環境對立的策略,用來消解人與環境之間的緊張關係。如此找到的策略,或者是機械唯物主義:堅持決定論,將人單純地理解為環境產物,將人的生活理解為動物的生活,這忽視了人的能動性;或者是唯心主義:堅持自由意志論,將人理解為絕對自由的精神實體,將人的生活理解為神仙的生活,這忽視了環境對人的影響。

然而,以抽象方式理解人,從根本上無法消解環境與人之間的緊張關係,無法消解決定論與自由意志論之間的緊張關係。其理由在於,把對人的理解抽象化,這種抽象化所引起的理由是一個人類根本無法回答的理由。因此,解決人的本質理由的關鍵在於,採取對人做現實的理解,具體的理解,放棄對人做抽象的理解。這就是馬克思的以實踐理解人的本質。

實踐是人們能動地改造世界的活動。在實踐活動中,人受環境的制約,同時人也轉變著環境,人與環境之間是統一的。實踐活動中人的生活,既不是決定論作用下的動物式的生活,也不是自由意志論下的神仙式的生活。

三、人的本質

首先,人的實踐具有目的性,人按照美的規律塑造自然,這使得在理解人的本質理由上,與機械唯物主義區別開來。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指出:“誠然,動物也生產。它也為自己營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螞蟻等。但是動物只生產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東西;動物的生產是片面的,而人的生產是全面的;動物只是在直接的肉體需要的支配下生產,而人甚馬克思實踐哲學中的“人”希望對您的論文寫作有幫助.至不受肉體需要的支配也進行生產,並且只有不受這種需要的支配時才進行真正的生產;動物只生產自身,而人再生產整個自然界;動物的產品直接同它的肉體相聯絡,而人則自由地對待自己的產品。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並且懂得怎樣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物件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生產。”實踐活動是人和動物的最本質的區別,也是產生和決定人的其他所有特性的根據。按照馬克思看的看法,作為人的生命活動的實踐活動方式與作為動物的生命活動方式之間存在著巨大的本質上的不同。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並且懂得怎樣把自己內在尺度運用到物件上去。動物只能依靠自己的本能來活動,而人可以將自己的理想賦予實踐。相反,機械唯物主義將人視為由環境決定的動物,否定了人的能動性。

其次,在實踐過程中,人受環境的制約,這在理解人的本質理由上,與唯心主義區別開來。唯心主義將人理解為一種不受環境制約的精神實體,將人理解為自由意志,這不能對現實生活做出說明。在現實生活中,人的活動受著各種條件的制約,人不可能任意地實現自身的理想、目標,人的理想、目標的實現,受著各種環境的制約。相反,唯心主義單純地強調意志自由,否定環境對人的作用和影響。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

[3]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