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問題探討論文

才智咖 人氣:1.1W

一、關於基礎施工要求的分析

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問題探討論文

在工程開工前,必須要充分了解施工區域地基基礎的狀況以及地質條件,再結合施工區域的地質勘察報告選擇合理、科學的的施工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選擇施工方案時,要對地質特性、水源、空氣等各方面因素綜合考慮。如果在山體附近則應對其地形、岩層等地質條件進行綜合考慮,以免由於可能性的滑坡引起安全事故。同時,在進行具體施工時要加強監管,對定位、標高、基槽等進行二次放線測量及校驗,並做好詳細記錄,再次核對施工技術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如果在此過程中出現問題,要及時解決,確保施工質量,要意識到這不僅關係到企業利益,更關係到民計民生。在施工中,還要根據設計要求對施工點的環境進行整理,併合理設計排水坡度、排水設施等,如果無特殊要求,排水坡度應小於或等於3%;若開挖基礎地基準點在地下週圍水位基槽之下,則應結合準備工作中的地質勘察資料,採取相應措施以降低周圍地下水位,一般,只有開挖的基礎基準點高於地下水位0.5m以上,才能繼續後續施工。

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不良地基的有效處理方法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不良地基的處理非常重要,其直接關係到上部建築結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為此,必須針對不同型別的不良地基採取相應的處理方法。

2.1處理不良地基的技術

我國地域廣闊、地形地貌多種多樣,故在水利水電工程的選址中,必然不能保證地基的選址都處於地質條件良好的區域。在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中,由於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時常會遇到不良地基,很難保證水利水電工程建築的穩定性。根據成因及特點來劃分,主要有以下三種不良地基:(1)溼陷性黃土。該類土質的親水性較強,且其本身自重應力比其他土質大,故該類黃土的含水率極高、易沉降,主要分佈在我國的黃土高原地區。(2)雜填土。主要是由建築垃圾土、工業生產垃圾土及生活垃圾土堆積而成,通常會在我國的一些傳統民居及礦區出現。(3)軟弱黏性土,也稱軟土。組成部分是淤泥及具有高壓縮性的淤泥質土。由於該類土質的壓縮層以黏性沉降物為主,故其承載力較低,主要在一些江河沖刷地區出現。

2.2透水層防滲技術的相關分析

在水庫工程建設中,地下透水層是否得到合理控制,將直接關係到整個工程的效益能否發揮,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中,該環節是一個關鍵環節。例如:在溼陷性黃土土層的施工中,因為該類土質的親水性及自重應力較強,故極易出現透水層大量吸取水分的現象,甚至出現滲透型管湧的情況,對地基的稱重能力造成重大的影響,嚴重時會使建築物發生安全事故。目前,在解決該類土質的透水層問題時,常用採用高壓旋噴灌漿等處理措施。

2.3土層板塊移動預防技術的相關分析

由於雜填土的土層黏性較弱,故在大陸板塊的作用下,土層極易失去其穩定性並使地基下沉,而一旦土質壓縮層的空隙變大,則會使其抗彎強度大大削弱,給整體工程的安全帶來了較大的.隱患。根據土層板塊具有移動性的特點,為了避免其繼續移動影響到更大的範圍,可使用混凝土封實四周的牆體,接著應用灰土擠密樁法使土質密實。

2.4軟土地基施工技術的相關分析

軟土地基主要指由軟弱黏性土構成的地基,因為該類地基的主要構成部分是淤泥與高壓縮性的淤泥質土,而黏性沉澱物是其壓縮層的主要部分,故使其具有空隙大、抗剪強度低及透水性強等特點,結果導致其承載能力較低。在地基的施工中,為了使其承載力得到提高,需對軟土地基進行相應處理,常用的施工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①加筋法,即於軟土地基中加入一些抗剪能力較強的物質,使土壤韌性及強度有所提高;②矽化加固法,即在土中加入Na2SiO3溶液與CaCl2溶液,經過化學作用生成膠凝物質,讓土質變得更牢固;③強夯法,即重量為幾十噸的重錘起吊至高處,接著讓其做自由落體運動,多次對地面夯實,該法可將地基承載力提高5倍以上。除上述方法外,還可使用旋噴法、排水固結法、樁基法及振動水衝法等方法來處理軟土地基。

2.5提高施工的質量

要改善房屋建設中地基不均勻沉降的問題,要注重從施工入手,切實地提高施工的質量。①當建築物存在輕重、高低不均勻的部分時,要先從高和重的地方入手,在有一定的沉降後再對低和輕的部分進行施工。②在開挖基坑時,不能動地基土,一般是在坑底保留200mm的地基土,等到墊層施工的時候再進行人工挖除。要注重在施工方面改善相應的技術措施,提高施工的質量和技術含量,減少因地基不均勻而造成的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