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PBL教學方法在兒科學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論文

才智咖 人氣:1.43W

目的:為了更好的在兒科推廣應用PBL教學方法。方法:以問卷調查形式歸納總結出各種問題並制定相應的對策。結果:165人均認真填寫了問卷,其中55人(33.3%)認為PBL教學挺好,不存在問題,剩餘的110人(66.7%)認為PBL教學中存在問題,問題歸納如下。(1)47人(28.5%)認為需要查的資料太多;(2)15人(9.1%)認為病歷過於模式化,缺乏懸念;(3)15人(9.1%)認為老師講的太多;(4)10人(6.1%)認為和大班課差別不大;(5)8人(4.8%)認為對以往大課知識回顧不夠;(6)6人(3.6%)不喜歡老師提問的方式;(7)3人(1.8%)認為同學間缺乏團體意識;(8)3人(1.8%)認為每節課講的內容沒時間深入;(9)3人(1.8%)認為缺乏相應的動手能力培養。結論:歸納總結出PBL教學中的各種問題並制定相應的對策,望對提高兒科教學效果有所幫助、做出貢獻。

淺析PBL教學方法在兒科學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論文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學在國際醫學教育中屬於一種應用極為廣泛的主流教學方法,PBL與LBL(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學習方法。與LBL相比,PBL是從培養臨床醫生的角度出發,將基礎理論和臨床疾病融於一體,鍛鍊學生以病例診治為中心的發散思維和橫向思維,因此對於提高學生能力以適應未來社會就業和工作的需求意義重大[1]。

PBL教學是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方式,是目前國際公認的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教學方式,PBL教學方法有其科學性和先進性,所以值得我國的醫學教育借鑑、研究和應用,但是我國的文化、思維模式、環境、教育、師生知識結構等各方面與國外有較大的差異[2]。任何一種新的教育方式的改革難免會存在利與弊,隨著PBL教學不斷的推廣應用,暴露出了一系列問題,筆者以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歸納總結並制定相應對策,對PBL在兒科學教學中的繼續推廣適用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望對提高兒科教學效果有所幫助、做出貢獻。

1 物件與方法

1.1 物件

鄭州大學2011級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二大班學生共165人,其中男生72人,女生93人。

1.2 方法

電子版問卷調查,問卷中既有簡單的“打分”制評價,詳見表1。又有充分發揮學生能動性的簡答式評價,包括:(1)我喜歡PBL的原因;(2)我不喜歡PBL的理由;(3)我為每次PBL準備的時間是多少;(4)哪位老師給我留的印象最深刻;在哪些方面;(5)我對PBL教學的建議;(6)我對PBL教學的意見。

2 問卷調查結果

165人均認真填寫了問卷,其中55人(33.3%)認為PBL教學挺好,不存在問題,剩餘的110人(66.7%)認為PBL教學中存在問題,詳見表2。

3 討論

33.3%的學生認為PBL教學方法很好,不存在問題,這充分肯定了學生對PBL教學方法在兒科教學應用中的認可及喜愛,但66.7%的學生認為PBL教學方法存在不同方面的問題,這足以要引起兒科教學工作者的高度重視,認真、深刻的剖析問題,找出相應的處理措施,使PBL教學方法更能充分發揮最大優勢。

3.1 針對學生提出的需要查的資料太多、時間緊的問題

由教師將PBL教學大綱包括教學目標、掌握內容、教學方法、參考資料、複習題以及相關案例提前發給學生,做好預習準備,儘可能為學生節省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3.2 針對學生提出的內容缺乏懸念的問題

教研室嚴格把關PBL教案的質量,對各位任課教師提供的教學資料要統一檢視、把關,要求教師精心撰寫PBL教案,對本節課內容以案例形式引入,但不能給的資料太多,問題要層層深入,既有懸念又不會偏離主題太遠,並且要求不能提前通知學生本節課內容。一份PBL教案設計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生討論的方向、內容及知識量的多少,高質量的問題是保證PBL教學成功的前提[3],這與筆者的研究一致。

3.3 針對學生提出的自身的積極性未充分調動的問題

要求每組要任命一位組長,組長對每位組員的學習情況及課題上的積極性應充分了解,由組長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同時要求教師問題的設定能激發學生深入學習的興致。

3.4 針對學生提出的和大班課差別不大的問題

兒科教研室高度重視PBL教學,按照醫學五年制兒科學教學大綱及執業醫師考試的要求,教研室組織召開本科生教學工作會議,設定講授內容。考慮到學生在基礎醫學及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方面均尚未採用過PBL教學方式的實際情況,本次教學採用大班理論教學與PBL教學相結合的方法,按照2∶1的比例分配學時,其中理論教學32學時,PBL教學16學時。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理論教學與PBL教學序貫進行,理論教學改變以往單純講述某一疾病的方法,而以症狀為主如兒童喘息性疾病、小兒驚厥性疾病、內分泌性疾病等進行講述;PBL教學安排在全部理論課結束之後進行,採用集體備課的形式,原則上按照系統疾病/症狀進行教學,分為生長髮育與營養、小兒呼吸問題、早產兒管理、液體療法、血液系統疾病、小兒腎臟問題、小兒神經系統問題、小兒急救與復甦共8個內容,分別安排相關專業教師進行授課。做到既有大班課的內容的鞏固,又有提高。

3.5 針對學生提出的缺乏系統性回顧的問題

教研室要求每位老師在問題的設定上要有對系統基礎知識的提問。

3.6 針對學生提出的不喜提問的方式的問題

要求每位任課老師在上課前要與組長溝通,根據本組人員的情況制定不同的溝通方式,做到有提問而不全是提問。

3.7 針對學生提出的同學間缺乏團隊意識的問題

要求每位同學要懂得由於每個人所查詢的資料不同,在討論中出現分歧是常見的,要培養個人的團隊意識,認真記錄,再次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並在討論後給予總結,這與孫穎等[4]的觀點是一致的。

3.8 針對學生提出的內容太集中,無法深入的問題

教研室嚴格規定案例設定的要求,並且要求試講,試講時既有教師,又有部分學生,試講後討論決定該如何授課。

3.9 針對學生提出的相應的動手能力培訓

教研室經過商討決定,選擇合適的臨床案例在課後讓學生親身體驗,對於適合帶教具的章節要求教師帶教具上課,例如:心肺復甦的講解帶氣管插管、喉鏡及模具,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又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通過上述調查結果及分析對策來看,PBL教學同其他教學方法一樣同樣存在利與弊,開展PBL教學一定不要盲從,PBL教學在兒科教學實施過程中確實存在諸多的問題,但只要認真剖析、總結,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只要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PBL教學的優勢,至於PBL教學在兒科教學中更深層次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尚需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