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與藝術歌曲對美聲唱法的不同運用論文

才智咖 人氣:4.71K

摘要:伴隨著歌劇的誕生,美聲唱法孕育隨風而起。隨著時代的變遷,特別是在十九世紀上半葉勃發了藝術歌曲。由於作品風格的不同,美聲唱法根據新生作品的需求便進行了豐富、擴充套件和新的創造。歌劇與藝術歌曲的音樂風格和體裁的不同,又對美聲藝術進行了豐富、擴充套件和再次創造,使之二者的唱法有一定的變化。本文意在從演唱技法、吐字咬字以及音樂表現這三個方面,談歌劇與藝術歌曲在美聲唱法中的不同運用。

歌劇與藝術歌曲對美聲唱法的不同運用論文

關鍵詞:美聲唱法;歌劇;藝術歌曲

一、演唱技法的不同運用

美聲唱法最重要的莫過於氣息的運用。當掌握好美聲唱法的氣息運用時,無論什麼語言,都會在氣息的正確運用中而運用自如。在美聲唱法中要求腔體開啟,這樣歌唱的共鳴之聲與聲音的音色及表現力都會得到美的誇張。總之,美聲唱法的氣息運用與腔體開啟,是發出美聲最重要的。由此通過不同風格,不同語言,不用情感的作品走向美好的藝術境地。學習美聲唱法,發聲練習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由淺入深,先習慣兩個母音的結合後,再逐漸地增加難度,進一步強化複雜性的訓練,也是為更好地處理歌曲中的詞曲對應情況做好準備。例如在我們唱漢語歌曲中,沒有字母音的結合,然而在外文作品中就有很多。所以我們在發聲練習時,為了強化發聲技巧,就可以結合外文的字母音進行發聲練習,讓共鳴腔體去適應各種子母音。例如在用德語、義大利語等中的字母音來練習發聲、咬字,使之逐步達到運用自如。藝術歌曲的演唱,同樣要在發聲的基本練習上下苦功夫。例如:音階式的發聲練習,三度、四度、五度以至八度的跳躍式的發聲練習,迴旋音式的發聲練習等,都要循序漸進地進行練習和掌握,這樣,在處理詞曲的難點處,就會迎刃而解了。在藝術歌曲裡,音樂有時會出現大的變化和起伏時,特別是那些不協和的和絃連線時,強烈地體現出音樂創作的豐富、複雜、深刻和熱情奔放的音樂意境,這時的咬字也隨之而多見誇張。在這裡沒有誇張,就沒有更高的藝術,就不能深刻地表達音樂強烈的情懷、濃郁的思緒、熱烈的場景。所以,在演唱中要體現誇張性,無論在語氣上還是咬字上。當然,這裡說的誇張,還要強調共鳴腔的狀態。雖然在平常的演唱中,我們會被要求唱歌的狀態和說話一樣鬆弛,但是塑造腔體必然會有一些緊張的因素在裡面,其謎底是為了讓發聲訓練中的“緊張”來奠定唱歌時的“放鬆”狀態,從而達到張弛有度,內緊外鬆的效果。這就是美聲聲樂中演唱藝術歌曲的主要方法之一。

二、吐字咬字的不同

藝術歌曲和歌劇詠歎調是目前廣泛應用的兩種重要的聲樂表現形式。藝術歌曲是音樂與詩歌的結合,也是人聲與器樂的完美結合。而歌劇是音樂與戲劇的結合,人聲與文學的碰撞。在具體的歌唱表現中,美聲的歌劇唱法要求歌曲需要腔體充分開啟,那麼如果涉及到了閉口音韻的詞句時要閉口音趨向開著唱,開口音咬著唱的方法來解決,重點在於發現咬字的立體感,這樣就可以凸顯出共鳴的效果。例如在義大利語的發音中,“a”是最大的開口音,這和漢語中的“發花”轍是類似的,我們在說“a”的尾音時,喜歡把聲音誇大,說“i”的尾音時,喜歡把聲音收得變小,所以,在演唱歌劇的`時候,難免會出現靠前、薄亮的效果。美聲唱法的腔體開啟與我們的語言習慣會有些許的衝突。所以,我們就可以利用這種方法,來實現對我們歌劇美聲唱法的整合,追求歌唱聲音上的藝術效果。針對藝術歌曲的演唱對咬字的把握,我們可以先通讀歌詞,在發音上漸漸熟知,並試著去找感覺。在咬字處理時,教師要嚴格對學生的共鳴腔體的開啟程度進行訓練時,要講究咬字的處理,同時還要實現以共鳴為主的要求。咬字和共鳴之間,要處理得當。在演唱時,咬字要恰當的落在一個度上,關鍵在於把握細微的和演唱的狀態以及吐字的清晰度。從內心深處要有一個充分地準備,對自己的咬字和共鳴腔體有一個準確定位。這樣也是對字正腔圓的完美追求。在演唱的過程中,更能夠體會到說和唱之間的關係,更好地體會對歌曲情感的表達,將這樣的情感融入到作品當中,實現內外兼修的歌唱技巧。藝術歌曲更強調歌曲的意象完整性,針對這種需求處理方法有很多,對於中文的美聲唱法,最重要的是講究“字正腔圓”。在有目的地訓練下,才能夠保證“腔圓”,也是在有目的的訓練之下,才能夠體現出“字正”。在美聲唱法中,訓練的目的就在於此,從而不斷地完善。

三、音樂表現的差異

歌劇中包含了各種技巧,這種題材往往是敘事性的,即使有時候觀眾還沒有理解歌詞,但也能夠完全沉浸在歌曲的曲調當中,哪怕只是去單純地欣賞聲音,也是韻味無窮。藝術歌曲則是詩與歌結合的體現,雖然包含了一定的戲劇性因素,但不是單純的詠歎調,還需要表達出藝術歌曲的靈魂,意象具有跳躍性。所以,演唱者往往通過音色的轉換來表達藝術歌曲。演唱好藝術歌曲的歌者更應具備音色的塑造力與變化力,要讓歌曲呈現出一種基調和意境,這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與手段。除此之外,歌者還應具備對聲音控制的能力,如對輕聲與聲音力度的拿捏,這是一個藝術歌曲表演者的關鍵要素。歌者需有良好的中聲區基礎,中聲區過重或是音域發展不均衡的歌者,難以從事藝術歌曲的演唱。

四、結語

雖然歌劇詠歎調和藝術歌曲都採用的是美聲唱法,但是受到形式、體裁和內容的影響,二者在具體的用聲和表達上都有所區別。所以,我們需要用多元化的眼光看待聲樂世界,不應以一種價值觀作為主導,讓一種審美無限放大,應不斷豐富自我的認知。

參考文獻:

[1]那查連科[蘇]編著,汪啟璋譯.歌唱藝術.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