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藝術再創造論文

才智咖 人氣:2.38W

一、審美取向原則。

歌曲藝術再創造論文

歌唱審美是人的一種心理活動,它和人的聽覺直接聯絡。在歌唱審美過程中,歌聲的具體音響作為一種適宜的刺激,引起人的聽覺,隨著聽覺的產生,一系列的心理活動也隨之相繼展開:知覺、記憶、聯想乃至情緒的激發、欣賞者產生審美快感。由此看來,歌唱審美快感來自歌聲的表現力,而歌聲的表現力在較大程度上是取決於歌者的審美取向的。甚至可以說,審美取向與表現力之間是因果關係。筆者以為,由於歌唱這一特殊的音樂形式是通過詞曲有機結合表達人的情感的最佳手段,這就決定了歌唱必然以“字正腔圓”、“聲情並茂”作為審美的價值取向原則。

1、字正腔圓歌唱。

最易為人們所接受的緣故,是因為歌唱優美的音調中含有生動的語言,它比別的音樂形式能更直接地與聽眾產生交流和共鳴。歌唱的詞與曲、字與腔互相依存,是密不可分的整體。高質量的、富有表現力的歌唱,應力求做到“字正腔圓”方可保證有效地傳達詞情曲意。不同的文化背景對“字正”與“腔圓”的選擇是有差異的。反映在不同的演唱風格上,由於語言差異的不同特點而自然形成的輕字重聲或輕聲重字的側重點。但無論是唱什麼風格的歌曲,要想完整的傳達歌曲要表現的情緒,就必須注意到咬字的清晰準確和聲音的通暢自如。中國的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一種語言,表情達意的效果特別豐富。

中國漢語咬字、吐字的過程由字頭、字腹、字尾三部分完成。咬字的部位有五音之說:脣、齒、舌、喉、牙。字的口形稱為四呼:開、齊、撮、合。字的聲調有四聲:陽平、陰平、上聲、去聲。這些吐字、咬字的規律和特點形成了中國漢語言的獨特韻味和美感,也形成了中國人對歌唱的審美習慣。再則中國幾千年的農耕文化,以歌唱作為文化傳承的主要手段之一,為了能更準確地表達詞意,曲調總是依歌詞的咬字、吐字規律而成腔。特別是字的四聲,成了歌唱音調的走向基礎,在行腔上強調“字領腔走”、“依字行腔”。所以,中國人對歌唱的審美習慣是以“字正”為第一的,而“腔美”則通過字正來體現。將“字正”、“腔圓”分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不同演唱風格都逐漸認識到,作為歌唱的整體,“字正腔圓”應是統一的概念,是我們應追求的藝術盡善盡美的方向。歌唱者必須尊重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在我國,各民族有許多方言特色)的文化背景,學習和掌握語言的規律和特點,力求把字咬準、咬正;同時也要掌握科學的發聲技巧,使聲腔圓潤優美,運用自如。讓字浸化著腔,腔與字融合在一起,做到聲中有字,字中有聲,字與腔完美統一。

2、聲情並茂。

聲情並茂是歌唱審美的最高境界。它給予欣賞者一種聽覺和心理上的滿足,是歌唱藝術表現最佳效果的體現。筆者以為,達到聲情並茂有三個層次:以聲表情;以情帶聲;聲情並茂。以聲表情聲音是歌唱情感表達的載體,情只能通過歌聲去實現。因此,聲音技巧的優劣對錶達歌曲情感有很大的影響。學習科學的發聲方法,掌握高超的發聲技巧,方能最大限度地運用一切發聲的技術手段,來創造良好的歌唱意境,使歌唱者得以隨心所欲地運用聲音技巧去表現作品。但是,脫離了思想感情為依據的技巧,則毫無美學價值可言,達不到以聲表情的目的。以情帶聲歌唱是精神活動,不是純技術工作。歌聲不僅要好聽還要動聽。只有聲音技巧,而無真實情感,歌唱是不可能成功的。

任何一位歌唱者,他所能掌握的聲音技巧都是有限的,而且每次演唱都有可能受難以預料的因素的干擾而影響聲音技巧的發揮。但是,如果歌唱者善於最大限度地調動自己的情緒功能,激發心靈深處強烈的表現慾望,就會有一種情緒亢奮、全身心投入歌唱的積極狀態,使技術正常或超常發揮,自然也就容易排除各種干擾,把有限的聲音技巧,充滿和融合在深刻的情感表達之中,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國古代美學思想中就有:“聲為情役,腔為情設”,“情之所至,音之所生”的論述,非常透徹地闡明瞭以情帶聲的道理。聲情並茂技藝並舉、聲情並茂,是歌唱藝術表現的最佳境界。“只有聲音和表情同樣完美時,歌唱才有可能被稱為‘藝術’”。聲中有情,情中有聲,完整的真、善、美相一致的藝術形象,使歌唱者自身感受到藝術再創造中的滿足。同時,美妙動人的歌聲特別能撥動人的心絃,使聽眾在思想上和心靈上受到感染和激勵。歌唱者聲情並茂的演唱能夠使一首普通的歌曲增添光彩,真正體現出藝術再創造的價值。

二、作品表現原則。

在歌唱藝術處理過程中,歌唱者應能面對各種不同題材和體裁、不同風格和型別的作品,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採用各種不同的`表現手法去進行藝術再創造,同時表現個人不同的演唱風格。但是,筆者以為,對於作品的藝術再創造,應有一些歌唱者所必須遵循的原則。

1、尊重作者、忠實原作歌曲。

作品是詞曲作者一定思想感情的表達,譜面上的每個文字元號和音樂符號都記錄著作者的情感體驗和創作意圖。一首好的作品閃爍著作者心靈的火花,它是歌唱者創作熱情之源。嚴格按照譜面上所記載的作者的構思和意圖去理解、去思考,在此基礎上方可發揮個人的獨創性。絕不可任意改譜,隨便發揮。只有去研究、去學習原作,在各種符號的內在聯絡中找尋作品的風格特徵,然後再去表現它。因此尊重作者、忠實原作是表現作品風格最重要的原則和最起碼的要求。

2、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歌唱。

藝術與生活的關係如同蜜之於花。歌唱來源於生活,但它高於生活,比生活更概括、更集中、更強烈、更誇張。正因為這個性質,才使得歌唱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生活的真實是藝術真實的唯一源泉,藝術創造離不開深厚的生活基礎。歌唱者在演唱時必須要有真情實感,這個真情實感就來自對生活的體驗和積累。歌唱者要善於向生活學習,如同蜜蜂在無數花朵中採蜜一樣,從無數生活(直接和間接的生活)中獲取知識。只有對生活中最基本、最生動、最豐富的事物有深刻的認識,才能使自己思想中的藝術形象豐滿起來,才使得自己塑造的藝術形象真實可信。但生活並不等於藝術。藝術是集中和誇張後的生活。通過集中和誇張,作者使平凡事物提煉和昇華為不平凡。演唱者通過誇張的表現喚起欣賞者的聯想和真實感,這就是藝術高於生活的特性。歌唱中的情感起伏、運腔用味、咬字歸韻、舞臺表演等等,無一不是生活基礎上的集中化、典型化和藝術化。但是以真實生活為基礎的誇張要恰當,不能過分,否則就喪失了真實感。反之如果照搬生活、模仿生活,那也就失去了藝術性。

3、獨創性、高標準藝術的生命在於創造。

歌唱者在進行二度創造的過程中,接觸到的許多作品往往是前人或他人演唱過的。如果採取處處模仿、亦步亦趨的態度,那就失去了再創造的意義。當然要學習前人或他人在表現作品上的長處,但決不應侷限於此。歌唱者應在廣泛學習的基礎上完成個人獨特的創造,在深厚的知識基礎上給作品以生命的靈性,給人以新意。每一位歌唱者在進行藝術再創造的過程中,都應追求獨創性、高標準。無論在發聲技巧的運用上,在情感的放和收的分寸把握上,在字與腔、思想性與藝術性等方面都要作深入、深刻的研究。

4、重視風格、追求個性。

在歌唱藝術處理中,重視風格有兩層意義,一是掌握作品的風格;二是形成演唱的風格。風格常有鮮明的個性特徵。作品的風格是詞曲作者由於生活的經歷和認識態度形成的具有穩定的個性特徵的風采和格調。它同時體現了時代、地域、民族的特色。演唱的風格是歌唱者由於聲部、音色、氣質等因素形成的具有個性特徵的演唱特色。但演唱的風格必須服從作品的風格。每首歌曲都有自己的風格,每位歌唱者亦都有個人的特色。歌唱者必須重視風格,並恰如其分地表現風格。歌曲的藝術再創造是歌曲演唱的藝術表現過程,涉及許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同時,它的成功與否受歌唱者個人綜合素質的制約。歌唱者必須努力學習,認真對待每一首作品的二度創作,通過實踐和鍛鍊,必將使自己的歌聲更具表現力,達到藝術再創造的較高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