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作品中的方言現象

才智咖 人氣:7.89K

一、概說

影視作品中的方言現象

通常而言,影視劇作的製作都要求使用標準語言。在我國,媒體主要使用是以普通話為基礎規範化的語言來進行傳播的。但是當前媒介之中利用方言進行傳播成為了一種不可忽視的潮流。到最近幾年,用方言製作的影視劇也越來越多,並且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例如《手機》、《天下無賊》、《武林外傳》、《瘋狂的石頭》、《大電影》等等。這些影視劇一經播出,便吸引了廣大觀眾的眼球。那麼究竟為什麼影視方言現象愈來愈多,而且頗受歡迎呢?從語言學角度來看,主要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語言和文化、社會語言學。

關於“方言”的概念,語言學上的方言包括兩類:一是社會方言,社會中的人群由於性別、年齡、社會分工的不同而分為不同的言語集團,同一言語社團的人們之間相互聯絡密切、交際頻繁,從而形成了不同於其他社團的特點,平時我們說的“……腔”如“官腔”、“學生腔”等就是一種社會方言。二是地域方言,這也是通常意義上的“方言”,是全民語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即漢語中俗稱的“話”,如“上海話”、“山東話”等等。我們所說的影視作品中的“方言現象”也就是指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地域方言”,文中的“方言”均指“地域方言”。

二、從語言與文化的角度看影視方言現象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人類思維的每一個成果,不論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都是用語言的形式肯定下來的。研究語言不能不顧文化,研究文化也不能無視語言。方言和語言在本質上沒有區別,只是通行區域上的區別。“語言忠實反映了一個民族的全部歷史文化,忠實反映了它的各種遊戲和娛樂,各種信仰和偏見。語言不僅是思想和感情的反映,它實在還對思想的感情產生種種影響。”所以地域文化是方言無法背離的文化紐帶,而以方言形式表達出來的影視劇也反映出這一處的地域文化。

方言傳播實際上是對地域文化的一種認同。哪一種方言(基礎方言)成為“雅言”、“通語”、“四方之通語”及後來的“官話”,是由客觀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決定的,自然說這種話的人就具有語言的優越感,而現今影視劇作中採用方言,即是認同這個方言、認同這個地域的'文化,從而讓持這一方言的民眾也具備優越感,所以受到本方言區人們的喜愛。韓鴻先生也指出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方言電視文字正成為方言區居民實現自我認同、從事意義和快感的再生產的文化資本,同時折射出地域亞文化不滿自身現狀、謀求重新建構自我身份、提升自我文化地位的訴求,以及地域文化在日益邊緣化過程中的去中心化與中心化策略。

那麼非本方言區的觀眾為什麼也喜歡呢?因為普通話是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聽得懂普通話、會說普通話的人在理解以北方方言形式寫成的影視劇本上基本不存在問題。而影視劇裡的方言現象大多是北方方言,少數吳語影視劇,如《老孃舅》只能生存於說吳語的地域。從符號學來說,只要受眾與媒介之間有共同的符碼規則,那麼採用方言抑或普通話並不是問題的關鍵,只要意義能夠為受眾理解,語言只是形式而已。另外影視語言的要求也不同於其他藝術形式,有著自己特殊的要求和規則。其中一條就是要求語言的口語化、通俗化,試問又有什麼語言能比各地的方言更口語化、通俗化呢?

三、從社會語言學角度看影視作品的方言現象

按照社會語言學的觀點,語言態度是指個人對語言或方言的價值評價和行為傾向。影響語言態度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其中一個方面是:語言感情傾向有時候可能導致提高對家鄉話的價值評價。所以方言就像一條社會紐帶,而這種紐帶是普通話無法建立的。韓鴻先生提出,在市場化背景下的收視率邏輯中,電視作為一個文化生產場,勢必以所在地區為目標市場、以區域性觀眾為主要定位,這時方言這種“獨特的言語形式”可望成為連線觀眾的紐帶,尤其在以展現地方風土人情為主要內容的文字生產中,電視視聽合一的要求使方言運用成為真實性所安排的一種選擇。

非方言區的觀眾,對於普通話文字的影視劇作,已經產生了審美疲勞,而方言文字通過視聽符號的變化讓觀眾產生新鮮、刺激、驚奇的另類快感。根據“陌生化”理論,藝術的技巧就是使物件陌生化,語言的陌生化是其中一種,通過語言的扭曲和變形,也可以增加審美快感。所以方言文字對其他方言區的觀眾產生陌生化效果,這也是方言文字產生全國影響的重要原因。

四、小結

影視方言現象的存在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它反映著一個地域的文化,是地域文化的載體,同時它是聯絡觀眾的社會紐帶。

使用方言進行傳播的文學形式古已有之,並且歷代的文學樣式中都有以方言形式而存在的,這些文學樣式和內容對後世也影響至深。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最重要的部分“國風”,多是勞動人民的口頭創作,它卻成為我國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先河;以屈原為首創作的《楚辭》,具有濃烈的楚國地方色彩,屈原卻成為我國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鼻祖。現代文學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的,如周立波的小說《暴風驟雨》、老舍的戲劇《茶館》、趙樹理的小說《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等等,都大量採用方言、土話、俚語等,卻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文學青年和非文學青年。也正是這些以方言形式的文學的存在,為後世語言學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寶貴的資料。

論文出處(作者):劉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