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藝術作品構思中整合的運用

才智咖 人氣:2.71W

繪畫中的整合,就是對所擁有的素材進行篩選,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繪畫藝術作品構思中整合運用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繪畫藝術作品構思中整合的運用

 前言

在繪畫過程中,要對不同造型、不同明度、不同顏色、不同內容的素材進行識別與選擇,吸取與調配,讓它們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使畫面更有說服力,更有視覺衝擊力,創造出美妙的視覺影象。在委拉斯凱茲的《鏡前的維納斯》中,人體和布褶擠出一條兩端上翹的美麗弧線,給畫面營造出輕鬆的氣氛,人物的動作看上去也很隨意,雖然她的身體在床上製造出了一些褶紋,但還是使人感到,維納斯的身體非常輕巧,好像可以將她毫不費力地托起。但在現實生活中,試圖讓模特擺出維納斯的姿勢,結果這個姿勢非常彆扭,不僅使模特很辛苦,更重要的是床與布好像都不能承受這重壓,而亂成一團。此刻,輕鬆愜意的感覺被一掃而空。在委拉斯凱茲的這幅作品中,他通過自己的智慧對畫面進行了整合,巧妙地在畫面中製造了一條上弧線,消解了重負的壓力,營造出一種輕鬆愜意的感覺。可見,在構思藝術作品時,整合確實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繪畫中整合的概念和作用

繪畫中的整合,就是對所擁有的素材進行篩選,有進有退,有取有舍,最終達到突出明確主題思想的效果。在構思一幅作品時,首先,會思考把主要的東西放在哪裡。所謂主要的東西,就是與主題,即我們想要表達的內容直接相關的東西。客觀物象雖然一來就在那裡,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發現它的價值。畫家必須從自然中篩選出能夠藉以表達自己的主題的東西,並反覆嘗試看看把它放在畫面中的什麼位置最合適。這時就需要整合。其次,需要一些輔助東西把主要的東西聯絡起來,藉此突顯我們的主題。所謂輔助的東西,就是與主題不直接相關,但藝術家需要它們作為主題的陪襯的東西。這也得通過整合來達到。

最後,我們需要把沒用的東西去掉。所謂沒用的東西,就是一些雖客觀存在,但是卻有礙於主題的表達,於是他們就在整合的過程中被刪除掉了。通過整合可以使作品的主題更加明確,使畫面各部分的關係協調統一,富於節奏感。

二、整合的方法

對畫面進行整合可以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是對素材進行識別與選取,第二步是調配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一)識別與選取素材

對素材進行識別與提取的過程其實很類似於收拾書房。一提起書房首先想到的是書。這是書房中最重要的東西。書的擺放是否合理、有序,直接決定了書房的舒適和實用程度。這就如同構思一幅作品時,用來表達主題的那些部分。在構思時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這些部分的位置、造型、顏色等問題,因為這幾乎將決定一幅作品的成敗。而這些問題的解決,無一例外都必須要整合。以委拉斯凱茲的早期作品《水販》為例,貢布里希在《藝術的故事》中這樣寫道:這幅畫畫的是一位老人正在塞維利亞的街道上賣水。但是我們看到了些什麼?一位老人面容憔悴,一臉皺紋,衣衫襤褸,一手扶著一個大陶壺,另一隻手正準備接過一個小男孩手中的透明玻璃杯。一束光掠過小男孩的臉,又擦過老人的胸前,照在大陶壺上。就畫面而言,這是在塞維利亞,還是在別的什麼地方並不重要,好像也沒人追究是不是在街上。重要的是什麼?是一個水販賣水,這個非常平常的'日常生活片段。所以畫中的水販、買水的人,這是最能說明問題的主要的東西,所以它們是最重要的。對它們的設計是否合理也就基本決定了這幅畫的成敗。它們就好像是收拾書房的時候書的位置。經營它們的位置,讓水販在畫面的左側,還是右側,靠上還是靠下,就如同收拾書房時,把書選擇放在房間中靠近窗戶的一面,還是選擇另一側一樣。在這個過程中,畫家思考與嘗試看看如何整合畫面更有視覺衝擊力,就像思考如何整理書房才更簡潔、大方一樣。比如,為了突出這一賣一買兩個人物,藝術家有意加強了他們臉上的明暗對比關係,兩個陶壺的明暗對比也被加強了。而當在現實中還原這一場景時,發現如果像貢布里希說的是街景用外光拍攝,那麼光線將平均地灑在畫面中所有的東西上,即三個人,兩個陶壺,兩個桌子,一個玻璃杯。但如果用室內的聚光燈光線拍攝,又不可能剛剛好只加強水販和陶壺等,這些與主題直接相關的東西,所以藝術家一定是為了主題的需要加強了畫面中與主題直接相關的事物的明度對比關係,對客觀素材進行加工整理。可見,在構思時,對畫面主體進行整合是必要的。

(二)調配各部關係

在構思作品時,一定要注意調配好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在調整畫面關係時,不僅要重視主體物的描繪,同時還要注意那些輔助表達主題的事物。它們雖然不是最重要的,但卻是必不可少的。有了他們主題才得以突顯,才更可能在觀眾不經意的一撇時,抓住觀眾。這就如同書房中不能只有書,還要有書架、桌子、椅子等等物品。它們的擺放就決定了書房是否易於靜心養氣,凝神思考。以《鏡前的維納斯》為例,畫面中除了維納斯和鏡子之外,還有一個天使和幾塊襯布等,這些都是輔助的東西。這些東西能夠進一步說明主題。比如天使就正好把維納斯和鏡子聯絡在了一起,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天使拿著鏡子,這樣就使主題更明確了。同樣,那幾塊布也是為烘托氣氛而存在的。此外,在構思時,畫家將把與主題無關的事物刪除出自己的畫面。

這就好像如果書房中放了電子遊戲機、汽車配件這類的東西,就會顯得極其礙眼和不搭調一樣。比如,在米勒的《拾穗者》中,三位農村婦女穿著粗厚朴實的衣裙,正在收割後的麥田俯身撿取落在地上的麥穗。右側的婦女站得高一些一手扶著膝蓋,中間的那個好像已經撿了很多麥穗,腰上繫著的袋子已經被麥穗塞得滿滿的。左側的婦女則一手拾麥穗一手拿到背後。乍一看,這好像是在不經意間選取的一個田間勞作片段,但是其實這不經意的片段正是藝術家整合的結果。如果在現實中還原這一場景,會發現無論怎樣都很難與畫中人物的動作保持一致,而且姿勢看上去很僵硬,光線也不統一。這是因為畫家對畫面進行了整合,加強了安定、平衡的感覺,使人物的動作和分佈中縈繞著一種有計劃的韻律,使整個設計保持穩定。為了使畫中人物的姿勢看起來行動遲緩而吃力,並幹活專心,畫家簡化了邊線,使邊線多圓少方,而且還儘量減少了她們身上的衣紋,使得衣服的質感又厚又硬,突顯了人物樸實的性格。更值得注意的是,三個人物都沒有正面的表情,這樣可使觀眾更專心於關注她們撿拾這一行為,不必分心於各個人物的心理活動。這就如同,在書房中一般不要放太多裝飾,以免分散人的注意力。所以,就構思藝術作品而言,要向收拾書房一樣,把那些有礙於主題表達的東西去掉,這樣才能使主題更鮮明,畫面更有力量。

結語

畫家們長久地經營著千變萬化的形象,把它們收集在一起,經過不斷的嘗試,有效地整合進自己的畫面中,使作品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深刻印象。這就是整合的妙處,也是藝術家的智慧所在。在構思一幅寫實油畫作品時,畫家總是通過對素材進行識別和選取,並調節好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提升作品的整體效果。畫家將客觀事物進行一些小修小改,使整體效果大為改觀,在這個不完美的世界中營造出了一小塊淨土,使人們的心靈可以得到暫時的滿足。

參考文獻:

[1]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M].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2]郭文堉.西方美術史要[M].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3]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

[4]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5]馬林蘭.創作手稿[M].福建美術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