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系畢業論文

才智咖 人氣:5.52K

在我國當前的舞蹈教學中,無論是社會上的舞蹈培訓機構還是校園內的舞蹈課,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對舞蹈動作技術、技巧的著重培養,使得忽略了對舞蹈感覺的培養。下面為大家整理的是舞蹈系畢業論文,歡迎大家閱讀!

舞蹈系畢業論文

舞蹈系畢業論文:高校舞蹈專業人本化教育思想探究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我國高校的發展前景也越來越好,自然而然招收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了,各大高校主攻的專業各有不同,其中高校專業中的舞蹈專業發展時間較短,所以,高校在對於舞蹈專業教育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擁有科學、合理、完善的教學理念,才能充分保證在教學過程中的種種問題可以在科學、合理、完善的教育理念下得以順利解決,將舞蹈專業在高校裡發展得越來越好[1]。本文就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的教學理念中的人本化教育思想進行探究,分析了人本化教育理念在綜合類高校舞蹈教育中的意義,希望可以給各大高校舞蹈教師們提供一些舞蹈教學上面的建議。

關鍵詞:綜合類高校;舞蹈;人本化教育思想;意義

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教學過程中,與人本化教育思想相結合,分析高校學生在舞蹈專業學習中的心理狀況,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的舞蹈動作更加的專業化,將標準化的舞蹈專業訓練與人本化教育思想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舞蹈實踐能力,以及遵照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使得舞蹈專業更加高速的發展下去,提高綜合類高校中舞蹈專業的教育效率,使得舞蹈課程的教學質量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從而達到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的教育目標。

一、人本化教育思想概述

(一)人本化教育思想的含義

教育的根本不是分數、升學,而是育人、成人。育人、成人的教育則需要把人的發展作為出發點與歸宿,堅持以人為本,實施人本教育。人本教育,即以人為本的教育。在哲學上,人本通常與神本、物本相對而言。可以說,無論是神本教育,還是物本教育,都是從人的發展以外尋求教育的基點,使教育的意義依附於人的發展之外,而不是人的發展自身,從而使教育成為無人的世界,變成了政治鬥爭的舞臺、經濟逐利的學店、知識與技能的佔有或分數與升學率的攀比。而人本教育則是把人的發展置於教育的核心,教育體制的創設、教育內容的選擇與教育方式的取捨皆以更好地促進人的發展為宗旨,從而為社會發展提供一種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二)人本化教育思想的必要性

根據現如今綜合類高校中舞蹈專業教學的情況來看,在舞蹈教育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高校中舞蹈專業的教學質量,改善高校大學生的教學成果,需要按照人本化教育思想進行舞蹈教學,還需要根據不同學習能力和資歷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使得學生在更加規範化、合理化、科學化的教學觀念下進行學習舞蹈專業。

二、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教育的現實與特色

(一)生源的差異性較大

綜合類高校的舞蹈專業招收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所以因為地域的差異,學生之前所接受的舞蹈專業知識都有很大的差別,他們組成了一個為了應付應試考試的速成舞蹈教學班,而不是在舞蹈的根本上進行提高技巧。因此,當他們真正進入舞蹈教育班中時,所以的一切工作都需要從頭學習舞蹈基礎,針對這種狀況,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科學、合理、完善、以人為本的舞蹈教學計劃,根據學生的差異性進行系統化的安排和進行規範化的管理教學,讓學生對於自身的條件進行更好地調整,進而達到舞蹈學習的目標,獲得較好的舞蹈訓練成果。由於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班都是由普高學校的學生組成的,在進行舞蹈專業柔韌性、矯正體等方面訓練時沒有基礎,很難達到學校舞蹈教育的標準,進而高校要加強對於學生的舞蹈基礎性專業的知識,但普高生的文化功底比較牢固,學習舞蹈專業知識的理解能力也較強,要掌握專業技術知識基礎之後,將理論知識進行結合為一體。

(二)培養目標的核心內容各有特色

綜合類高校舞蹈教育過程中,沿襲傳統的以人文科學和融合人類文明文化為一體的舞蹈專業教學理念,而不是以訓練專業化舞蹈人才技能為教學的宗旨[2]。因此,要在傳統的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教育觀念上進行改革和創新,不能單一的按照以前舊的教育思想,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作為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教學的教學理念,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對於舞蹈專業的興趣和積極性,以及學習舞蹈專業的熱情。舞蹈不單單是一門專業學科,也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修養,以及學生的綜合素質。一組舞蹈動作的完成,它需要舞蹈者肢體、情感、思想的表達,每個動作都是美的呈現,以及融合了編者的思想、修養、人生經歷等方面,需要經過長期的舞蹈專業訓練,反覆琢磨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美感等,將這些方面糅合起來,組成一組動作,將其完美的呈現在觀眾面前。舞蹈集中了欣賞、參與、表演、藝術審美、個人素質培養於一身,不僅可以將舞者的身體塑造的優美,還可以開發一個人的心智。

三、人本化教育思想在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教育中的意義

(一)有效提升學生的創造性人格

每個人都具有自身的內在潛能,以及想要自我在某些方面理想得到實現的願望。所以,人本化教育思想的作用,就是為了激發學生心中的潛在能力,以及每個人不同的特質,培養學生獨立創造的能力。考慮到綜合類高校中的舞蹈專業學生的文化底蘊都較深厚,知識面較廣,在心智方面發展也比較成熟,理解能力都較好,包括內在潛能都不錯。但由於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的學生的舞蹈功底都較差,高校要遵循人本化的教育思想,根據不同學生自身存在的差異,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切實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幫助學生更好的吸收和理解舞蹈知識,教師要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讓學生信任教師,提高學生的舞蹈技巧,更加容易理解舞蹈專業知識,從而達到人本化教育思想的教育目標。教師可以在實際的教學中,運用鼓勵式教學思維和認可式教學理念指導學生學習舞蹈,使得師生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教師與同學共同成長。

(二)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作用

人本化教育思想的宗旨指的是教師要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作為舞蹈教育的中心。在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自由選擇權利,以及重視學生的自我學習舞蹈的意識,為學生創造出一個自主學習舞蹈的環境和機會。教師在學生的舞蹈興趣上加以引導,使得學生從被動接受舞蹈知識轉變為主動學習舞蹈知識[3]。針對提高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學生的專業知識,在進行舞蹈課程的過程中,教師主要重視學生對於動作規範性的吸收,以及風格化動作的變現能力,還有編排動作的能力等方面,可以稍微講解一下舞蹈技術能力方面的問題,讓學生真正掌握舞蹈的訓練規律,讓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的學生可以真正的學習到舞蹈專業知識。教師在舞蹈教學過程中,也要遵循因人施教,堅持人本化教育思想,根據不同學生切實地提高他們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鼓勵學生積極學習舞蹈知識,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使得學生可以輕鬆愉悅地學習舞蹈知識,並且進行全面的掌握。四、結語綜上所述,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的教師要重視每個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以學生的自我發展作為教學的根本基礎,堅持人本化的教育思想,將人本化與因材施教進行有效的結合,為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教學提供最新的教學理念,以及最新型的教學思想,使得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龐超.校園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與功能研究[D].大慶:東北石油大學,2016年.

[2]蔣荊子.綜合類大學舞蹈專業教育中人本化教育理念的探究[J].成功(教育),2013,(11):121.

[3]吳麗萍.高校素質教育中舞蹈教育的探究[D].濟南:山東師範大學,2010年.

舞蹈系畢業論文:舞蹈教學中對舞蹈感覺培養的重要性

摘要:在我國當前的舞蹈教學中,無論是社會上的舞蹈培訓機構還是校園內的舞蹈課,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對舞蹈動作技術、技巧的著重培養,使得忽略了對舞蹈感覺的培養。本文從分析“舞蹈感覺”的概念和內涵入手,論述了舞蹈教學中對舞蹈感覺培養的重要性。

關鍵詞:舞蹈教學;舞蹈感覺;培養;重要性;基本途徑

一、舞蹈感覺的概念

感覺在心理學中的定義:是刺激作用於感覺器官,經過神經系統的資訊加工所產生的對該刺激物個別屬性的反映。它主要包括外部感覺和內部感覺兩種。外部感覺是對外部事物和刺激的感覺,其中主要包括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面板感覺等。內部感覺是指人體接受機體內部刺激(機體自身的運動與狀態)的反應,如運動覺、平衡覺、內臟感覺等。舞蹈感覺主要就應屬於這後一種範疇。著名舞蹈學者平心認為,“舞蹈感覺指的是學員或演員本身的感覺。一個舞蹈教師或編導所創作的任何作品,都是由活生生的人即演員來完成的,人即演員是有感覺的,這就是舞蹈感覺”。1根據平心先生提出的關於舞蹈感覺的概念及其分類,舞蹈感覺應包括如下基本內容:其一、舞臺感覺。舞臺感覺屬於普通心理學所指的外部感覺。它是舞蹈者對舞臺環境、舞伴和觀眾的感覺,其中主要包括舞蹈者的視覺、聽覺和腳下觸覺等。2其二、身體感覺。身體感覺屬於內部感覺,是演員自身對身體運動、狀態、方向和位置的感覺,其中主要包括動覺、平衡覺和內臟感覺以及身體運動知覺和動覺表象等。3其三、自我感覺。這種感覺普通心理學沒有涉及,但它正是舞蹈感覺的核心與靈魂。這個“自我”指的是個人心理上和精神上的自我形象、自我意象和自我觀念。因此,就自我感覺的性質來說,它屬於一種不同於內部感覺的內心感覺,即舞者對自己內心活動、心理過程和個性特徵的感覺,其本質乃是一種自我感覺和自我意識。4由此可知,舞蹈感覺就是舞者對舞臺環境及自己身心運動的綜合感覺。它不僅包括了心理學講的外部感覺和身體感覺,而且更主要是指舞蹈者自己的主觀感覺和自我感覺。

二、舞蹈教學中對舞蹈感覺培養的重要性

舞蹈是一門以肢體為媒介來傳達情感的藝術。它可以在舞臺上進行表演,展現藝術的'魅力與價值,也可以自娛自樂,隨意起舞、自由發揮。而舞蹈表演是舞蹈演員對舞蹈編導藝術構思的創造性體現。舞蹈演員在進行舞蹈表演的過程中,需要具備良好的舞蹈感覺才能展現其藝術素養、創造力和表現力,否則就無法表達作品的人物形象和內涵。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良好的舞蹈感覺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具備,由此可見,在舞蹈教學中對舞蹈感覺培養的重要性。

(一)舞臺感覺培養的重要性

舞蹈演員在舞臺上進行舞蹈表演離不開舞臺環境、舞伴的配合和觀眾的積極反應。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舞臺聲光裝置越來越先進;服裝、舞美的設計水平也日益成熟。先進的舞臺聲光裝置、合理的佈景服飾,可以在舞臺上營造良好的表演氛圍,使舞者塑造的作品形象更加準確、完美,這是舞臺環境對舞蹈表演的作用。當作品在舞臺上展現時,可能有些演員會因為環境的變化分辨不清方向,聽不到音樂節奏甚至忘記動作等。因此,舞蹈者在表演時應當注意力集中,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在舞臺上表演舞蹈作品,除了完美的展現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外,其宗旨就是服務觀眾。動情表演時希望能夠打動觀眾,使之歡則開懷大笑,悲則傷心欲哭。可見,舞臺感覺培養的重要性。

(二)身體感覺培養的重要性

舞蹈是一種技藝性很強的藝術。舞蹈演員在舞臺上如果做不到“緊張有度,鬆弛有度”,把握不了呼吸的尺度,腳背該繃緊時不繃緊、手臂該舒展時不舒展,就會嚴重地破壞表演效果。如果基本功不紮實,完成技術技巧時肢體軀幹就會扭曲變形,嚴重的甚至會出現摔倒或扭傷等後果。舞者在表演過程中要熟練地掌握動作快慢的節奏、用力的時間、動作路線和呼吸特徵等等,這些都關係到作品的表演質量。平衡覺也叫靜覺,是身體感覺的一部分,它和人體的位置、身體的平衡狀態密不可分,舞蹈中的跳轉翻技術都是需要平衡覺來支撐。另外舞臺上的方向感、位置感也是屬於身體感覺的範疇。舞蹈表演也離不開內臟感覺。表演可能因為演員演出前飲食不合理而在表演過程中出現胃漲、胃疼等現象從而導致整個演出無法正常進行的現象。舞蹈的媒介是舞者的肢體,所以舞蹈表演離不開對身體感覺的培養。

(三)自我感覺培養的重要性

自我感覺是舞蹈藝術感覺的關鍵,其本質是一種自我意識或演員意識。舞蹈演員在舞臺上所刻畫、塑造的作品形象正是由其自身的心理活動、情緒起伏和大腦認知所產生的自我意識體現。舞蹈表演是一種行為藝術。演員在臺上忘掉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創造的角色中去。表演是對生活的選擇提煉和加工,如果只是如實的照搬生活,那麼整個表演過程只能像是一部生活的記錄片,索然無味。舞蹈演員在表演某個作品(特別是歷史題材或戰爭題材的作品)之前,一定要認真將作品所涉及的歷史背景、時代特徵以及人物個性研究透徹,否則就可能會出現“張冠李戴”的尷尬局面。另外,在表演非原創作品時也不能夠完全照搬,刻意模仿,而是需要舞者在表達作品時體會自己內心的感受,使自己對作品有自己的內心意象,從而舞出自己的個性特點。由此看來,舞者對外部環境和身體認知的感覺大部分屬於技術問題,而對藝術認知、藝術構想和自我意象的感覺才是真正的藝術本質問題。故而,舞蹈表演離不開對自我感覺的培養。

 三、舞蹈感覺的培養策略

舞蹈感覺是演員對舞蹈理解後所體現出來的感覺。這其中需要天資的因素(即人們常說的藝術細胞),更需後天的誘導培養。舞蹈感覺的培養涉及到諸多方面。這裡僅擇其要點作出論述:

(一)舞臺感覺的培養

舞臺感覺是舞者對舞臺環境、舞伴和觀眾的感覺。要培養良好的舞臺感覺,就要將舞蹈演員在平時的訓練和排練中把鏡子當觀眾,把排練廳當成影劇院的舞臺,多注意細節,養成良好的舞臺表演習慣。舞蹈表演是集體事業,每一個在舞臺上進行表演的人,無論是獨舞作品還是群舞劇目,無論是領舞演員還是群舞演員,都應全身心投入到表演之中,否則就難以達到編導或者作品本身所需要的藝術高度。因此,群體意識的培養對於舞者從事舞蹈表演領域活動必不可缺。教師在教學中應多鼓勵學生進行舞臺表演,積累舞臺經驗;要求舞蹈演員在舞臺上不僅僅只是表演,還得注意在表演過程中與舞伴的配合,以及利用舞臺聲光裝置、佈景服飾和道具等產生更好的舞臺表演效果。

(二)身體感覺的培養

身體感覺是身體運動、狀態、方向和位置的感覺。舞蹈是一種技藝性很強的藝術,因此身體感覺訓練是舞蹈訓練的出發點。要培養良好的身體感覺就得從每一個動作訓練入手、掌握科學的動作要領及特點、把握好發力的時間與收緊的部位、設計合理的動作路線、完善身體的協調性,才能使每個動作舒展、流暢、優美。在舞蹈教室或是排練廳,舞者可以通過鏡子的映像來了解自己的動作是否舒展、是否到位。舞者在長時間進行舞蹈訓練的過程中,只有不斷提高對自我的認識、不斷提高動作質量、豐富大腦的舞蹈記憶功能才能獲得良好的身體感覺。舞蹈教師在日常的教學(特別是基本功訓練課)中除了重視舞蹈動作技術、技巧的規範性還應該注重對身體感覺的培養。

(三)自我感覺的培養

自我感覺是舞蹈演員對自己心理活動、情緒起伏和大腦認知的感覺。要培養自我感覺就要從生活觀察中入手。例如,舞蹈作品《一個扭秧歌的人》,舞蹈家於曉雪為了能夠更好地詮釋作品,曾多次赴山西感受黃土文化,體驗一代代流淌著|“黃土文明”血液的老藝人的悲苦辛酸。正是因為舞蹈家有著對藝術的執著追求、不斷實踐、更新自我認知的過程我們才能欣賞到這個具有極高藝術境界且震撼人心的優秀民族民間舞作品。由此可見,演員自我感覺的培養不僅需要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與灌輸,更需要舞蹈演員在平時養成多觀察事物、注意事物的特徵、用心去感受事物以及對生活的感悟、對角色的理解及推敲的好習慣。綜上所述,舞蹈感覺是舞蹈演員對客觀世界的一種反映形式。從藝術學的角度上來講,它發於心理,表於形體,是心理和形體的高度統一。良好的舞蹈感覺除了教師在教學中的重視培養還需要舞者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日積月累,提高自己的藝術素質。此外,還要紮根生活,從中獲得豐富多彩的感性知識,並努力在藝術實踐中鍛鍊自己的藝術表現力,使感覺成為表達現實生活的藝術手段,從而提高舞蹈表演水平。

參考文獻:

[1]平心.舞蹈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2]金開誠.文藝心理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

[3]平心.舞蹈感覺與自我感覺--舞蹈藝術的靈魂、舞蹈心理學的精髓[J].北京舞蹈學院院報,1997(3).

[4]平心.舞蹈感覺與本體感覺--舞蹈藝術的內涵、舞蹈心理學的外延[J].北京舞蹈學院院報,2001(2).

[5]易紅武.漫談舞蹈感覺[J].焦作大學學報,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