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會計確認標準的創新

才智咖 人氣:1.73W
試論會計確認標準的創新
試論會計確認標準的創新 一、傳統的會計確認標準及其侷限

會計確認是將一項資產、負債、營業收入、費用等正式地記入或列入某一個體財務報表的過程。(美)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婁爾行譯,論財務會計概念,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3:第221頁〕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認為,確認一個專案和有關的資訊,要符合四個基本條件,並應在效益大於成本及重要性兩個前提下予以確認。其標準是:(一)定義,專案要符合財務報表某一要素的定義;(二)可計量性,具有一個相關的可計量性,足以可靠地予以計量;(三)有關資訊在使用者決策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四)可靠性,資訊是反映真實的、可核實的、無偏向的。這些標準是現代財務會計核算系統得以執行的有力保障,凡符合標準的資訊被確認為相應的會計要素並納入財務報表中;不能完全滿足上述標準的資訊則被摒棄在財務報表之外。這些標準對於保證會計資訊的相關性、可靠性從而提高會計資訊的利用度等方面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也有很多人對其固有的侷限性提出了質疑。美國證券交易會(SEC)委員man認為傳統的會計確認標準存在如下侷限性:〔uture of Accountingand Financial Reporting Part Two:unting Horizons,1996;June:138—148〕第一,那些潛在的相關專案由於不符合確認標準而被忽略(通常是由於可靠性原因);第二,由於計價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越來越無用的專案卻依然包含在報表當中;第三,人們並不總是清楚為什麼一些資訊包含在財務報表當中,而其他資訊則被排除在報表之外。近二十年來企業經營環境翻天覆地的變化更進一步加劇了上述侷限性,傳統確認模式下所生成的會計資訊的有用性受到越來越多使用者的批評,會計確認模式面臨創新的壓力與挑戰

二、會計確認的創新模式

Wallman在《會計與財務報告的未來之二:多彩的方法》(  ThefutureofAccountingandFinancialReporting Part Two: ThecolorizedApproach)文中,對會計確認標準提出了新的看法,認為會計確認標準的選擇應建立在為使用者提供更為有用的資訊上,其焦點應在於一個專案是否為企業財務披露的一部分,而不是該專案是否在財務報表中予以確認。他將原有的單一標準擴充套件成為一個具有多層次內在結構的會計確認標準體系,其基本構成如下:

第一層次,滿足現有確認標準的專案。滿足現有確認標準的專案必然是企業最相關、也最為可靠的資訊,因此,該標準所確認的資訊構成了財務報告最核心的部分——財務報表。

第二層次,可能存在可靠性問題的專案。包括總體滿足現有確認標準,但由於可靠性不足而被排除在核心財務報表之外的專案:(一)研究開發費用、廣告支出等。按照現行會計慣例這些專案發生時即作為當期費用處理,事實上這些專案通常會形成資產(它們可以為企業帶來預期的未來利益,否則企業不會進行此類的投資)從而滿足現行確認標準的第一項條件(定義標準)。由於企業必須不斷地對來自於研究開發以及廣告方面的產出進行評估,從而表明這些活動所帶來的未來利益是可計量的。此外,大多數的資訊使用者不會對這些專案的相關性提出質疑。但將這些支出作為資產確認的主要困難在於其可靠性,因為它們預期的未來價值很難準確地確定,支出的耗用過程通常與其他資產的使用交織在一起,從而無法滿足可核實性以及中立性的'要求。通過在核心層之外設立一個新的層次將其確認,一方面凸現了它與核心層所確認資訊在可靠性方面所存在的差異;另一方面為這些專案資本化或予以恰當計價提供了理論依據。(二)品牌、企業長期累積的無形價值以及花費在顧客滿意度上的支出等。這些專案同樣由於資訊的不可靠性,現行會計慣例拒絕將其作為資產專案予以確認。然而,等到完全可靠再確認時,有關的資訊已經過時而使其相關性消失殆盡,因此,在核心層之外建立一個新的層次,並將該層次的標準界定為那些具有相關性但也許可靠性稍遜的資訊。那些內生於企業(如品牌)的資產在現行標準下是不予確認的,因此也就意味著它們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價值為零。雖然很難準確地確定品牌的價值,但可以十分確信的是,零幾乎總是錯誤的答案,這便是將此類專案予以確認的現實經濟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