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構建

才智咖 人氣:2.43W

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不斷健全和改革開放不斷引向深入,建築企業的財務改革也也勢必不斷推進,建立長效財務管理機制才能從根本上處理風險問題。

建築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構建

摘要:

隨著國民經濟中高速發展成為新常態,作為我國重要產業的建築企業也隨著房地產的“去庫存”“去槓桿”而遇到重大的挑戰。本文從四個方面分析了建築企業財務風險的形成原因,提出了構建財務管理制度的思路,並闡述了構建企業內控體系的對策,分析了強化企業外部審計的對策。

關鍵詞:

新常態;建築;財務管理;內控體系;制度

財務管理制度是各行各業的企業改革發展的核心所在,對建築企業而言,財務管理制度關係著專案建設的投資收益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當前,建築企業正遭遇著各種各樣的財務不可控因素,導致企業經營決策偏離了預期目標,尤其在經濟新常態的特殊時期,建立健全財務制度是建築企業生存發展的有力保障。因此,注重財務制度的規範化、制度化、長效化建設,將成為建築企業管理的重要方向。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形成原因

企業的財務風險是指在各項財務活動與工作過程中,因為各種難以預料或管控因素的影響,財務狀況可能出現或者已經出現的不確定性,從而導致出現企業損失的可能性。

1.巨集觀環境的因素

企業財務管理的巨集觀環境的複雜性是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外部動因。企業財務管理的巨集觀環境瞬息萬變、複雜多變,不以某個企業的主觀影響而發展,而企業管理系統不能適應或者駕馭這種巨集觀環境的波動。財務管理的巨集觀環境一般涉及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市場環境、社會文化環境、資源環境等因素,這些因素雖在企業之外,但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不可小視。

2.財務部門的因素

企業與內部各部門之間及企業與上級企業之間,在資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權責不明、管理不力的現象,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資金流失嚴重,資金的安全性、完整性無法得到保證。這些都說明:企業內部財務關係不明確,是導致企業出現財務風險的另一關鍵因素。

3.企業決策的因素

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導致決策失誤,財務決策失誤是產生財務風險的又一主要原因。避免財務決策失誤的前提是財務決策的科學化。

4.財務管理人員的因素

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的客觀性認識不足。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只要有財務活動,就必然存在著財務風險。然而在現實工作中,許多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缺乏風險意識。風險意識的淡薄是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經濟新常態下建築企業如何健全財務制度

建築企業必須建立相對完整的財務制度,推動建築經濟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財務工作和業務領導方面,由財務部門直接參與,增強財務部門辦事的獨立性與客觀性,以免職權混淆帶來的不利影響。

1.總結財務風險的成因

總結建築工程的風險成因,對風險產生的不利影響進行分析;建立建築工程專案風險識別與評估模型,提出建築工程風險管理的可行性策略;從風險預測角度分析,根據建築工程特點提出預見性的風險管理方案,以風險預警系統為中心,從財務分析管理、專案檔案管理、統計報表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等方面,為建築企業建立防範性的風險管理決策。

2.健全內控和財務管控流程

必須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健全內控工作程式,降低可能產生資金流出或者產生負債的潛在風險。如訂立擔保合同前應嚴格審查被擔保企業的資信狀況;訂立擔保合同時適當運用反擔保和保證責任的免責條款;訂立合同後必須即時跟蹤審查被擔保企業的債務償還能力,減少直接的風險損失。

3.建立財務預警分析指標體系

建立符合企業實際財務預警分析指標體系,防範財務風險產生財務危機的根本原因是財務風險處理不當,因此,防範財務風險,建立和完善財務預警系統尤其必要。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編制現金流量預算。因為企業理財的物件是現金及其流動,就短期而言,企業能否得以維持不完全取決於盈利能力,而取決於是否現金週轉能力。在此基礎上,建築企業必須明確財務體系的各項指標,建立適應企業戰略規劃和長遠發展的財務預警體系。對企業而言,在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的同時,要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其中盈利能力、債務水平、工作效率、產品潛力等指標比較關鍵,而體現資產保值增值的指標的有總資產報酬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

三、構建建築企業的財務內控管理體系

財務管理部門在防範和懲治風險中的作用發揮如何,取決於其是否從機制上維持財務管理制度的有效實施,而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擾。建築企業完善財務管理制度需考慮多方面內容,主要圍繞人員管理、財務管理、決策管理等方面,綜合避免各種因素帶來的財務風險隱患。

1.財務人員的管理

一是職位劃分,根據財務工作的特殊要求,將財務人員劃分為不同類別,主要包括總賬管理、費用款項收支管理、合同管理、稅務籌劃等,詳細分配任務給不同的職位;二是任用制度,所有財務人員必須層層篩選,通過嚴格的選拔任用環節,從筆試、面試等方面嚴格測試,符合財務部門要求才能走上財務工作崗位,這是保證財務人力資源科學高效的核心基點;三是薪酬制度的革新,優化現有崗位和工作結構,提高財務崗位的晉升預期,讓財務人員可通過晉升級別來提升個人和政治待遇,激發財務人員工作的主動性。

2.實施財務監察一體化

建立財務與監察一體化的財務管理體系,有助於建立更加完備的企業管理體系。也可倡導企業財務與國家政策同頻共振,採取垂直化的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了建築企業財務管理的精細度和涵蓋範圍。財會人員對移送的資料要詳細的稽核查驗,資料證據必須保證完好無缺、實事求是,確保財務制度的科學性,客觀反映建築企業真實的財務工作狀況,降低企業運營期間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3.強化企業的決策管理

重大經濟決策涉及到資金鍊運轉結果,對企業財務收支決策、市場經濟戰略決策等均有很大的影響。財務部門監督可以制約經濟決策權力,科學地分配財務人員之間的權力劃分,避免財務決策混亂造成的經濟風險。例如,財會人員根據重大經濟決策實施綜合考察,審查建築專案決策程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獨立專權、決策失誤、資金濫用等問題。

四、注重發揮外部審計

在財務制度的作用完善企業財務制度,建立有效的財務管理體制並著力有效執行是企業防範風險,規範企業內控行為的重要手段。建築企業構建財務管理制度是企業內控的內在需求和必由之路。財務制度構建的出發點要符合國家的財稅體系政策,適應本企業經營發展的實際需要,從業務流程、資產管理、人員管理、投融資、財務基礎工作、績效管理等方面,比較全面、客觀地構建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

1.強化外部審計

加大外部審計力度也是企業財務制度不可缺少的內容。財務風險導致費用資金收支不明確,最終造成企業資產流失。在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現有體制下,建築企業財務體制改革是必然趨勢,也是實現經營收益最大化的基本保障,能夠為建築財務管理提供多方面的保障。財務部門要根據建築行業的發展特性,充分接受外部審計單位的監管,提升建築企業的發展質量。

2.財務制度控制

為了促進財務制度建設和發展,財務部門應當完善現有的財務管理體制,不斷調整並制定出符合企業營運要求的控制模式。例如,根據建築專案決策發展要求,為建築企業財務體制調整提供參考,避免工程資金收支失衡造成的經濟損失。此外,配套有效的執行財務制度的方法、對策及考核獎懲方案,從制度上全面杜絕在制度執行中出現“形式主義、跑題走樣”現象,規避“上出政策、下找對策”的行為。

3.優化企業內控體系的設計

在很多建築企業,“小金庫”是導致建築企業財產和資金損失的重要因素,要專門針對制定各類“小金庫”,出臺轉向內控管理制度,對不明資金來源詳細審查,明確各項資金收支狀況。其次,堅持民主管理,樹立法律法規的權威性。企業財務部門需積極開展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促使審計監督、組織監督、紀檢監督等工作協調進行,從多個方面規範內控管理體制設計,為建築行業長遠規劃、健康發展等做好準備。

五、結語

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不斷健全和改革開放不斷引向深入,建築企業的財務改革也也勢必不斷推進,建立長效財務管理機制才能從根本上處理風險問題。建立符合行業和企業實際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僅可以解決傳統財務體系的弊病,同時實現企業資金的優化配置,引領建築企業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