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東北優質大豆品種黑河44號繁育技術

才智咖 人氣:5.17K
淺談東北優質大豆品種黑河44號繁育技術
  
  論文關鍵詞 大豆;黑河44號;合理施肥;種植方式;病蟲草害防治

  論文摘要
介紹了東北優質大豆品種黑河44號繁育技術,主要包括輪作與地塊耕作制度、合理施肥、種植方式、灌溉、病蟲草害防治、適時收穫等內容,以期為該品種的推廣種植提供技術參考。
  
  
  東北優質大豆品種黑河44號,原代號:黑交01-1778,審定編號:黑審豆200701,審定時間:2007年,由黑龍江省農科院黑河農科所育成。該品種為亞有限結莢習性,株高70cm左右,無分枝,紫花,長葉,灰色茸毛,莢長形,成熟時呈灰色。種子圓形,種皮黃色,種臍淺黃色,有光澤,百粒重18g左右。籽粒蛋白質含量39.31%,脂肪含量21.09%。接種鑑定中抗或感灰斑病。在適應區,出苗至成熟生育期92d左右,需要≥10℃活動積溫1 750℃左右。適應區域為黑龍江省第六積溫帶。2005~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產量為1 891.9 kg/hm2,較對照品種增產10.4%,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產量1 962.1kg/hm2,較對照品種增產10.6%。近年來在東北地區表現出了較好的效益和效益,現將其繁育技術介紹如下。
  
  1 輪作與耕作制度
  
  採取麥—豆或玉—豆的輪作制,儘量避免重茬。採用根茬底土混層犁進行土壤秸稈還田,建立以底土培肥為主的耕作體系統。播種前將氟樂靈(防闊葉雜草)1.5~2.5kg/hm2對水400~600kg和滅草猛混賽克律1.5kg/hm2+水400~600 kg施入土壤中深耕,以防除雜草。伏秋壟底超深耕45cm,3~4年深耕1次,加深耕層,打破犁底層,活化底土層,形成鼠洞層,消除板結層,建立上鬆中實下虛、左右虛實相間海綿層。
  
  2 合理施肥
  
  大豆生長髮育需要大量的礦物質營養。據資料介紹,每生產100kg大豆籽實,需要氮5.3~10.1kg,磷1.0~3.6kg,鉀1.3~9.8kg,同時還需要微量元素鈣、鎂、硫、硼、錳、銅等。尤其是大豆原種,如果所需要的養分不能滿足,大豆幼苗生育不正常,植株矮小、籽實不飽且產量低,影響原種產量。秋季開始對擴繁基地所有地塊增施有機肥,有機肥在秋翻地前施入地表,然後翻到20cm深的'土層。播種同時,深施磷酸二銨66kg/hm2,或磷素含量相當的大豆專用肥,混拌磷素活化劑15kg/hm2、生產鉀肥15kg/hm2,楊覆成活力素顆粒肥15 kg/hm2,深施到種下4~5cm。在施入底肥的基礎上,配合施用種肥磷酸二銨150kg/hm2,然後起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