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板書我做主

才智咖 人氣:1.35W

摘要: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受到教學場地和教學裝置的約束,不可能每一節課都能享受到先進教學技術帶來的便利和樂趣,所以,我們可以在黑板上大作文章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倡設計板書就是要一改傳統板書模式,包括豐富板書的內容:例如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上一些圖片資料;充實板書的色彩:形式上適當使用彩色粉筆。

我的板書我做主

關鍵詞:板書;改革;掛圖;簡筆畫;色彩

現代化英語教學中,黑板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黑板了。隨著掛圖、實物投影儀、多媒體等的加入,使得黑板的內涵更加豐富。特別是多媒體——這一現代化的先進教學工具,它以鮮豔的色彩、活動的影象和有聲的對話,給人一種活潑有趣、賞心悅目的感覺,創造了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受到教學場地和教學裝置的約束,不可能每一節課都能享受到先進教學技術帶來的便利和樂趣,所以,我們可以在黑板上大作文章,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改革傳統板書

在我們的印象中,板書除非就是“黑板白字”,形式單一,枯燥乏味,所以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學習積極性大大降低。而提倡設計板書就是要一改這種傳統板書模式,主要有:(1)豐富板書的內容:例如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上一些圖片資料,使之圖文並茂;(2)充實板書的色彩:形式上適當使用彩色粉筆。要做到這些,首先,筆者在備課時認真鑽研教材資料,精心設計課堂中的板書,對每一個單詞、每一張圖片、每一幅掛圖,甚至於相應的每句話都要事先作好精心的安排。

二、充分發揮板書各要素的作用

在具體的設計中,特別要注意充分發揮板書各要素的作用。簡單地說,板書的要素有以下幾種:

1。掛圖

掛圖是板書的重要組成部分,掛圖的內容往往是課文的重點。每篇課文都有配套的掛圖,可將所需要的部分選出貼在黑板上,有時也可以將所需要的內容剪出來再貼上去,在掛圖的旁邊還可以出示幾個提示性的小問題。筆者基本上是在課間貼掛圖、寫板書,有的學生看見了掛圖會很感興趣,而且,當他們看到相應的問題後,會更加迫切地想了解課文的內容,從而極大地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例如牛津版教材6A Unit 5 On the farm一課,學習的是過去式,筆者的板書設計是這樣的:

黑板的左上角註明:

Day:Tuesday

Date:the eleventh of October 2006

Weather:Sunny

這是當天的基本情況,然後將事先處理好的掛圖貼在黑板上,並且在掛圖的空白處標明:National Day Holiday(國慶節假日)。由於國慶節剛剛過去,所以學生明顯感受到時間是過去式,然後筆者在掛圖旁邊提出幾個問題:

Question one:What did Nancy’s family do at National Day?

Question two:What did Helen do on the farm?

Question three:What else did Helen do?

簡單的幾個問題,便概括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樣一節課學習下來,學生把課文也吸收地差不多了。

2。簡筆畫

簡筆畫,顧名思義即簡單作畫。它不像其它教具那樣攜帶不便,簡筆畫只需要幾支粉筆。由於英語中大部分單詞可以用簡筆畫來完成,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邊講邊畫。它是最適合於在黑板上表達的,由於它可以邊講邊畫,所以最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充當了“催化劑”的角色。在較短的時間裡直觀地給學生展示一個物品或一件事,給學生留下的印象也更深刻。有許多很難進行的教學活動在它的加入下能有效地發揮作用,並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例如牛津版教材6B Unit 5 What’s the weather一課,涉及天氣的有sunny,cloudy,windy,rainy等單詞,可以先畫一幅陽光燦爛的畫 ,表示sunny;然後在太陽下畫一棵樹 ,再畫上風 ,表示 windy,如圖 ,再把圖中的太陽擦去,加上 表示cloudy,再加上幾筆 ,表示rainy,這樣就變成了這樣的圖畫 ,這樣邊講邊畫,最後形成了一幅系統的圖畫,學生便於將寓於圖畫中的單詞系統地記牢。

3。色彩

如果說簡筆畫是“催化劑”的話。許多學生厭倦了色彩單調的.板書,特別是英語中這些彎彎曲曲的英文,用學生的話說,就像是看“天書”,沒意思,不想看,看不懂,如此下去就形成了惡性迴圈。這時色彩就會發揮大作用了,那鮮豔的色彩就像一個個興奮點,圖文並茂的內容能形象地表達單詞或課文的內容,也會令學生精神振奮、思維活躍。筆者認為他們鍾情於“多媒體”的道理也在於此吧!那麼,我們又何嘗不可吸收一些“多媒體”的優點來呢?在課堂中讓學生做些小遊戲,開展一些情形對話等活動,一來可以豐富我們的課堂;二來可以彌補板書中沒有聲音、沒有動作的不足,與教師設計的板書相輔相成,共同構築美好的四十五分鐘。這樣不也成了“土製多媒體”教學了嗎?

實踐才能出真知。接下來讓我們付諸行動,還是以牛津版教材6A Unit 5 On the farm一課為例,在課堂中展示筆者設計的板書,具體如下:

第一步:先呈現一個莊園背景。教師邊用簡筆畫快速勾勒出小山、小樹、小鳥、草地、小屋、雞、鴨等,邊介紹“This is a farm(這是一個農場),接著進行師生對話:“what’s this?”“It’s…”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問題,可以問基礎較差的學生,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增加其自信心,並可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這樣就非常順利地拉開了教學的帷幕。

TAGS:板書 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