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運用體系建立

才智咖 人氣:2.21W

1、系統設計

醫學影像運用體系建立

我院區域網的建立,是在購進DR(digitalradi鄄ology)時配購一臺伺服器,5臺圖文工作站,一臺登記工作站,由伺服器公司負責軟體開發及網路連線。

1.1建立區域網時醫院概況

床位500張,日門診量約700人次,放射科工作人員19人,CT、DR、影增型胃腸機、普通拍片機各一臺,胃腸機影象未數字化而沒有進入PACS,後來配置CR(computerradiology)後,普通拍片機影象進入網路。

1.2區域網

具有多埠的伺服器一臺,接入數字化的影像裝置有菲利普DR、西門子雙排螺旋CT各一臺,愛克發-5503像機、KODAK-6800像機、登記工作站各一臺,圖文報告工作站5臺,3臺位於放射科,CT室、臨床骨科各一臺,後接入KODAKCR一臺。

1.3伺服器

型號:intelxeonCPUE53101.6G,記憶體2GB,硬碟:SATA500G,磁碟陣列:824G,整合顯示卡,顯示器:ViewSonic。

1.4工作站

戴爾主機、硬碟80G、記憶體1GB、DVR-212光碟機、中央處理器GenuineIntel(R)CPU,獨立顯示卡,工作站軟體:PiviwStarNewris.

2、系統性能

系統在影象採集、傳輸、儲存、管理、列印、瀏覽和後處理功能上,以及中文資訊的資料庫管理方面已達到了mini-PACS的要求。

2.1影象及資訊採集

DR、CT、CR均以標準DICOM3.0介面接入伺服器。登記工作站資訊通過伺服器與DR、CR連線。

2.2影象儲存

計算機工作站硬碟儲存和DVD光碟燒錄相結合。計算機工作站內的影象用DVD光碟燒錄,刻錄的影象格式符合DICOM3.0標準,為不壓縮的無損影象,可重新返回工作站做各種後處理及鐳射膠片列印。工作站上線上儲存的影象為1~4個月,所有影象用DVD光碟燒錄,作為離線永久性儲存。工作站上的影象被輸入報告資訊並刻錄到DVD光碟後,能將報告資訊自動備份到資料庫中,以便在查詢離線影象時自動連結上相關診斷報告。

2.3影象瀏覽

本系統軟體具有窗寬窗位調節、縮放、反轉、距離測量、多平面重建等後處理功能,滿足了影象處理、閱讀的需要。

2.4資料庫功能

系統應用軟體已將重要和常用的DICOM文字資訊轉入資料庫,診斷報告中的一般專案如姓名、性別、年齡、日期、影像號等可自動引出,有各種部位的正常、常見病變的影像報告模組,診斷醫生根據影象作出相應修改錄入後,即可輸出規範化的診斷報告。

3、結果

系統是基於小型伺服器建立的區域網,達到資訊影象共享,實現了PACS的功能,其結構簡單,價格低廉,實用性好。系統的執行和使用已部分改變了原來的工作方式,簡化了工作流程,受到使用者的好評。

3.1系統成本

我院是在購置DR時配置該系統,含在DR價格內,節約成本約70萬元。用DVD儲存影象,節約了存檔膠片費用,還避免了因存檔膠片遺失或損壞帶來的其他方面的損失。

3.2實用性

所使用的各類裝置已實現了無膠片化管理,離線存檔的DVD光碟按時間順序歸檔,查詢方便。可進行管理、統計方面的工作。

4、討論

在數字化醫學影像裝置日益普及的今天,基層醫院的'數字化裝置從少到多,如何在數字化裝置較少時即能發揮其最大效能,達到資源共享,建立mini-PACS是最好的選擇。但要實現這一步,肯定有許多困難和阻力,特別是思想觀念上的轉變更為突出[4]。

4.1創造良好的新觀念氛圍

首先從思想上衝破舊的觀念,樹立創新精神,在有關科室推廣網路軟體的應用,培養院內及科內的計算機、網路、資料庫管理人員,熟悉並掌握網路程式的應用、管理。

4.2軟拷貝不能代替硬拷貝

我院在使用mini-PACS網路初期,閱讀影象時總是不能適應,可能是因為軟拷貝影象質量沒有比硬拷貝更好,系列圖片的整體感不如膠片,還有醫生多年形成的觀片習慣等。對多次複查病人的影象對比觀察比較困難,不能同時顯示多次檢查的一系列影象。

4.3合作伙伴

PACS是一項系統工程,基層醫院可從單一的工作站,mini-PACS向較大規模的PACS逐步發展。目前國內進行PACS開發的公司較多,尋找一家實力雄厚,有PACS開發經驗及有良好信譽的公司進行軟體開發及應用,可較好地保證以後的管理及升級。

4.4影象儲存問題

我院的mini-PACS線上儲存量有限,每日影象量較大,需要及時離線儲存,用DVD儲存,存量較小,操作麻煩、費時,不易保管是其不足,建立時可考慮磁碟陣列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