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

才智咖 人氣:8.03K

寫論文首先要寫好開題報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舞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舞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

舞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一

論文題目:舞蹈服飾與蒙古族族舞蹈相融的藝術初探

一 選題評估

為了探究舞蹈服飾與民族舞蹈相融合的藝術形態,詳細討論舞蹈服飾民族舞蹈中的作用及其對整個舞蹈作品的影響,本文將從蒙古族所特有的舞蹈理論及形態特徵入手,通過分析中國蒙古族舞蹈來具體闡釋蒙古族舞蹈服飾與蒙古族舞蹈相融的藝術內涵,為舞蹈服飾與民族舞蹈本身的更好發展提供有力的理論依據。

二 研究現狀

舞蹈服飾作為一種舞美藝術,應存在於與之相適應的舞蹈形態、思想內涵、行為規範的制約和支配之中,舞蹈服飾具有時代特徵、地域特色,必須符合人物的具體形象要求。餘豔【1】通過對民族舞蹈藝術特徵和文化內涵的分析研究,論述了民族舞蹈服飾的藝術形式和重大作用;楊敏【2】對我國少數民族舞蹈和服飾的研究分析,論述少數民族的舞蹈節奏和形式與服飾的相互關係;張姝萍【3】通過對民族服飾和民族舞蹈服飾設計方面的研究論述,得出我國民族舞蹈服飾設計的多種方案,為我國名族舞蹈服飾設計增添新的元素;崔巖【4】在舞蹈服飾與民族舞蹈的藝術性的研究中,詳細準確的描述了我國民族舞蹈和民族舞蹈的藝術特色。民族舞蹈與民族舞蹈服飾的研究已經得到很大的進步,但是針對我國少數民族較多,民族舞蹈種類豐富,民族舞蹈服飾需求的不斷增加,現階段的民族舞蹈和民族舞蹈服飾研究仍然不能滿足現階段我國發展迅速的民族舞蹈創新步伐。所以本文就結合自身強有力的專業背景,對我國的民族舞蹈和民族舞蹈服飾特別是蒙古族做進一步研究。

三 研究方法

通過網路查詢相關社科文獻,閱讀大量有關資料,充分利用我校圖書館資料庫資源,由此進行論文的研究工作。

四 研究過程

本文分別從舞蹈服飾與中國蒙古族舞蹈相融的歷時性資訊:民族舞蹈發展歷程中舞蹈服飾話語的資訊,民族舞蹈發展歷程中舞蹈服飾隱匿的.資訊;民族舞蹈韻律與舞蹈服飾的相融:民族舞蹈的節奏性與舞蹈服飾,民族舞蹈的律動特徵與舞蹈服飾;民族舞蹈情感與舞蹈服飾色彩的相融:民族舞蹈肢體語言與舞蹈服飾色彩的相融,民族舞蹈情感與舞蹈整體色彩的相融;民族舞蹈與舞蹈服飾材質的相融:民族舞蹈造型與舞蹈服飾的材質,民族舞蹈動作與舞蹈服飾的材質等三部分部分進行了研究。

五 研究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xx圖書館資源豐富,藏書種類齊全,特別是舞蹈藝術相關書籍逐漸增多,另外我校圖書館已經購買多種電子期刊以及能夠多種學科進行社會科學研究的資料庫資源,最後還有我係老師能夠提供給學生許多具有建設性的建議。所以研究條件基本滿足,能夠按時完成本課題的研究工作。可能存在的問題是學期之間課時安排充足,時間需要能夠更加的合理安排,另外在論文完成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定不可預見的問題。

六 論文進度安排

20xx.8-20xx.11 論文資料蒐集,整理,提出可行的論文方向方案。

20xx.11-20xx.12 與論文指導老師商量論文的選題工作,並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論文的開題報告。

20xx.1-20xx.3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完成論文的初稿。

20xx.3-20xx.4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進行論文的格式修改,內容精煉,完成論文的寫作工作,最終定稿。

七 參考文獻

【1】餘豔. 民族舞蹈服飾:藝術特徵與文化內涵[J]. 武漢科技學院學報. 2004(03).

【2】楊敏. 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及其服飾[J]. 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 2006(02).

【3】張姝萍. 淺談民族傳統服飾與民族舞蹈服飾設計的關係[J].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 2008(01).

【4】崔巖. 舞蹈服飾與民族舞蹈的藝術性[J]. 大眾文藝. 2012(14).

舞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二

題目:民族民間舞教學法的重要性

選題的目的與意義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著幾千年優秀燦爛的文明史,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各民族民間舞在我國曆史文化長河程序中,世代生息演進,流傳至今。中國舞蹈教育和藝術人才的培養課程體系中,民間舞始終是一門不可或缺的專業必修課程,而不同區域、不同民族的民間舞蹈內在所特有的規定性,形成了民間舞蹈自教學方法。民間舞教學法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這門課,對民間舞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式進行系統化、規範化、理論化的學習,為他們在今後民間舞教學中逐步走向科學化、體系化、理論化的道路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民間舞的愛好者提供一門具有實際操作意義的課這個事開題報告

但是就是圍繞著這個寫,後面是我寫的內容還有.

研究現狀

如今,我們的民間舞教學的教材與教學內容,不是簡單純粹地把流傳在民間的自然形態民間舞搬進教學,而是經過反覆深入研究,找出其規律特點,不斷進行提煉、加工、昇華、規範而形成系統的教材,並以此作為訓練學生舞蹈演員的有效手段,其針對性、目的性是很明確的。不同地域的民間舞,其舞蹈的形式、風格、動態有其共性,也有個性,而民間舞蹈內在特有的規定性,形成了民間舞蹈自身特有的風格特點和形態樣式。例如:東北秧歌的風格特點概括為“穩重浪”,其舞蹈的“艮勁兒、美勁兒、潑辣勁兒”,以動作和急出慢落、有動有靜、有張有弛,音樂曲調以嗩吶和小鈸器樂吹奏出迷人的節奏變化,把舞蹈烘托得更動人,為其舞蹈的“艮勁兒、美勁兒、潑辣勁兒”增添聲色。從動感和風格上,藝術地概括出東有教無類”的教學模式,關鍵是解決教師的教學思維與教學方法,是“民主”、“相容”、“並收”的教學思想的滲透。

主要內容

本文通過四個方面對民族民間舞教學法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和講解。

1、民族民間舞蹈的特點, 一個民族的歷史程序中, 由人民群眾直接創作, 又在群眾中進行今傳承, 如此歷代沿襲流傳至的舞蹈形式。

2、民族民間舞教學法的特點,體現在以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有代表性的民間舞教材為教學內容,有較強的系統性和規範性,以具有訓練形體技能和心智技能兩方面價值和作用的內容,著重解決學生的身體鬆弛和協調性、靈活性、柔韌性、氣質性以及控制力、力度、彈性、速度、節奏感、樂感、技術技巧性和表現力等。

3、民族民間舞教學法的目的,通過系統規範化的教學內容,配合相適應的、生動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民間舞基礎知識、技術運用方法、基本能力等諸多方面得到培養開發和訓練。

4、民族民間舞教學法的意義,在中國舞蹈教育和藝術人才的培養課程體系中,民間舞教學法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進入舞蹈課堂教學,是一門重要的專業理論課,使學生更進一步的理解舞蹈內涵,規劃舞蹈動作,同時也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必不可少的主修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