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濮陽大弦戲

才智咖 人氣:1.4W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論文了吧,藉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相信寫論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淺談濮陽大弦戲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淺談濮陽大弦戲

摘要:

濮陽大弦戲又名“弦戲”“弦子戲”是我國的一種古老戲種,2006年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本文以具有地方特色的濮陽大弦戲為參考物件,採用文獻梳理、個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對大弦戲進行系統的分析研究,同時,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角度著手,分析濮陽大弦戲珍貴的價值,探討如何對其進行搶救和保護,並對其他地方劇種有所啟示與借鑑。

關鍵詞:

藝術特徵;補救措施;現存狀況

濮陽位於河南東北部。[1]濮陽有很多榮譽稱號,如:“中華龍鄉”“雜技之鄉”等,他不僅環境優美,而且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濮陽藝風深厚,擁有很多戲曲品種,據史記載流入或源於濮陽市的戲曲種類達到20餘種,如:四平調,目連戲等,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戲種消失,而至今活躍在我國戲曲舞臺千餘年曆經風雨、經久不衰深受民眾喜愛的仍是濮陽大弦戲。

一、大弦戲名稱的由來

大弦戲又名弦子戲,[2]原稱為公興班,是一種傳統且稀有的多聲腔戲曲,由於大弦戲的曲調演奏是以三絃領頭所以稱為“弦子戲”,但“大”子何以見得,原因在於:大弦戲與唐朝宮廷的梨園御戲有一定的淵源,相傳是由唐玄宗所創,古代皇帝為“大”,所以弦子戲被稱為大弦戲。大弦戲是一個古老而稀有的劇種,主要分佈在豫北、魯西、冀南一帶,深受群眾喜愛。[3]它主要以濮陽,開封為中心。

二、大弦戲歷經的歷史滄桑

大弦戲的產生具有“宮廷御戲說”“雜耍班說”“傀儡戲說”根據資料我認為大弦戲為“宮廷御戲”大弦戲具有“皇家血統”唐玄宗時期,唐玄宗配樂,宮女、伎工進行表演,於是“戲”開始形成,進入歷史舞臺。大弦戲隨著時代的變遷,唐衰亡之後,唐宮的梨園弟子遷往宋都開封,在前往途中有的樂師流落市井之中,戲曲開始進入民間,帶動了民間戲曲的發展,被帶到民間的御戲,是怎麼在濮陽紮根的卻已不詳,據當地藝人說“大弦戲是唐代御戲的嫡傳,它現在所擁有的唱腔,曲牌,伴奏樂器及行規習慣均已找到它與唐代御戲的.血緣痕跡”到了宋元時期,由於宋詞元曲的盛行,宋元時期的文人雅士據大弦戲的曲牌進行填詞,元朝時期大弦戲的伴奏樂器中借鑑了“胡樂”的伴奏樂器給大弦戲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大弦戲還吸收了元雜劇中的某些曲牌,加強了曲牌的表現力,到了明清時期大弦戲吸收了大量的聲腔體系,同時大弦戲班社團不斷增加,活動的範圍不斷擴大,抗戰時期還大力的提倡創編現實生活為主的故事來進行演出,從而掀起了現代戲的風潮,事物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在適者生存的大環境之下,多數大弦戲劇團消亡,而保留下來的公興班在解放後更名為“新新劇社”,經過顛末門生們的盡力,在2006年被參加第一批非物資文化遺產庇護名錄。

三、大弦戲的藝術特徵

(1)大弦戲中聲腔體系

大弦戲的聲腔體系有很多種說法,如:民間散曲說,索弦說,梆子說等,而以我個人來看大弦戲為索弦說,原因在於大弦戲的曲調風格和索絃聲腔體系的曲調風格一致,這種聲腔是一種古老傳統的聲腔體系,它源於元雜劇,這種聲腔細膩委婉,尾聲一般不用人聲結束,而是用絃樂器伴奏結束,這種聲腔是由“五大套曲”和諸多散曲組成,他們曲體結構複雜,旋律宛轉悠揚,有的戲曲運用緊打慢唱的方法,如一句戲詞中的一個字能演唱一分鐘而不重複,而有時則採用慢打快唱的方式如“數來寶”中小乞丐的演唱,在大弦戲中有的慢如閒庭信步,快則萬馬奔騰,這兩種唱法使人沉迷其中而不得出,“繞樑三日,餘音不絕於耳”所以在群眾中流行這樣一句話“大弦戲走三天絃音還往耳裡鑽”。

(2)大弦戲中伴奏樂器

大弦戲屬於絃索聲腔體系,則絃樂器則是必不可少的伴奏樂器,同時吹管樂器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大弦戲萌芽階段時期大弦戲的“始祖”唐玄宗則用橫管進行伴奏,一直沿用至今,在唐衰亡之後流落民間的梨園弟子最初主要演唱的《樂府》曲中,伴奏樂器依然運用宮廷伴奏樂器,三絃是正戲的開始起板樂器必不可少,俗話說“三絃不動缶不鼓”。同時橫管是唐玄宗時期一直沿用至今的一種伴奏樂器,為了避免單調性加入了笙為伴奏樂器,到宋末元初時,大弦戲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竹笛的音色以及所演出的調性不能適應當時的戲曲文化環境,則改為錫制笛,錫笛音色清脆悠揚,大大地增加了大弦戲的表現力,在元朝時期“胡樂”的加入則中胡,等樂器也為大弦戲的伴奏做了很大的貢獻。

(3)大弦戲中的行當分類

大弦戲的演員行當齊全,分工精細,有五聲、五旦、五花面之分,直到今天大弦戲的表演保留了宮廷的痕跡,戲曲中既有北方的豪情萬丈,耿直威猛,同時也包含了南方的細膩,委婉悠揚,春風拂面的柔情,在舞臺上演員有獨特的臺步,如官員的方步和隨著打擊樂器而進行的連步,丫鬟前行的碎步,以及大家閨秀的盈步,各個角色在出場時也有自己的亮相姿勢,如武生出場時的威猛,豪氣手執兵器或長鞭,在隨著鼓點猛回頭颯爽英姿,頭上的裝飾隨之一震,而在文戲中書生出場時的恬靜,手拿聖賢書的文人氣息,卑躬屈膝,大家閨秀出場時手持手帕隨著節奏而害羞的手帕半遮面,偷偷一望的藝術風格。

(4)大弦戲的戲曲曲目

濮陽大弦戲傳統劇目非常豐富,有500多部,由於諸多的原因現存不足百本,而這百本中一部分是以國戰爭如《雁門關》等,以及肅清風、朝廷忠義奸與臣的對抗如《薛剛大潮》等,神話故事《火靈聖母下山》等為主要內容。另一部分是以唱腔優美,表達愛情的如《西廂記》、《黃花寺》等還有一舉摘下七個金牌的《趙氏孤兒》,同時還有戴建平所創的錫笛曲牌合奏《火龍陳》。

(5)大弦戲的特點

大弦戲的歷史悠久,是中國傳統戲曲文化藝術瑰寶,它以宋大麴為載體:唱腔細膩表演粗獷豪放,該劇種還保留著五套大麴的音樂形式,該戲曲的曲牌體主要是由五大套曲:1.“海里花”“江山金桂”2.“高黃鶯”“踏黃鶯”3.“駐雲飛”“駐雲聽”4.“懶畫眉”“懶花杆”5.“三反”“皁角”和散曲組成。這五大套曲則是唐宋宮廷音樂曲牌的代表,除了大弦戲之外其他的均已失傳,這類曲牌的特點:曲牌是一種據調填詞的手法,曲牌體唱詞長短不一,曲調是以2/4、4/4拍為主,以和絃形式來進行伴奏,大弦戲有文場、武場之分,文場主要以三絃、笙、錫笛等曲調悠揚的樂器伴奏,文場中曲調唱腔優美動聽、委婉細膩、發音清純、清晰,文戲唱腔慢多用於韻白,並以柔和三絃伴奏,這種尾音唱腔高八度。武戲多用打擊樂器,管樂器做為伴奏樂器,如鼓、鑼、尖子號、大號等表現場面的巨集大、緊張、激烈的情形,武戲中唱腔換牌頻繁,真假音交替運用,音域較寬,音色多厚實,奏樂抑揚頓挫。

四、大弦戲的生存現狀

大弦戲無論是在曲牌上,技巧,唱腔上都保留著原汁原味的大弦戲讓人們神遊大唐時期時的勝狀及體會宋元時期的動盪不安,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娛樂節目的增多而這些傳統戲曲的市場逐漸萎縮,而如今大弦戲留存下來的兩大劇團則是濮陽大弦戲劇團和滑縣大弦戲劇團,由於管理的不善,演出經費緊張,演員收入減少,人才不濟,傳統曲目只是口傳相授,沒有固定的簡譜和五線譜,隨著藝人的離世,許多劇目,技巧,唱腔,曲牌也隨之消亡。

五、我們應做的措施

面對大弦戲面對的重大問題咱們應實時庇護和作出響應的辦法,以個人之見:

第一,對待戲曲的管理,“人”是重中之重,要求幹部“德,能,勤,績”的全面發展。

第二,讓青少年開始瞭解傳統戲曲,使戲曲進入課堂,為使戲曲昌榮,應從娃娃抓起,進行節目演出,如“梨園春――花兒朵朵開”。

第三,如今發達的網路技術,電腦的普及語言交流全球通譯,使戲曲語言的民族化普及到各個地區,去各國進行演出,走出國門,宣傳中國戲曲的博大精深。

參考文獻:

[1]史周賓.濮陽大弦戲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碩士論文,2011年版:第13頁.

[2]張俊.再論黃河民粹大弦戲.[J].戲劇文學,2008年版:第13頁.

[3]張豔.大弦戲淵源考.[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版:第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