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畢業生心理危機成因及干預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1.17W

大四畢業生面臨著社會、學校以及多種外在因素的影響,如學習與就業壓力的衝突,觀念更新與價值多元的碰撞,社會交往與交往障礙的並存等,這些都導致了大四畢業生容易產生心理危機。

大四畢業生心理危機成因及干預研究論文

本文從個體和環境兩個方面出發,針對大四畢業生分析其產生心理危機的誘因、主要表現形式等,並以此為基礎,提出合理的大四畢業生心理危機的干預措施,為構建具有針對性和系統性的大四畢業生心理學教育危機干預體系奠定基礎。

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發展的人才和創新群體,是中華民族偉大復新的希望。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希望與失望、機遇與挑戰、壓力與動力同在,使得大學生心理危機事件發生呈上升趨勢,因其心理危機得不到恰當有效的處理最終惡化至極端事件,不僅危及學生的健康及生命,而且影響到家庭、校園乃至社會的和諧與穩定[1]。因此,重視大學生心理危機及其干預工作的研究,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和維護學生心理健康安全,培養學生的危機意識,對於預防危機事件的發生,維護校園及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和必要性。

本文從個體和環境兩個方面出發,對大四畢業生產生心理危機的誘因、主要表現形式等方面進行剖析,並提出合理的大四畢業生心理危機的干預措施,為構建具有針對性和系統性的大四畢業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奠定基礎。

一、大四畢業生心理危機特徵分析

據資料統計,我國大四畢業生自殺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作為一代驕子的大四畢業生,經過大學前三年的學習和鍛鍊,知識才華也得到了一定的積累,即將成為為社會釋放能量的蓓蕾,卻一個個未放先落,這不僅僅是個人的悲哀,更是家庭的不幸和創傷,也是社會的重大損失。造成這些悲哀和不幸的罪魁禍首是各種各樣的原因造成的心理危機。大四畢業生面臨的社會競爭及初步接觸社會的不適應等顯著高於其他低年級大學生,一旦形成心理危機,表現出的各種行為以及隨之帶來的後果則無法挽回。

大四畢業生往往在遭遇嚴重的心理危機時無法利用現有資源和慣常應對機制加以處理和應對,這些危機往往是突發地、出乎人們的預期出現的,如果得不到及時處理,就會給社會、學校、家庭帶來沉重的損失[2]。

大學生的年齡階段通常是在青春期的末期和青年期的初期,理性及自我調節能力逐年上升[3]。此階段的個體生理髮育成熟而心理髮展相對滯後,他們希望自己能像成人一樣處理問題,同時心理髮育的不成熟和滯後的社會成熟感使他們內心時刻體驗著理想期望與現實結果的強烈落差帶來的挫折感[4]。這種挫折感尤其在大四畢業生中集中體現和爆發出來,因為他們面臨著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多重期望,這種期望需要他們用一個完美的畢業去向作為答案,而這與現實的殘酷與自身能力的不足形成強烈的衝突。其次,大四畢業生對於社會的自我意識還在逐漸形成過程中,對周圍人的評價異乎尋常的關注和在意[5]。

在整個大學期間,大四學生又處在一個非常複雜的情境中,既要忙於完成學業,又要忙於提升求職能力,加之來自親情、友情等方面的心理壓力。使得大四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幾乎跌至大學生涯的低谷,嚴重者出現心理危機,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控制和緩解,危機就會導致大四畢業生在認知、情感和行為上出現功能失調以及引起校園和社會的混亂。綜上所述,大四畢業生的心理危機體現出突發性、緊急性、集中性和痛苦性等特徵[5]。

二、大四畢業生心理危機成因分析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競爭異常激烈。大四畢業生承受著社會、學校等各種因素的衝擊,導致大四畢業生心理負荷急劇增加,形成原因如下。

(一)社會競爭加劇對大四畢業生心理危機的激化

大學生在中學時代一切以大學聯考為最終目標,在強大的應試指揮棒驅動下,學生一切精力都為大學聯考而調動,其他事宜根本無暇顧及。而在大學階段尤其是在大四階段競爭升級,大四畢業生為了在求職中勝出,不得不在大學學習的方方面面提升自已的“籌碼”——考證熱,英語、計算機過級熱就充分體現了這種心態。而這些“籌碼”往往在自己的大學學習階段難以達到自己的目標,使得大四畢業生在擇業就業中將這種競爭演繹到白熱化水平,加劇了大四畢業生的心理危機。除此之外,現在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逐漸嚴苛,要求掌握的各種技能也越來越多,面臨的擇業就業的難度也在不斷增加[6]。在沉重的就業壓力下,大四畢業生要面對的是實習、畢業、就業等諸多關係人生規劃的重大事件,在這些關鍵過程中他們要負載自我期待、成長焦慮、情感的困惑等各種思想負擔,而心理髮展不成熟使他們還不能靠自身的心理能力解決壓力。這種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累積的結果最終以心理疾患、行為問題、軀體疾病等形式爆發出來[7,8]。

(二)家庭給大四畢業生心理健康造成的影響

大四畢業生經歷了考上大學的喜悅、進入大學初始階段的迷茫、逐漸對大學生活的適應、大學專業知識學習和自身能力提高等過程,在這些過程中他們及他們的家庭都付出了很多。而在此之前,諸多因素已經影響了大學生的性格和感知等方面的能力,也對大四畢業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影響。首先,家庭經濟能力的影響。如高等教育是非義務教育,學生需承擔較多的學費和生活費,對於來自經濟困難家庭的'學生來說有很大的經濟和心理壓力,從而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往往交往退縮;在擇業就業時更是自信心不足。其次,家庭教育方式的影響。受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簡單粗暴式和溺愛式的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性格培養存在嚴重缺陷,這也會導致其產生心理危機。再次,家庭對於子女的期望過高,而在大四畢業找工作時並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這加劇了大四畢業生心理危機的集中爆發。

(三)自身個性對心理健康造成的影響

存在心理積鬱的大四畢業生往往都有些內向,也存在著不同的極端心理,如自卑、自負、不平衡等。多數自卑的學生認為自己在某方面不如別人,從而產生消極情感。他們求職時,對社會充滿了嚮往,但在競爭激烈的求職場上,自信心不足,否定自己而產生自卑心理[9]。而有些學生認為自己所學專業好、能力強或是名校學生,認為自己各方面都優於他人,產生了極端自負心理。這些都導致了部分大四畢業生的不平衡心理,使一些畢業生在遇到挫折時很自然地產生了不滿和不平衡感,進而造成嚴重的心理危機。

三、大四畢業生心理危機干預分析

針對當前大四學生存在的心理危機問題,本文提出了以“大四畢業生”為本的心理危機干預措施,以期能有效防治大四畢業生面臨的心理危機。

(一)加強心理保健意識的培養,建立面對挫折和壓力的樂觀理性心態

長期以來,從國小到大學對學生的培養上,社會、學校、家庭等多數時候對學生都是隻強調其學習成績的優秀,而對學生學習、生活中面對的挫折缺乏一個理性的指導和教育。因此,在指導大四畢業生時,必須要迅速建立面對挫折和壓力的樂觀理性心態,培養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將壓力變為動力,在逆境中把握時機,理性分析失敗的原因、競爭中自己處於什麼樣的地位等方面的能力。此外,在對大四畢業生進行指導時要加強對其心理保健意識的培養,有意識地培養其通過有意志的努力來品嚐到成功的喜悅,堅定其在做自己認為是很重要且正確的決定或事情的決心[10,11]。另外,在指導過程中,要讓大四畢業生善於發現自己的長處,找準自己在多層次、多元化的社會中的定位,要讓大四畢業生一定要學會容忍,培養堅忍的毅力,用積極進取的心態取代消極思想意識,建立面對挫折和壓力的樂觀理性心態。

(二)加強大四畢業生與社會的交往,提高擺脫孤獨感的能力

在指導大四畢業生時,要正確的引導大四畢業生與社會的交往,提高擺脫孤獨感的能力。往往有一定心理危機的大四畢業生都具有強烈的孤獨感,從而增加其與社會和他人的疏離與隔膜,而這種疏離與隔膜又會增加其孤獨感,導致個人心態失常。而當今社會隨著交通工具智慧化以及交往的網路化,大多數畢業生在現實的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體驗到了孤獨的痛苦[12]。有關統計資料表明,孤獨感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的通病。因此,在與大四畢業生的溝通和培訓過程中,要指導其通過基本社交技能的訓練,克服自卑,多與外界交流,“忘我”地與人交往,使其走出孤獨的惡性迴圈。

多數有心理危機的大四畢業生都會感到自卑,不敢與他人相處,從而造成自身孤獨。針對這一問題,可以建議孤獨感明顯的大學生,當他感到孤獨時,可利用現有的通訊工具,如用手機給自已好久沒聯絡的朋友打打電話,利用網路,QQ或微信與朋友聊聊天,交流或釋放一下自已的感情,真正融入到社會中去。其次,培養大四畢業生“忘我”地與人交往的習慣。與人們相處時感到的孤獨,有時會超過一個人獨處時的十倍。因此,在教導他們與他人相處時,無論是什麼樣的情境下,都要做到“忘我”,並設法為他人做點什麼,讓他們懂得溫暖別人的同時,也學會溫暖自己。此外,真正的教會他們懂得享受大自然。生活中有許多東西充滿了樂趣。要讓他們能夠充分領略大自然的美妙之處,就會消除孤獨,如遇到挫折但又不願與別人傾訴時,可跑到空曠的田野、海邊或江邊大聲叫喊,將內心的痛苦釋放出來,在自然的清風吹拂下使心情更加開朗[13]。

(三)建立大四畢業生心理危機干預系統

在高校建立大四畢業生心理危機干預系統,對引導大學生認識心理危機,處理心理危機和防止心理危機具有重要的意義。明確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多元主體的分工和職責,能夠有效協同各教育主體,解決心理危機中深層次的心理問題,達成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最高目標[13]。建立心理危機干預機制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預測危機、防範危機和處理危機的職能,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合理利用自己前幾年學習或鍛鍊獲得的優勢,幫助大四畢業生儘快適應社會生活,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心理危機干預系統致力於防止危機的形成和爆發,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模式[14]。因此,需要培養更多的專業人員,加強心理諮詢輔導機構的建設,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機干預系統,才能有效地幫助大四畢業生減輕心理壓力,教育和引導他們應對心理危機,使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的預防真正進入學生的教育和管理議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