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保稅區國際物流發展戰略研究

才智咖 人氣:4.49K
我國保稅區國際物流發展戰略研究
從1990年5月國務院批准建立第一個保稅區到現在,我國已建有上海外高橋、天津港、深圳富田、沙頭角和鹽田港、大連、廣州、張家港、海口、廈門象嶼、福州、寧波、青島、汕頭、珠海等15個保稅區。十多年來,全國15個保稅區的保稅倉儲、轉口貿易、商品展示功能有了不同程度的,具備了一定規模的國際物流基礎。  截至2001年末,已有13180家外商投資在保稅區登記註冊,投資總額超過170億美元,這些投資來自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資本的國際化為物流國際化奠定了基礎。事實上,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國各大保稅區國際物流確實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一、初具規模富有活力  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是我國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保稅區,其GDI總產值、運輸量、利稅等指標大於國內其他14個保稅區的總和。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利用其地理區位(港區一體化)、政策環境、產業規模、基礎設施等方面擁有綜合優勢,以建立貨物分撥中心的形式,大力拓展物流分撥功能。  日本的佳能、松下、美能達、JVC、美國的奇異、寶利來、施樂;德國的金鐘-默勒等均在這裡設立了分撥中心。有近70家強的跨國公司進入上海外高橋保稅區,針對國內市場的分撥和採購活動發展非常迅速,僅2001年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的物流分撥額就已經達到601億元。  目前,外高橋已形成海運與空運、保稅物流與非保稅物流、區外物流與區內物流、自營物流與外協物流相結合的物流產業。據悉,外高橋物流基地建設採取兩翼展開、全面推進的方略。北區,依託外高橋港區,以發展海運物流為主,擴建方圓1.2平方公里的國際物流園區,為中外物流企業提供一個集裝箱快速集並、中轉、分揀、分送的全方位的高效服務平臺;南區,以園區跨國公司高產品出口加工業為支撐,依託浦東國際機場,發展空運物流。現在,外高橋地區已成為上海重要的航運物流樞紐。目前已有國際班輪幹線9條、支線20餘條與外高橋連線,全球排名前20位的航運集團陸續進駐港區,而其中保稅區內物流企業已超過600家。  天津港保稅區是全國唯一的坐落在港區內的保稅區,這與國際上自由港區的形式較為接近,對形成保稅倉儲和貨物分撥中心極為有利。天津港保稅區自1994年起借鑑自由貿易區的發展經驗,確定了“國際物流運作區”的發展定位和目標模式,並提出了“以國際貿易為導向,以物流為基礎,以倉儲加工為依託,以保稅生產資料為連線”的發展方針。  近年來,天津港保稅區培育和發展了天津港商業保稅倉庫、華鐵隆津泰、天保國際物流等一批重點企業,吸引了日本宇德、岡谷、豐田、松下以及美國海陸、卡特彼勒等一批世界知名的物流企業合作從事物流運作。形成了以CBW、華鐵隆津泰、中輕騰發、振華、鐵宇、岡谷、賽思瑞泰等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為骨幹的現代物流企業群落。  另外,天津港保稅區先後建立了國際商品綜合市場,國際汽車、機械、紡織原材料、建材等一批專業化保稅生產資料市場,天津港保稅區已成為汽車、農用膜、潤滑油、食用油、羊毛、產品、現代家居等產品的分撥配送基地。天津港保稅區國際物流業穩步增長,迅速成長為北方最具活力的國際貿易物流區。  廣州保稅區地處廣東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區,而廣州作為華南經濟中心和樞紐中心,是外商投資最為活躍的地區,是全球外資加工製造業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  目前為止,廣州保稅區已規劃2平方公里的範圍,劃分為兩個區域:一個區域是電腦工業城,專門為電腦產品進出口提供服務,被省市定為重點建設專案;另一個區是物流貿易區,範圍大約是1立方公里,設有倉儲、運輸、報關、碼頭、代理服務機構,其中特設特種冷凍、恆溫倉34萬平方米;碼頭一座,年吞吐量100萬噸;擁有一批具備綜合現代物流管理與服務能力的中外物流企業。其中包括進口汽車及零配件集散中心、華南進口紙張集散中心、珠江三角洲加工貿易企業料件及產品物流中心、化工材料集散中心、國際空運貨物物流中心、鋼材及有色金屬集散中心、金銀首飾加工專用料件物流中心、國際貨運代理等專案;努力把保稅區建設成為華南國際物流中心,成為廣州及廣東省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以上保稅區的實踐可以看出,統一高效的體制優勢和管理優勢推動了國際物流業快速發展,保稅區物流業發展所需要的外部基礎設施條件也已經基本形成,國際物流服務初步具備了較好的市場基礎。保稅區物流業的發展正在從起步階段向功能提升和加快發展的新階段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