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經濟二十多年來的經濟結構調整

才智咖 人氣:9.91K
畢業論文

在這一程序中,就業增加也是在結構改善和配置效率提高的基礎上實現的。

淺談中國經濟二十多年來的經濟結構調整

一、所有制結構變動和非國有經濟高速發展

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所有制結構的調整相伴隨,原來國有經濟一統天下的局面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一個以混合所有制為基礎的市場經濟的輪廓已經顯現在我們面前。

(一)國民產出的所有制結構

從國民經濟總體角度分析,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測算,1997年,我國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為74772億元,其中,非公有經濟實現18096億元,佔整個國民經濟的比重為24.2%,而公有經濟仍占主導地位,佔75.8%。這是根據新標準計算的,即公有制經濟中包含了混合經濟中的公有成分。假如按照舊有口徑計算,那麼非公有成分大約在32.9%,公有經濟的比重大約為67.1%。很明顯,在國民產出中,公有經濟的比重還比較高,但在商品流通等競爭性強、對非國有經濟的禁入較鬆的第三產業,公有經濟的比重下降較快(見表1)。

由於GDP的所有制結構在統計上有一定的難度,我們以工業生產的所有制結構為例,來分析近20年來我國經濟所有制結構的變化(見表2)。

1.國有工業份額不斷下降  1978年國有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為77.6%,1990年為54.6%,1999年為28.5%。20世紀80年代(以下均指20世紀)平均每年下降2個百分點,而90年代平均每年下降3個百分點,下降速度有所加快。

2.集體工業份額有所上升  由1978年的22.2%上升到1990年的35.6%和1999年的38.5%,平均每年上升0.8個百分點。集體經濟的增長,主要依託鄉鎮企業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國有經濟比重下降導致的公有經濟地位相對下降,同時也使公有經濟的內部結構和執行機制發生了變化,並且為進一步的產權改革鋪平了道路。

3.各種非公有制經濟快速增長  包括個體私營經濟、外資和港澳臺經濟、以股份制為主的混合經濟從無到有,尤其是90年代後,這一型別經濟佔有的份額明顯上升,從1990年的9.8%上升到1999年的33%,年均遞增2.5個百分點。

(二)資本投入的所有制結構

從資本金和資產角度分析我國經濟的所有制結構,我們以全國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為例(見表 3)。1999年我國國有及國有控股經濟實收資本佔全國的比重為61.5%,集體經濟比重為8.5%,兩者之和為70%,佔有全部工業資本金的2/3。而股份制經濟、外商投資經濟和港澳臺投資經濟的資本金比重分別為7.6%、15.4%和12.4%,這三類經濟的資本金佔全部獨立核算工業的比重為35%。從資產結構來看,1999年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的資產結構和資本金結構基本相同,公有制經濟中的國有和集體經濟的資產比重分別為68.8%和9.0%。由於加上了混合經濟中的國有控股部分,公有制經濟的資產比重被放大了。這說明了兩點:(1)儘管我國經濟日趨多元化,但公有經濟仍然佔有主導地位;(2)和產出相比較,公有經濟佔用的資產達77.8%,但提供的產值(1999年國有工業21.4%,集體工業18.3%,合計39.7%)相對較少,說明公有經濟的要素生產率較非公有企業要低。

最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最快的是私營企業,一方面是新建企業不斷增加,同時集體企業改制後有一大部分轉製為私營企業和私有的有限責任公司。統計表明,至1999年底,我國登記的私營企業近150.1萬家,私營企業投資者322.4萬人,擁有註冊資本近萬億元人民幣,聘用員工2021.5萬人。

(三)從業人員員的所有制結構

由於我國目前的官方統計資料中尚無按所有制結構分類的國民生產總值和資產總值等統計資料,但有從業人員的所有制結構資料。考慮到我國的鄉村勞動者中既有鄉鎮企業從業人員,也有純農業生產人員,還有大量兼業者。這裡我們將農戶經濟作單獨處理,既不列入集體經濟,也不列入個體私營經濟。從表4的資料,可大致看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就業結構變化的基本特徵。

1.國有經濟從業人員低速增長,非國有經濟從業人員增長較快  1978—1999年,國有經濟從業人員由1978年的7451萬人增加到1998年的8572萬人,增長15.0%,年均增長0.7%。而同期除農戶經濟外的非國有經濟從業人員由4875萬人增加到24504萬人,增長了403%,年均增長19.2%。

2.集體經濟從業人員增長較快,其中鄉鎮企業從業人員高速增長  全部集體經濟從業人員由1978年的4875萬人增加到1999年的14416萬人,增長了近2倍,年均增長9.3%。其中,鄉鎮企業從業人員則由2827萬人增長到12704萬人,增長了3.5倍,年均增長高達16.7%,由於大批集體企業改制,鄉鎮集體企業的從業人員從1998年開始下降。

3.私營個體經濟從無到有,並呈現較快的增長速度  非凡是90年代以來,由於政策環境的改善,為私營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環境,1990—1999年,城鄉個體私營經濟的從業人員由2285萬人,增加到8263萬人,增長了2.62倍,年均增長29.1%。

4.混合經濟的從業人員快速增長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90年代以來,外商投資經濟、港澳臺投資經濟和股份制經濟的飛速發展,從業人員不斷增加,從業人員由1990年的154萬人增加到1999年的1825萬人,增長了10.9倍,年均增長120.6%。

5.農戶經濟的從業人員緩慢增長  90年代中期後呈絕對下降趨向,1978—1985年,年均增長1.16%;1985—1990年,年均增長0.7%;1990—1995年,年均增長0.07%,1995—1999年,從業人員絕對數開始下降,4年間共減少263萬人。

 

從就業增加量來看,也反映了這一趨向。所有制結構的多元化,尤其是90年代以來,非公有經濟單位已經成為吸收勞動就業的主要部門。國家統計局的初步測算,2000年城鎮從業人員為21274萬人,比上年增加260萬人。其中,城鎮單位職工11613萬人,比上年減少518萬人。在城鎮單位職工中,在崗職工人數11259萬人,比上年減少515萬人。可見,在城鎮從業人員中,市場化就
業人員有9661萬人,只佔45%。若加上下崗職工,2000年城鎮計劃就業的職工人數比上年減少了1033萬人,國有部門已不是增加就業的主渠道。

從上述的產出結構、資產結構、就業結構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經濟在所有制改革上已取得了重大成就,非國有經濟的比重明顯上升,公有制的實現形式也在多樣化,各種混合制經濟正不斷壯大。這一變革的經濟成果,一是中國經濟的生產效率、組織效率和配置效率得以提高;二是產出的增長有了多元化主體的推動,競爭更為激烈。


  二、產業結構變動和就業結構的失衡

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是一國經濟發展的結果、也是前提。1978年以來,我國的一、二、三產業的比例關係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仍有一些不盡合理之處。

(一)三次產業的產出結構變動

從三次產業所提供的GDP角度來看,產業結構正趨合理,但工業的比重過高。一、二、三產業的產出比從1978年的28.1:48.2:23.7,變化為1999年的17.7:49.3:33.0。第一產業的產出份額持續下降,21年間下降了10.4個百分點,平均每兩年下降0.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的產出持續份額上升,21年間上升了9.3個百分點,而第二產業的份額基本沒有變化。但期間有一個現象需要注重,那就是從1981年—1991年,第二產業份額有過一段快速下降的時期,到1991年達到41.6%的最低份額,後來又重新回升。因此可以說,80年代的增長是三次產業平穩增長的結果,而在90年代的經濟增長是由二、三產業的發展來支撐的,第二產業,尤其是工業經濟的發展一直是支撐我國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並由此造成兩大結果:(1)我國已進入工業化的中後期,機電、化工、冶金、紡織、輕工、家電等主要製造行業,從產量、技術到質量都已趨於成熟,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已達到極限,以往依靠工業的增長來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格局會發生變化;(2)相對於其它產業,工業的發展是超前的,因此也就造成了工業企業的過度競爭和工業產品的供給過剩。從國民產出增長的貢獻份額來看,工業和建築業雖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主體,這說明我國的工業化程序尚未結束,但已進入中後期。

(二)三次產業的就業結構變動

相對於產業結構的變動而言,就業結構的調整較慢,大量勞動力滯留在農業而引發的低收入和低消費,成為制約工業和服務業進一步發展的結構性因素。從1978年到1999年,三次產業從業人員比例從70.5:17.3:12.2變化到50.1:23.0:26.9,第一產業下降了20.4%,年均下降1%;第二產業上升了5.7%,年均上升0.25%;第三產業上升了14.7%,年均上升0.7%。由於農業人口基數大,儘管22年間有2億多農民轉移出來,農業從業人員在整個90年代減少了近3000萬,但農業的勞動生產率仍然是最低的。過去的21年,第三產業成為吸收就業的主要部門,從業人員增加了近1.5億。1999年,一、二、三產業的比較勞動生產率分別為0.35、2.14、1.23,同年,一、二、三產業的人均創造的GDP分別為4190元、23535元和13975元,農業的勞動生產率分別只相當於工業和服務業的約1/6和1/3。假如在以後的10年中,農業的比較勞動生產率提高到平均水平(比較勞動生產率為1),就意味著現有農業從業人員中的2/3,即23576萬人需要從農業中轉移出來,而且這還是一個靜態的數字。但和此同時,也就意味著可以再增加38000億元的國民產出及相應的消費及投資需求。可見,我國經濟的結構調整既任重道遠,又極具潛力。

有了三次產業在GDP和從業人員方面的比例結構資料,就可以進行比較勞動生產率的分析。表5表明,20多年來,三次產業的比較勞動生產率差異在縮小,1978年,第二和第三產業的比較勞動生產率分別為第一產業的7倍和5倍,到1999年已下降到6倍和3倍。這說明三次產業的勞動力配置正趨於合理。在90年代,農業產出的增長緩慢使農業的比較勞動生產率由80年代的上升轉為下降,而第三產業由於從業人員的不斷增加,其比較勞動生產率也在持續下降。

由於第三產業是90年代以來就業增加的主要部門,我們來分析其內部結構。表6表明,從1978年到1999年,增長較快的有交通通訊、商貿餐飲、金融保險、社會服務等行業。由於各單位有正規在編職工和非正規職工的區別,大量的臨時工被納入其它行業,因此各行業就業人數的增長能代表其就業吸納能力。

(三)就業的城鄉結構變動快於人口的城鄉分佈變動

由於戶籍制度、經濟發展路徑等因素的限制,我國的城鎮化發展非常緩慢。改革開放前的1952—1978年的26年間,城鎮人口的比重從12.5%上升到17.9%,年均上升0.02%;改革開放後的1978—1999年的21年間,城鎮人口的比重從17.9%上升到30.9%,年均上升0.6%,有所加快。但至1999年,農村人口比重仍高出農業產出佔整體的比重52個百分點。城市化嚴重滯後於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的目前狀況,不僅嚴重影響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的進一步升級,嚴重製約第三產業的發展,而且加重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之間的扭曲,更進一步造成產出和最終消費需求之間的失衡。

由於人口流動和農民的兩棲就業,戶籍人口已難以反映城鄉人口的實際經濟活動分佈狀況。從第五次人口普查已公佈的資料可以看出,2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