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知識經濟時代和知識經濟帶來的題目

才智咖 人氣:1.92W
淺談知識經濟時代和知識經濟帶來的題目
【摘要】知識經濟作為未來資訊社會經濟形態的一種概括或一個階段,對今後的社會發展將產生一系列的影響。
  知識經濟時代 題目 經濟發展
  
  一、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的知識經濟應用而生,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將為人類帶來文明的新形態——知識文明。知識文明是一種比農業文明和產業文明更先進和更具現代性的文明形態。從農業文明到產業文明再到知識文明,顯示了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不斷進步。但是,每一種文明既有其優越性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知識文明與農業文明和產業文明相比,是一種進步,但其本身也是一種過渡形態,也有其不足的一面。所以,當我們在張開雙臂熱情迎接知識經濟的到來之時,應當保持一種冷靜和謹慎的態度,應當從更長遠的角度來把握和研究知識經濟題目。
  
  二、知識經濟的概念
  
  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omy、Knowledge Based Economy)通俗地說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從內涵來看,知識經濟是經濟增長直接依靠於知識和資訊的生產、傳播和使用,它以高技術產業為第一產業支柱,以智力資源為首要依託,是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按照世界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的說法,知識經濟就是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核心的,建立在知識和資訊的生產、儲存、使用和消費之上的經濟。
  人們在誇大知識經濟這一概念時,主要是區別於物質、資本在生產中起主導作用的物質經濟和資本經濟而言的。與依靠物資和資本等這樣一些生產要素投進的經濟增長相區別,現代經濟的增長則越來越依靠於其中的知識含量的增長。知識在現代社會價值的創造中,其功效已遠遠高於人、財、物這些傳統的生產要素,成為所有創造價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識經濟的提法,可以說正是針對知識在現代社會價值創造中的基礎性作用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以為知識經濟僅僅是區別於所謂的物質經濟或資本經濟。其一,人類經濟時代的劃分有自然經濟、產業經濟,但沒有物質經濟或資本經濟的提法。其二,一個經濟時代的劃分,重要的不是生產什麼,而是用什麼生產,這裡包含一個重大的區別,即一定社會的主導生產工具及由此形成的產業,這顯然不是物質經濟或資本經濟所能反映的。而知識經濟不但從知識在生產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資訊產業為代表的主導經濟增長的知識性產業,已經形成。
  
  三、知識經濟對未來社會可能帶來的題目
  
  1.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對經濟將有著巨大的制約作用,經濟對知識也將有著巨大的作用力。而經濟對知識的作用力對整個知識體系並不總是均勻的,其中作用力最強的是知識體系與經濟結合的最緊密的部分。這就有可能造成知識體系中一部分知識的相對發達,而其它部分知識的相對不發達。在整個知識體系中,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比,自然科學與經濟聯絡更緊密;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相比,應用研究與開發研究與經濟聯絡更緊密;科學與技術相比,技術與經濟聯絡更緊密。所以,在知識經濟時代,有可能使人文科學、基礎研究等方面知識的生產相對不足。這是不恰當的。知識體系的健康和協調的發展,不僅是知識本身發展的需要,也是人類自身發展的需要。人類生產知識,不僅僅是為了“利潤”,它有著更深遠的作用,對人類自身的把握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可以說,根本意義也在於此。所以,在知識經濟時代,如何解決好知識體系的均衡發展,是一個需要認真研究的重要題目。
  2.知識經濟的區域性效應和整體效應是不同的。區域性的效應有時與整體的效應是相反的。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率先踏進知識經濟門檻的國家將受益無窮。由於在一國或幾個國家率先擁有某種先進技術的情況下,這些國家可在經濟全球化和市場化的基礎上,通過比較上風再加上知識生產要素的邊際收益遞增特性,可出現經濟持續增長並伴隨低通貨膨脹率和低失業率現象。假如這些國家能在較長時期內保持住這種上風,則仍可維持經濟的持續增長和保持高的就業率。但是,隨著全球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隨著各個不同發展水平國家發展水平的逐漸縮小,比較上風效應將會消失,隨之而來的是更大程度的機器排擠人的現象。   知識經濟將有著比產業經濟更高的生產效率,從而需要生產的人數會更少。知識經濟時代可能會產生很多新興行業,但這些新興行業並不能完全容納從“夕陽行業”或傳統產業開釋出來的工人,由於這些新興行業也有著高的生產率同時僅需要較少的人數。同時,知識經濟時代將對人的知識和素質都會有更高的要求,這時崗位缺人與人缺崗位現象的解決較之產業經濟時代需要更長的時間過程。所以,從短期和區域性來看,失業並不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題目,但從長期和全域性來看,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失業將會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題目。對於大多數開發中國家,由於發展水平的限制,失業會成為一個需要面對的長期題目,並且有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在一個具有眾多人口的中國,失業有可能會上升為第一大社會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