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爭搶玩具的現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才智咖 人氣:2.34W

摘要:幼兒園的一項主要活動便是遊戲,這對於幼兒的智力開發有著有益的幫助。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往往因為教師解決問題的方法不當,或是材料資源投入不足等主客觀原因,造成在遊戲過程中發生爭搶遊戲玩具的現象。針對這一現象,很多教師採用增大玩具的數量和制定遊戲規則的方法,但收效甚微。筆者認為,從幼兒身心發展出發尋找解決方法,通過培養他們的合作和分享意識,逐漸從無條件道德向有效道德發展,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遊戲活動,養成同他人友好相處的習慣。本文試圖通過觀察遊戲環節中的爭搶現象,從深層次去分析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進而闡述相應的教育策略,從而為幼兒的全方位發展服務。

幼兒爭搶玩具的現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關鍵詞:幼兒園 教育策略 爭搶玩具

幼兒園教育的一項基本活動便是遊戲,但是玩具爭搶問題也隨之產生。在幼兒園的日常活動中,我們時常看到,由於幼兒不善合作或者不會合作,導致出現為玩具而出現面紅耳赤,加之孩子不能正確看待而賭氣一個人玩,不再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交流,這樣對幼兒的自身發展和人際交流帶來了消極後。如何引導幼兒解決爭搶玩具的問題,學會真正地分享行為呢?如何讓他們形成良好的思維和行為意識,從而在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待於我們進步一去研究和探討。

一、幼兒爭搶玩具現象及原因分析

(1)幼兒爭搶玩具的頻率較高

幼兒的活動中游戲佔據很大一部分,因此,孩子們接觸玩具的機會也很多。所以爭搶玩具的時間可以發生在一天中的所有時間段,如餐前、離園前等。通過觀察,我發現這種爭搶不僅發生在各個時間段,而且就發生頻率來說也是非常的高。由此可見,這種現象已經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問題。當然,這種爭搶的持續時間比不是很長,一般都在3分鐘之內。

(2)爭搶過程中的大部分幼兒具有“反抗者”形象

有些孩子不願意與同伴分析請自己先拿到的玩具,在拿到玩具後將其佔為己有。對其他孩子想要分享該玩具的想法和行為置之不理,採取忽略策略。而在教師干預後,這類孩子會消極地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如拿出多佔的玩具,但是對於剩餘的玩具的`佔有慾則更加強烈,保護意識也會增強。

二、爭搶玩具現象產生的主管和客觀原因

(1)客觀因素

客觀因素主要有教師、環境、家庭和社會因素等。在幼兒園活動中,有些教師單純傳授孩子知識技能,缺乏對幼兒全面發展的培養,這點尤其體現在孩子的交往能力和道德意識的培養上。其次是幼兒園自身條件有限,缺乏充足的玩具。再次是很多家長對於孩子學會與他人分享等方面不夠重視。最後,社會有時候不能為孩子提供道德意識發展的良好的環境。

(2)主觀因素

在我的觀察中,我們發現有些爭搶事件是由於孩子缺乏分享意識造成的。如很多孩子在拿到玩具後將其據為己有,不與其他同伴分享,雖然在教師的干預下被迫交出玩具,但這只是一種屈服於教師權威的外在干預,並非自身所願,更不是發自內心。因此,在這類遊戲過程中,不管分享與否,這類孩子都體會不到遊戲所帶來的真正快樂,反而會產生不滿,甚至是仇恨情緒。合作意識的強弱也是影響幼兒爭搶行為的一項主管因素。在爭搶現象之外,也有幼兒學會了合作。如在一次組裝玩具的過程中,他們明白了想要做得更好,就需要同別人合作才能完成任務。可以看出,主觀原因引起的玩具爭搶是這種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

三、幼兒爭搶玩具問題的解決策略

通過觀察,我發現大部分解決方法就是增強玩具的數量,如果仍然出現爭搶現象,則進一步對幼兒進行訓話式教育。

如,在第一、二節課後,教師安排幼兒進行拼接遊戲,全班學生則圍著桌子等待教師分發玩具,每張桌子周邊坐4~6名幼兒,每桌分配一大盒玩具零件。

時間:2015.11.20 上午

地點:通渭縣幼兒園大三班

事件:我們有玩具玩了!

幼兒A:“老師,×××搶我的玩具!”

教師:“×××,你為什麼要搶他的玩具?這樣做是不對的。”

幼兒B:“他們把玩具全部拿走了,我們沒玩具玩!”

當我檢視玩具盒後,發現裡面的玩具確實被搶光了,再看其他幾個組的孩子都在興趣盎然地忙著搭建自己喜歡的建築模型,如果這個時候強制命令他們拿出部分玩具,則會影響到遊戲活動的開展,也會讓大部分幼兒情緒低落,沒有興趣繼續遊戲。於是,我讓幼兒B去人數相對較少的小組去,安排他玩遊戲。畢竟是幼兒園的孩子,只要有玩具玩,至於是什麼玩具,其實是不會太在意的。

這一爭搶事件就這樣順利得到了解決。通過對一些老教師的訪談,我得知玩玩具本來就是幼兒園最普遍和最為尋常的遊戲活動,同時也會導致爭搶事件頻率的上升。教師在幼兒園不僅要對幼兒進行思想教育,更要注意孩子們的安全性,在教學工作量較大的情況下,再處理較多的玩具爭搶事件,難免讓教師傾向於高效、便捷的辦法,例如增加玩具。但我經過較長時間的後續觀察後認為:爭搶事件並不會因為玩具增加而減少,相反,由於新玩具的加入,幼兒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和佔有慾使得爭搶事件發生頻率明顯比以前增加。因此增強幼兒分享、合作意識,進而減少爭搶現象,從長遠上講這個方法則更有利於孩子的發展,但對於幼兒園教師來說,會無形增加工作難度和工作量。因此,這種方法並不能得到大部分教師的認同和首選。然而這種方法難道真如其他教師所說的那樣難以實施和操作嗎?事實是否定的。

幼兒爭搶玩具的現象是非常普遍的,但是,作為教師的我們卻不能因為常見普遍而做簡單處理或者忽略,要有“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的危機意識。這種現象小則會影響幼兒及教師的情緒,大則影響孩子今後的良好的道德意識的形成。因此,要重視幼兒園階段孩子的各種行為,從小事上去發現大問題,尋求有效的方法,以“大智慧”來培養祖國的花朵。

參考文獻:

[1]胥興春.幼兒人際衝突及其應對策略[J].幼兒教育:教師版,2006(3).

[2]車燕虹.試論幼兒合作交往技能的培養[J].學前教育研究,2001.

[3]葉綠蘭.對幼兒進行合作教育初探[J].山東教育,2004.

[4]王鳳.幼兒爭搶玩具問題及其對策[J].安徽教育,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