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競爭力的制度分析論文

才智咖 人氣:1.93W

一、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競爭力現狀

關於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競爭力的制度分析論文

我國的汽車零部件市場一直保持著高度的開放和快速增長的趨勢。中國汽車產量從2004 年的507 萬輛,提高到2013年的2212 萬輛,年均增長17.8%。連續四年重新整理全球汽車生產新紀錄,我國汽車工業已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2004 年至2013 年民用汽車保有量年均增長18.8%。千人擁有量從2004 年的21 輛提高到2013 年的93 輛。接近達到全球平均水平汽車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在汽車產業的發展帶動下,近年來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也呈現快速發展。但是我們仍要清醒的看到,我們零部件的出口還主要集中在跨國採購鏈的低端位置,出口產品附加值低、價值低、技術含量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產品附加值高、價值高、技術含量高的資金密集型產品,勞動力素質和成本優勢仍比較明顯。

與此同時,隨著世界大型跨國汽車企業全部進入中國,世界著名的跨國汽車零部件巨頭,如德國博世、美國德爾福、日本電裝、愛信精機、富士通、阿爾派電子,法國法雷奧等,紛紛以合資、獨資的方式來華投資辦廠。當前中國汽車及零部件市場的競爭非常充分,日趨激烈,在華投資的跨國公司均加大了在華投資力度,投資領域也已經從生產延伸到研發、銷售、物流、金融、上游原材料生產等領域。快速發展的中國汽車及零部件市場為國內外汽車企業提供了極佳的競爭舞臺和比較豐厚的利潤回報,從市場份額的構成看,外資企業品牌佔中國轎車市場的比例達70%,佔國內主要轎車合資企業零部件配套份額的60%以上,並且是國內商用車企業關鍵組成和零部件的主要提供者。從投資回報看,主要跨國公司及零部件公司在華工廠的盈利水平遠遠高於我國的盈利水平,

二、國外汽車零部件產業整零關係

快速發展的中國汽車及零部件市場為國內外汽車企業提供了極佳的競爭舞臺和比較豐厚的利潤回報,但是我們與國外一些知名的零部件生產廠商之間仍存在著一定的'距離。

歐美整車廠與零部件企業之間有著明顯自由選擇的特徵,整車廠商和零部件廠商可以自由地選擇合作伙伴。歐洲以德國為代表,整車廠商與汽車零部件廠商保持相互自由的企業關係,其汽車零部件的採購完全自由,不受汽車零部件廠商的任何制約。美國整車廠商則與零部件廠商之間一直保持著自由的合作關係。整車廠商的零部件採購基本上是在“貨比三家,物美價廉”的基礎上擇優選購的,基本上不受壟斷關係的制約。美國以這種自由選擇方式,使汽車零部件廠商爭得了與整車廠商完全平等的地位。這種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汽車零部件行業市場的競爭,從而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術革新能力,同時也錘鍊了其生存和不斷髮展壯大的能力。但是這種方式也使得歐美零部件企業與整車廠之間的信用度相對較低,支援度也不高,因此進入到90 年代以來,美國整車廠已經著力於改善與零部件企業的關係,在2008 年金融危機到來之際,美國的整零關係也達到了前所未有改善。

而以豐田為代表的日系緊密配套體系,整車廠與供應商同步研發,保證各自利潤最大化技術保密性好,供應商忠誠度滿意度高,減少過程中的浪費且更為透明。日系整車廠的這種緊密配套體系的優勢:(1)與供應商之間建立了互相信任,公平公正的關係;(2)有效提升了供應商的生產體系;(3)與供應商之間共同分擔成本結構問題,幫助供應商提高競爭力。(4)精細的談判協商有助於激發供應商創造力;(5)內部保密性強,供應商的忠誠度和滿意度高。

三、探索提高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競爭力

結合我國現狀及國外發展模式的優缺點應該對零部件供應商進行戰略性細分,即把他們分成兩個群體:戰略性供應商和非戰略性供應商。“ 戰略性”意思是指那些高價值的投入,這種投入在區分採購企業的產品時可能是有用的。非戰略性供應商,一般是指由獨立供應商提供的投入品,它們並非是定做的,也不對模型加以區分。只有將兩個供應商群體進行區別管理才能獲得最優化採購戰略。在技術創新上,應提高自主創新戰略,發展產業技術創新叢集,完善自主創新的機制,加強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以及對新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在產業組織上,應採取提高產業集中度,推動企業實現規模經濟,加強有效競爭,促進產業叢集發展等措施。在企業戰略方面,應採取推動自主研發,鼓勵技術創新,加強知識管理,形成核心能力等措施。

小結:我國的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競爭力與國外相比存在差距,但是目前的發展勢頭非常好,只要企業有自主研發的決心和意願並持之以恆,通過產業的資本化運作,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我國的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競爭力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顯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