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的四大誤區

才智咖 人氣:1.26W
走出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的四大誤區
新課程倡導的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備受關注,被廣泛地引人到各科的教學中。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在這個大背景下應運而生。幾年實踐表明,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尚存有許多認識和操作上的誤區,現加以分析澄清。
  一、走出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性質認識上的誤區
  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是高中生在地理教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他們關注的問題進行自主探究、親身實踐,在實踐過程中綜合地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1.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並非地理科學研究。
  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可以說是借鑑於地理科學研究,但是二者有本質的區別:對於地理科學研究而言,研究是目的,對於研究性學習而言,研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研究性學習的目的不是要把學生變成地理專業人才,而是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應用地理基礎知識和技能解決有關地理問題。例如,學生做《某某地水土流失現狀調查》這個課題,學生應用所學知識進行調查取證,收集資訊,分析出一定的自然和人為原因,並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其目的並不是為了獲得解決水土流失問題的建設性方案,而是通過研究提高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形成正確的環境意識。
  2.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不是地理課外活動。
  地理課外活動與地理研究性學習有許多共通之處:二者都強調自主性、實踐性、綜合性;在功能上都能加強學生與社會的聯絡,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識和創造才能。但是,二者有著實質上的差異:地理課外活動實質上仍是地理教學活動,但它是學生在必修課和選修課之外,可自由選擇參加並無什麼課業任務的活動。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是一種課程形態,是指向研究性學習方式的定向型課程,其立足於地理學科,又可以超越地理學科。既然,作為一門課程,就有法定的課時安排和相應的任務要求。
  二、走出離中地理研究性學習價值認識上的誤區
  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表現出選題範圍廣、資料來源渠道多,處理資料能力要求高,結論的實用性強等特點,非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l.不能將其功能“神話”。地理研究性學習如果能夠有效實行,其作用和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不少地理教師會走向極端,認為這個“好東西”應該時時、處處、生生都用。其實,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是相對於“接受式學習”而言的。就人的發展而言,這兩種學習方式都是必要的,兩者是相輔相成、結伴而行。在新課程中強調“研究性學習”,只是要找回研究性學習在課程中的應有地位,使兩種方式相得益彰,各盡其能,否則,我們將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導致學習方式的又一次失衡。
  2.其價值取向與大學聯考是和諧的。
有些教師認為課堂上完成常規的教學任務尚有困難,還要開展研究性學習,讓學生自主探究、討論,肯定會浪費不少時間,這樣必定會影響備考,大學聯考質量肯定下滑。近幾年,文科綜合能力測試下的地理試題已經由知識立意轉向能力立意,題目逐漸走向綜合性、開放性與實踐性。所以,高中開展地理研究性學習,不僅不會給備考帶來負面影響,反而會有利於廣大師生在新的大學聯考形式下贏得先機和主動。三、走出教師角色認識上的誤區
  1.地理教師是與學生平等的參與者。
  有些地理教師擺脫不了傳統教學的角色定勢,在地理研究性學習中仍處處以“權威”自居,要求學生按照他指定的課題、設計的方案執行,並在學生活動過程中處處干涉,一切由他說了算。地理研究性學習主要是讓學生體驗自主探究、親身實踐的過程,並且要尊重學生的興趣與經驗。所以要放手讓學生去經歷。其實,學生選擇的'課題有可能涉及地理範疇的任一分支,甚至涉及其他學科的內容,這對於地理教師來說是無準備甚至不熟悉的。教師應當放下架子,平等的與學生共同學習、討論,教學相長,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2.地理教師是學生活動的指導者。
  有些地理教師認為,地理研究性學習既然強調自主探究、親身實踐,那麼,就可以對學生放任自流。這又走人另一個極端。地理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新的有特定規律的學習方式,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是一個陌生的領域。學生常會遇到一系列的困難與挑戰,常見的有幾個方面:第一,很多學生會面臨選題不當的問題。
  四、走出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評價上的誤區
  對地理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是實現地理課程目標,發揮教育導向和進行質量監控的有效手段和方法,若評價不恰當會導致地理研究性學習偏離正確軌道,從而違背活動的初衷。
  1.評價要同時重視過程與結論。
  地理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習的過程,強調對知識技能的運用,強調學生的親身體驗,因此,必須採用形成性評價的方式,如建立學習檔案袋等,記錄每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改進,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當然,地理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問題解決”的學習,應當重視學習的結果,因為追求成功是人的本能,在成就需要的驅使下,使學生表現出追求較高的目標,克服困難完成任務,競爭並超過別人這樣一種積極的狀態。
        2.評價要客觀公正全面。
  地理研究性學習通過轉變學習方式,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創造空間。評價應該是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各個方面,諸如學習態度、知識、能力、毅力、合作性等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判,不能戴有色眼鏡,認為研究性學習一定是成績好的學生才做的好。因此,教師只有在客觀的基礎上為每位學生作出公正的評價,才能使學生心悅誠服,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只有作出全面的評價才能使每一位同學都能感到自己是有收穫的,從而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同時也能認識到自己存在的不足,這樣才有利於學生的發展。
  新課程改革力圖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使研究性學習在地理課程中有了用武之地。同時,地理新課程有為地理研究性學習提供了發展的舞臺。地理教師應當形成研究性學習的正確認識,並作為一種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滲透到地理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