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水稻白葉枯病的流行與防治

才智咖 人氣:1.05W

  論文關鍵詞 水稻白葉枯病;侵染特點;流行條件;防治方法

  論文摘要
介紹了水稻白葉枯病的流行情況、侵染特點以及影響病害發生流行的條件,並提出預測預報方法和防治措施。

水稻白葉枯病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也是一種檢疫性病害,對水稻危害性很大。

淺談水稻白葉枯病的流行與防治

 1流行情況

19世紀末首先在日本發現的白葉枯病,現已成為亞洲稻區的重要病害。我國首先在華東、華南沿海地區發生,20世紀60年代隨種子的調運,病區不斷擴充套件。目前,除新疆外,各省市區均有發生[1]。根據發病流行情況,全國劃分為3個區,其一為全年發生區,如雷州半島以南地區,氣候溫暖,終年都發病,其中以5~10月兩季中發病多,而且嚴重。其二為常年流行區,如南部純雙季稻區,包括兩廣和湖南南部地區,早晚稻都有發生。從5月開始到11月止,病害發生有2個高峰期,分別在各茬孕穗期前後,常年以晚稻發病多,對產量影響大,但早發年份,早晚稻都重。再如長江沿岸單雙稻並存區,病害主要發生於單季中稻和部分早熟晚稻上,雙季早稻晚稻也有發生,但為害輕,影響小。其三為區域性流行區,如淮河以北單季稻區,病害集中於7~8月的雨季,原只區域性為害,但近年為害日益呈增加的趨勢。

2侵染特點

白葉枯病病原是一種黃單胞桿菌,菌體兩端鈍圓,短桿狀極生單鞭毛,不形成芽孢和莢膜,革蘭氏染色陰性,為好氣菌,最適宜溫度為28~30℃。水稻發病後,引起葉片乾枯、秕實率增加、米質鬆脆、千粒重降低,一般減產10%~30%,嚴重的減產達50%以上。凋萎型白葉枯病造成死叢的現象,損失更甚。發病輕重主要視品種的易感性、氣候條件和水稻的孕穗至抽穗期是否處理適宜而定。

帶菌谷種和有病稻草是白葉枯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病菌可潛伏於穎殼組織或胚或胚乳表面越冬,在乾燥條件下,南方稻區病菌在種子中可存活半年以上,北方稻區存活期1年或更長一些。病種子在翌年播種時傳病,其遠距離調運是病區擴充套件的主要原因,單種子帶菌率的多少,與種子傳病率的大小之間並無明顯的相關性。白葉枯病田的病稻草上的病菌,在稻草堆內、室內可以存活到翌年的7月份,用病稻草蓋種、催芽、扎秧把都可以傳病,病稻樁內被證實有大量菌膿,病原菌能存活到翌年6月,並能傳病。再生稻的稻樁傳病作用更強。20世紀80年代初證實病稻樁附近土壤中混有細菌,可以越年傳病,病區的茭白、稗草及假稻上帶有白葉枯病菌,並能傳病[2]。

但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常發病區的病源主要是病稻草、稻樁;新病區的病源是種子。至於雜草菌源的問題,則需看各地的生態條件而定,一般情況下不是主要的。

稻草和穀殼中存活的病菌,隨流水到秧苗。稻根的分泌物可吸引周圍的病原,細菌向根際聚集,然後從根部、莖基和葉片的傷口或葉片的水孔浸入,到達維管束,在導管中大量增殖,一般引起典型的症狀。如果只沿中脈侵入,則引起中脈型症狀。侵入到維管束的病菌大量增殖並擴充套件到其他部位,形成系統性感染。初次侵染稻田的菌量都比較少,且由於溫度低,繁殖速度慢,所以除南方稻區的後季稻外,一般在秧田苗期不表現症狀。肉眼能見到病斑,一般早發的在拔節期,遲的則在孕穗期或破口期,下部葉片先發病,然後向上部葉片蔓延。在一個生長季節中,只要條件適宜,再侵染就不斷髮生,使病害傳播蔓延。

3影響病害發生流行的環境條件

水稻白葉枯病發生流行的前提,首先是要有足夠的菌源,至於流行程度的輕重則受氣候、水肥、品種感病性等多種因素影響。

3.1氣候因素

一般氣溫在20~25℃時,此病發生最盛,低於20℃和高於33℃時病苗受抑制。秧苗期感病不易表現典型症狀,與低溫的影響有關。氣溫主要影響潛育期的長短,在22℃時潛育期為13d、24℃時為8d、26~30℃只需3d。據國外報道,凋萎型白葉枯病在31℃下人工接種,20d顯症;21℃下接種,需40d以上才顯症。雨水和溼度與病菌的傳播、侵染、增殖、蔓延關係極為密切。適溫多雨和日照不足利於發病,而暴雨、洪澇、颱風則利於病茵傳播和侵入;而氣候乾燥,相對溼度低於80%時,不利於病害發生和蔓延。華南稻區早稻4~6月,晚稻7~9月,月雨量達到250~300mm,雨多,颱風頻頻發生的年份,病害常嚴重。長江流域早中稻的發病與6~8月氣象有關,其中以7月氣象影響最大。

3.2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條件中,肥水對白葉枯病的影響最大,氮肥施用過多、過遲,造成適宜發病的小氣候,並有利於病菌的生長增殖。在氮素適量時,增施磷鉀肥可減輕發病原體。

大田串灌、漫灌都能直接促使病害傳播,而長期浸泡在深水中的稻株,對發病影響更大,這主要是田間溼度大,有利於病菌繁殖侵染。深灌並能增加土壤有毒物質的積累,促使稻株抗病力下降,拔節後深灌發病更嚴重。因此,適時適度烤田對防治白葉枯病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