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淡國小數學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才智咖 人氣:1.28W
淺淡國小數學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摘要:創新教育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已經慢慢滲透到各類學校和各門學科。本文從國小數學的學科特點出發,並結合課程改革相關資料及實踐經驗,提出了通過努力挖掘課堂教學的創新因素,精心創設情景,充分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學具等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建議。
關鍵詞:創新意識  創新能力  課程改革  國小數學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也是我們實行素質教育的核心。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我們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我們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激發其學習動機,有目的、有步驟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數學教學實踐,談談幾點看法:
         一、巧設問題情景,培養創新意識
         新課標中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與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過去教師滿堂灌的陳舊的.課堂教學形式,難以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創造欲。我們數學教師要在每節課開始的時候,就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巧妙地設計出富有探索性、趣味性的問題,激起學生探索新知的慾望,並指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求,才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例如:教學“除法初步認識”時,我這樣創設情景:二(1)班的同學明天就要去春遊了。看,他們正忙著準備要帶的東西呢!東西真多,他們都快忙不過來了。同學們,你們願意幫助他們嗎?學生很高興地說“願意”。這時,順勢提出問題:小明同學要把15個桔子平均分成5份,該怎樣分呢?你有什麼好辦法幫助小明,說出來給大家聽聽。學生都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積極說出不同的分法。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改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積極發現問題、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充分利用學具,調動創新意識
         《教學大綱(修定版)》指出:“低年級學生主要通過對實物和具體模型的感知和操作,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能力。”我認為在數學教學時應遵循這一認知規律,從國小生熟悉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充分利用學具,指導他們在觀察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這樣才能讓學生較好地理解數學概念,掌握計算方法,不斷地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倍數”時,我準備了很多彩紙剪成的同樣大小的三角形。教師先在黑板上擺出一個圖形,要求每個學生擺出3個同樣的圖形,然後數一數黑板上的一個圖形所用的三角形數量及自己擺3個圖形所用的數量,說出是幾倍。
在此基礎上,再拓展為讓學生小組合作,一個學生擺出圖形,再由其他同學擺出若干個同樣的圖形,並說出誰是誰的幾倍,比一比看誰擺得又快又對。這樣,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創新意識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三、注重開放題教學,鼓勵學生大膽求異
         我們的新課改數學教材增加了各種形式的開放題,這些開放題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對問題作出解釋,更注重的是學生解答的過程,真正體現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一種有效途徑。因此,做為數學教師應不斷地給學生創設能激發探究興趣的學習情境,選用一些既有一定的難度,又為大多數學生所能接受的問題,啟發學生從多層次、多角度去思考,鼓勵學生不拘於一家之言,大膽求異,從而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例如:在長方體、正方體的教學中出示題目“用一根長48分米的鐵絲圍成一個長方體,長是6分米,寬是3分米,高是幾分米?”學生一般有兩種演算法:(48-6×4-3×4)÷4=3(分米)或[48-(6+3)×4]÷4=3(分米),通過引導,學生又想出新解法,48÷4-6-3=3(分米)並能說出每個長方體各有4條長、寬、高,根據這一特點也可以把它們分為4組,每一組裡面各有一條長、寬和高。還可以把這道題拓展為“還可以圍成長是(  )分米,寬是(  )分米,高是(  )分米的長方體?”、“通過計算你發現了什麼?”、“我們算出來的長、寬和高有什麼規律?”。教師不限定答案,對學生的想法加以肯定,相信學生的能力,鼓勵學生大膽思考。通過學習提高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主動探究、學習重組應用,從綜合的角度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四、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創新思維
         新標中指出:“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充當教材內容的傳遞者,而學生只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對於學習知識的過程沒有什麼創新可言。我們在現代數學教學中應鼓勵學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共同探索。只有讓學生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才能增強交流,形成學生之間的相互補充、彼此競爭,很好地激發學生積極發揮自己的才能,自我創新。
         總之,新課程數學教材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很好的條件。作為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景,善於通過多種教學手段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數學思維訓練,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