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工作怎樣保證目標成本的實現

才智咖 人氣:1.33W
會計工作怎樣保證目標成本的實現
摘要:實現目標成本在從到實踐都未得到較滿意的解決,必將和國民的。本文就此試作探討

  一、保證實現目標成本的困難

  目標成本是對完工產品的要求,它是一個靜態指標;實際成本是在產品完工入庫之後出來的,它是一個實際結果,也是一個靜態指標;兩者得出的成本差異是靜態差異。這時的計算和,並不能消除已形成的不利差異,改變已完結的過程狀況,所以靜態的成本計算和靜態的比較,不能保證目標成本實現。要保證實現目標成本,必須在執行過程中隨時消除不利差異,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應隨時計算出過程的動態差異,其次是及時對差異進行分析,找出原因,採取有效措施。而動態差異是根據動態目標成本與動態實際成本相比較得出的,也就必須對生產過程計算出動態實際成本。同時,將靜態目標成本轉化成動態目標成本,只有這樣,二者才能比較,得到動態差異。因此,動態實際成本的計算和靜態目標成本轉化成動態目標成本是保證目標成本實現的關鍵。在目前,理論界還未對動態實際成本與動態目標成本的比較進行,如果不解決此問題,動態實際成本的計算和靜態目標成本轉化成動態目標成本就成為保證實現目標成本的一個難題。

  二、隨時掌握實現目標狀況的會計裝置

  企業能保證生產目標實現,是因為設定了排程人員,排程人員通過建立排程臺賬和對生產過程實地觀察,隨時將實際生產進度與目標要求進度相比,就能瞭解實際狀況與目標要求狀況的差距。從而採取措施並進行協調,在生產過程中消除不利差距的影響。汽車司機之所以能保證在規定時間內到達目的地,是因為裝置了里程錶,通過里程錶,能隨時將實際行程與目標要求的行程相比較,可以隨時掌握自己的行程狀況,及時分析原因,採取措施,保證達到目標要求狀況。

  從以上的兩個例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不管是看得見的狀況還是看不見的內涵狀況,只要能將實際狀況與目標要求狀況相比較,就能在執行過程中掌握達到目標的狀況。將實際狀況和目標狀況相比較的關鍵就是比較裝置。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的比較也是如此。但由於生產過程的複雜性,會計人員不能像汽車司機那樣,只需將實際行駛里程(即實際動態)輸入里程錶,而目標要求的里程是根據行駛時間和預定車速計算出來的,形成動態目標,然後將目標要求的里程與實際里程相比較,求出二者的差異。而會計需要將動態實際成本和動態目標成本同時輸入會計裝置。

  根據會計核算的特點,隨時掌握實際目標狀況的會計裝置不能離開會計核算,會計要全面反映每一經濟實體的資金運動,都是根據資金運動在經濟實體中的特點、形態、作用不同設定了不同的會計科目和相應的賬戶。賬戶既然能對同一性質經濟(如原材料、應付賬款等)從增加和減少兩方面進行反映,那麼賬戶就能對動態目標成本與動態實際成本進行反映,因為動態目標成本和動態實際成本是成本的兩個方面,是同一性質經濟內容,它同時也是經濟實體的資金運動的組成部分,所以設定會計科目是掌握實現目標狀況的會計裝置。

  三、目標成本的轉換

  會計部門制定的目標成本,只是觀念的產物,不會引起經濟活動發生,也就不會發生會計業務,無法將觀念的目標成本輸入會計科目,登記賬戶。然而,當我們把目標成本轉換成資金後,就從觀念的變成現實的,它將引起經濟活動發生,使會計必須進行業務處理,設定科目,登記賬戶。它的轉換過程如下:

  會計部門為了實現目標成本,必須按目標成本預算出所需資金和投入的總費用,所需資金和投入的總費用不是同一概念,它們的計算方法不同。

  生產投入的總費用=單位目標成本×總目標生產量生產總資金=單位目標成本×生產批量×生產週期÷投入時間間隔期一年的生產總量不可能一次投入,而是分期分批地投入,形成不斷投入,不斷產出。通過產出不斷地把資金收回,又形成投入所需要的資金。所以生產所需資金要考慮批量、投入間隔期和生產週期。而生產投入總費用,不因分批投入而減少,只與總生產量有關係。例:某企業年度生產總量為10800件,單位產品目標成本10萬元,生產週期2個月,每次投入批量300件,投入的間隔期為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