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生學習動機的教育建議

才智咖 人氣:4.77K

中國小生學習動機的教育建議

中國小生學習動機與學業績效的關係具有顯著的相關性。我們認為,學習動機作為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部心理動力,學習動機的形成和發展受環境和教育及中國小生自身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同時,學習動機也是可以教育和培養的。本文通過對中國小生學習動機的特徵發展趨勢及與其學業績效關係的研究,提出中國小生學習動機的教育建議。

5。4。1 樹立正確的動機觀

我們的研究發現,無論是班主任還是任課教師,都比較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其提高學生的學業績效和教學效果。但是,在目前的教育教學中,在學習動機的理論和實踐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誤區。

誤區之一:有了正確的學習動機,就一定會有良好的學業績效。

就結果而言,學習動機與學業績效的關係是顯著相關的。但是學習動機與學業績效的相關並不是直接的,它們均會受到一系列主客觀因素如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替力水平、個性以及教學環境、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性別、城鄉、父母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在本研究中已得到證明。

誤區之二:學習動機越強,學業績效越好。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並非學生學習動機越強,學業績效越好。動機強弱適中,更有利於學生學業績效的提高。在我們進行教師訪談時,有的老師認為,學生的學習動機越強,學習目標越高,學業績效越好。所以每逢比較大型的考試前,如國小六年級升國中、九年級年級升高中等考試,教師一般都要作考前動員,這種作法,其結果是使學生學習動機過強,導致考試失敗的典型表現。

誤區之三,內部學習動機比外部學習動機重要或外部學習動機比內部學習動機重要。

兩種學習動機孰輕孰重?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的觀點往往是不一樣的,有的注重通過參賽評比、獎勵等辦法刺激學生的外部動機,有的則通過學生興趣、求知慾、好奇心、理想、責任來強化學生內部動機。我們認為,上述兩種觀點都存在片面性。就中國小生而言,無論哪一種動機內驅力都是應當加以培養的。學生的學業績效與學生的學習動機成明顯的正相關,而學習動機驅力的大小取決於三種內驅力之和,無論哪中內驅力的增加都會提升學業績效。因此,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同等重要,同時,外部動機也可以內化為內部動機。關鍵的問題在於瞭解學生學習的不習情境,根據學生學習動機驅力的變化規律,創造條件,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本研究告訴我們,根據奧蘇貝爾學習動機理論,認知內驅力屬於學生的內部動機,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是學生的外部動機。二者在中國小生不同年齡、不同學習階段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因此,只有瞭解中國小生學習動機的特徵及發展規律,才能有的放矢,有效激發中國小生三種不同的學習動機驅力,提高學生學業績效。

5。4。2 把握中國小生學習動機與學業績效的發展規律

根據本研究結論,中國小生學習動機及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附屬內驅力三個因子均呈下降趨勢,且它們在國小、國中、高中三個階段均有不同特點。我們建議:

國小階段:各因子在學生學習動機中的表現最強,因此,要注意保護和充分發揮他(她)們已有的動機。考慮到隨著年級的升高,課程增多,學業難度增長等因素,尤其是國小五年級“低谷”狀態的出現,在他們解決學習問題的時候,教師及家長更應該從多方面鼓勵和引導學生,使他們感到學習的快樂。同時,在這一階段,國小生年級愈低,儘管年齡越小,認知內驅力在學習動機中的比重可能愈小。但是,國小生認知內驅力的培養仍然是應該追求的。因為,就短期目標而言,由於認知內驅力起源與學生對知識本身的興趣和好奇,培養學生的認知內驅力有利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激發和調動,有利於學業績效的提高,從長遠目標來說,培養國小生的認知內驅力對於他(她)們升入高年級的學習是非常有意的。

國中階段:由於國中學生的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是學習動機的主要成份,其附屬內驅力方向的轉移,尤其是國中學生“在價值觀、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感上呈下降趨勢”[32],是學習動機激發和培養的關鍵時期。如何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提高其學業績效,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我們認為,主要的方法:一是提高中學生對學習價值的認識,引導他們對學習的正確理解;二是注意在教學情境中利用各種資源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自覺主動地學習;三是關注學生學習動機的分化,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感。

高中階段:隨著高中學生的年級升高和年齡的增長,高中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基本形成,在其學習動機上,認知內驅力是主要成份,但也不能忽視其它驅力的激發和培養。針對高中學生學習動機會受更多的更復雜的因素影響,如升學與就業、社會交往以及來自各方面的學習壓力會更大,因此,提高高中學生的抱負水平,激發學習動機;引導高中學生專心致至學習,不受外界干擾,維持學習動機;激勵他(她)們對學習的自信心,做到學習有目標、有計劃。這是激發他(她)們的學習動機,提高學業績效的有效途徑。

5。4。3 關於“隔代教育”問題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目前農村學生中的“隔代教育”現象非常普遍。研究結果表明,這種現象不利於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和學業績效的提高。我們認為,中國小生學習動機的培養,也是家庭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與形成以及對學業績效的相關性作用,既關係到中國小生學業的成功與否,同時,對家長來說也是一種考驗。這也給家長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社會的進步,父母對子女在學業上的期望不斷提高,學習化社會尤其如此。目前,北京、長沙等地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校的開辦以及進城務工子女隨父母在務工地區就近入學制度是一種很好解決辦法。當然,“隔代教育”現象不只是農村學生教育的問題,而應成為學校教育以及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

第6章 結論

6。1 性別、城鄉差異以及父母文化程度影響中國小生學習動機

從性別因素看,中國小生的學習動機,不管是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還是附屬內驅力,女生的得分明顯高於男生,即女生的學習動機明顯高於男生,兩者差異十分顯著;從城鄉差異看,城市中國小生學習動機及各維度的得分明顯地高於農村學生,即城市中國小生學習動機明顯高於農村學生,兩者差異十分顯著;從父母文化程度看,不論是父親的文化程度,還是母親的文化程度,父母文化程度對子女學習動機的影響明顯,而且父母文化程度與學生的學習動機存在一種遞增關係,即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其子女的學習動機也越高。